APP下载

答题与解诗

2014-07-09许国申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4年3期
关键词:姜夔德清红颜

许国申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有《过德清二首》:

其一

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

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

其二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针对这两首诗,有人设计了这样两道考题:

1.这两首诗是诗人乘船经过德清时所作,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第一首诗的主要意象是____,第二首诗的主要意象是____。两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当时的一种____之情。

2.这两首诗都用了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首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秋云;佳人;失意落寞。

2.如第一首中的危亭画堂本是实体,但危亭着以“缥缈”二字,又加上“谁家”的疑问,再以画堂因“临水”而使它“虚明”,实物便带上了虚幻的色彩。塔下秋云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把它化为有知有情者以陪伴自己,是虚转为实。

如第二首“客舟”本是客观的实体,但诗人从佳人眼中来写,实者转虚。悠悠思绪本是无形,诗人用浩渺无尽的烟波使之形象化,达到虚而有实的效果。结尾处以“愁”凝结于阑干上,更是化虚为实。

如果不是考试,而是静静地读这两首诗,读者会想什么呢?一万个读者会有一万个想法,我只说说我的想法:一、“秋云”是谁?二、“愁”的是谁,是“佳人”还是诗人抑或两人?“佳人”是谁?“佳人”与诗人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单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找,是找不到答案的。

翻开张海鸥先生主编的《宋名家诗导读·姜夔名作鉴赏》,这两首诗下有注释与导读:无尽,让人愁煞。

看了注释与导读,你读懂这两首诗了吗?

有些诗中有很难解开的“谜”,《过德清二首》也是一个费解的“谜”。

姜夔生活在南宋和金朝对峙,民族与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他虽然为此流露过激昂的情绪,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却多是表达他个人情感上的凄苦。庆元中,他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未果。他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为此,他错过了与一位红颜知己厮守一生的机会。据夏承焘先生寻绎钩沉,姜白石早年曾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并与其中的一位结下了不解之缘。白石因游食四方,无法与她厮守终老,但他对这位“红颜知己”却终生萦心不忘。据夏承焘先生研究,白石词中,与此情相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四分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的张晖先生在《姜夔:忘不了“合肥情事”》一文中也说: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姜夔在鄱阳应试后曾到合肥居住,与一对擅长弹奏琵琶的姐妹相识,并与其中的一位相爱。然而姜夔生计无着,被迫离开合肥,致使二人无法厮守,抱憾终生。就是这段少时隋事,始终埋藏在词人的内心深处,无论何种境遇,都从未忘怀过。至此,我忽然醒悟:《过德清二首》中的“秋云”与“佳人”原来是同一个意象——诗人的“红颜知己”——在合肥相遇并与他结为知己的那位善弹琵琶的姑娘。

“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诗人船过德清,偶尔望见岸边山上绿树梢头露出的亭阁一角。低头看时,这幅画面倒映在明净的水中愈见分明。倏地,一片秋云飘来,萦绕在塔下久久不去。触景生情,此时此刻,诗人不由地想起了在合肥遇到的那位善弹琵琶的姑娘。姑娘啊,是你化作这片秋云来慰藉我的寂寞了吗?是的,一定是的。你知道我一路上无人相伴“无人识”,更不会有“知音”,你就化作这片秋云来驱散我的寂寞了。想到这里,他欣慰地笑了。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水缓缓地流,船缓缓地走,快到码头了,诗人从甜蜜的沉思中渐渐醒来。一抬眼,望见溪边有个佳人在看客舟——她在接谁?等谁?难道是我的知音——那位善弹琵琶的姑娘赶到前头来接我了吗?“舟中行客”(诗人)“思悠悠”,他想得很多,想得很远。

一阵骚动喧嚣忙乱之后,船又走了。溪边那个“佳人”与“舟中行人”互不相识,他们都失望了。失落,惆怅,无可言语。水无言,舟无声。沉默,沉默,沉默中客船“渐远桥东去”。蓦然回首,“溪上佳人”还倚在阑干上凝望,凝望,等着下一班客船。啊,那“佳人”好痴情,我想她一定是愁眉紧锁、心急如焚吧?哎哟,好心痛!我的知音——合肥相遇的那位善弹琵琶的姑娘,不也是天天都像这位“佳人”一样,在急切地想我盼我吗?沉痛,只有沉痛。当年,我俩曾“旧约扁舟”,而今,却只能“两处沉吟”。尽管船已渐行渐远,溪边倚栏远望的“佳人”竟至于退缩至“一点”,诗人还是分明感到了那“一点”佳人的心中之“愁”。此时,这两首诗已经在他胸中“呼之欲出”了。鉴赏古诗词,古人早有“移情”之说,诗人把知己对自己的凝盼之形与自己对知己的思念之情神不知鬼不觉地“移”到了溪边那尊雕塑般伫望的“佳人”身上,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了。

在古代诗词中,写“云”的诗句很多,但写“秋云”的却不多。有时候,“云”会让人联想到“巫山云雨”。象征爱情的“云”是美丽而缥缈的,但“秋”却是肃杀凄凉而又孤寂的。“秋云”这一意象虽然美丽缥缈,却又蕴寓着悲情。柳恽的“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杜甫的“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秦州杂诗二十首》),“秋云”这一意象中都蕴寓着诗人的悲情。“美”而“悲”,“悲”而“美”——这就是“秋云”这一意象的本质特征。

说到诗歌的“虚”与“实”,其实也很难界定。从诗歌看,诗人过德清的时间是秋天,但一定是在秋天吗?没有史料佐证。不是秋天的可能性存在吗?存在。“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如果一个人的心如深秋般悲凉,那么他眼前的景物就会染上深秋的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写这两句诗的时候,杜甫眼前不一定有带露珠或者水珠的花草,耳畔也不一定有鸟的悲鸣。同理,诗中所写的“亭”与“佳人”,也不一定都是实景。君不见首句有“缥缈”一词吗?“缥缈”是什么意思?“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它形容空虚渺茫,一般指心中想要而现实中不能得到的东西。如果把“缥缈”看做是这首诗的“诗眼”,那么,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就可以看做是虚构的了。这样理解,这首诗中还有实景吗?一般说来,眼见为实,联想(包括回忆与想象)为虚;当下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过德清二首》是抒情诗,读者可以看做是诗人在替旅人抒情;在替“佳人”抒情;也可以看做诗人完全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抒发那位“红颜知己”对自己的思念。《过德清二首》是一块“合璧”,好比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前一首写自己对“红颜知己”的思念,后一首写“红颜知己”对自己的凝盼。两首诗都可以看做是用了“对写法”,即从对方落笔来写自己。再者,如果所写之景为“实”,那么诗人之写作还只是“触景生情”——如果不“触景”,也许还不会“生情”;如果所写之景为“虚”,那么就可想见,诗人不单是过德清时想着他的“红颜知己”,而是日思夜梦,一直想着,到了德清,心中的相思就如从“天上来”的“黄河之水”“飞流直下”,不由自主地吟唱出来了。这样看来,这两首诗中所写的景象也许是“缥缈”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像“海市蜃楼”,那又如何辨析孰“虚”孰“实”呢?

读懂一首诗成为诗人的“知音”不易。诗是要自己去读才能真正懂的,参考答案、参考资料可以参考,但不要迷信,更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当然,为了保证高考不失分,使自己不吃亏,对照参考答案,揣摩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是必要的。

(本文选自《诗苑漫步》,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猜你喜欢

姜夔德清红颜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红颜
近中秋
众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德清裸心堡
论姜夔词的表现艺术
我的母亲叫中国
姜夔,你咋这么牛
每个男人该有至少一位红颜知己
德清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