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2020-05-11兮遥
兮遥
姜夔
常常自比陆龟蒙,结果千年后自己更出名
交游广泛,好友众多,而且各个都很爱他
与萧德藻是忘年交,最后成了人家的侄女婿
虽然认识小红,但自己并不是小明
土豪朋友太爱我怎么办?当然是拒绝他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当我叔丈
近两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 “我把你当××,你却想当我××”,机智的网友们常用它造句,来对各种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显得犀利而又不失风趣。
如果让网友们用这个句式来形容宋朝著名词人姜夔的内心,那么这句话就会变成: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当我叔丈。”
这句话中的“朋友”,指的便是另一位著名词人,与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和尤袤齐名的萧德藻。
姜夔与萧德藻的友情,开始于今日的湖南。那时候的姜夔仕途不顺,只能四处漂泊,可以说是非常狼狈了。
不过,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身为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无不精通的全才,姜夔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萧德藻的赏识,两人结为了忘年交。
姜夔: “萧兄!没想到我的才华竟然还能为你所赏识,真是令我不胜感激啊!来来来,这是我新写的一首词,叫《扬州慢》,你来看看?”
萧德藻接过来一看:
扬州慢
谁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淅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雨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他顿时“哦哟”了一声:“好词好词!我看你这首《扬州慢》,颇有黍离之悲啊!”
这段对话被姜夔写在了《扬州慢》之前,原句为“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干岩老人指的就是萧德藻。
而“黍离”指的是《诗经》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是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景象,被视为悲吊故国的名篇之一。后来由此衍生出了“黍离之悲”的成语。
得到了萧德藻如此高的夸奖,姜夔自然十分感动:“没想到萧兄竟然如此懂我!没错,我这首词就是在悲吊故国啊!萧兄与我如此心有灵犀,真是……”
萧德藻说道: “客气客气,姜夔贤弟,其实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姜夔握住萧德藻的手说: “萧兄尽管说!无论是叫我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愿意!”
萧德藻拍了拍他的手: “哎呀,也没那么严重……就是,我有一个侄女,至今尚未婚配,你看……”
姜夔:“啥?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当我叔丈?”
后来,姜夔还是娶了萧德藻的侄女。甚至萧德藻调任湖州的时候,姜夔也跟着他一起走了,两人之间的友情,不对,亲情,真的是令人十分感慨。
我与歌姬的二三事
都说风流才子,才子风流。在当时的宋朝,凡是有才华的男子,哪个不以有几个红颜知己为荣?比如柳永,多次为歌姬作词,传为一时佳话。
而姜夔,自然也不例外。
姜夔: “大家都有红颜知己,就我没有,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恰在此时,有一对歌姬姐妹走入了姜夔的视线。这对歌姬姐妹住在合肥,而姜夔也因此多次在合肥流连忘返。可以说,在姜夔漂泊不定的生涯中,是这对歌姬姐妹慰平了他心中的苦闷。
可惜,后来这对歌姬姐妹离开了合肥,而姜夔也为此怅然若失,作词二十二首以表纪念,可见其情深意重。
好在,姜夔还有好朋友。同年,他的好朋友范成大邀请他赏梅作诗,姜夔心想这还能难得住我?酒到浓时,当场挥毫作诗二首,便是他著名的《暗香》《疏影》两个作品。
就拿《暗香》来说,其中名句“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姜夔将自己比作何逊,说自己已经逐渐衰老,失去了当年那样的诗兴;又将自己曾经的词作比作春风,其实也是在说自己的青春岁月早已随春风逝去,用词清新雅致,又暗含感伤。
范成大对这两首词非常欣赏,立即叫来自己家歌姬弹唱,还对姜夔说道:“老弟啊,你說你词写得这么好,身边却没有歌姬为你吟唱,这怎么能行呢?”
姜夔摆摆手说道:“嗨呀,别提了,原本是有一对歌姬姐妹的,没想到她们搬家走了,我也很无奈啊!”
范成大一听,连忙说道: “那没关系啊,老弟何须为此黯然神伤!我家的歌姬小红,便送与老弟,叫她为你弹唱诗作,你看可好?”
姜夔大喜,握住范成大的手连连感叹: “范兄的恩情,姜夔没齿难忘啊!”
这段桃色往事可不是笔者瞎编的,有姜夔的诗作为证: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虽然这诗不如姜夔别的名气大,但其中的“小红低唱我吹箫”却被八卦心重的后人们牢牢记在了心上。土豪朋友太慷慨怎么办?
纵观姜夔的一生,可以用“好人缘”三字概括。他先结识了萧德藻,又通过萧德藻认识了杨万里,与萧德藻齐名的范成大也对他十分欣赏。
但与这几位朋友的交往主要是才学方面,尽管他们在官场上都有那么一席之地,但姜夔却并没有依靠他们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因为他坚持要自己考试。
可惜,姜夔大约不太适应考试,放在今天来说,他就是那种平时颇受老师喜爱,可惜患有考试综合征,一考试就脑子发懵的学生。屡试不中对姜夔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当时的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姜夔空有满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这时候,又有一个人走到了他身边。这个人便是南宋大将张俊的孙儿张鉴。
张鉴,又一个对姜夔的才华十分欣赏的人,而且是一个实打实的土豪,家中非常有钱。
于是张鉴想了个法子,对姜夔说: “姜兄啊,你说你这么有才华,为啥就是考不中呢?要不这样吧,我家这么有钱,花个几万两银子给姜兄你买个官儿做还是很简单滴!”
“那怎么行!”姜夔吓得连连摆手, “我怎么能用这么令人羞愧的方式做官呢!”
虽然没有接受张鉴的提议,但姜夔还是很感激这个朋友,两个人经常交换词作往来唱和。
只是,执意自考的姜夔在拒绝了张鉴的帮助后,依然不中,未能如愿为国家效力。在张鉴病逝后,有一身才华却无实用谋生硬技能的姜夔,也在困顿中度过了余生。他自己离世后,依旧是他的朋友们捐资,将他薄葬在杭州。
姜夔漂泊一生,为我们留下的许多经典名作,却始终超脱于现实,独具清空之味。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是“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诗人不幸诗家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