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误国
2014-07-09杨津涛
杨津涛
话说女皇帝武则天得到密告—酷吏周兴串通他人造反,于是就让另一酷吏来俊臣来审理此案。来俊臣见了老同事周兴,闭口不谈案情,只是像交流工作经验般问道:“如果犯人咬紧牙关,就是不肯招,老兄通常有什么办法呢?”
周兴得意地说:“那太容易了。拿一个陶瓷的大瓮,四面用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面,看他招不招!”
来俊臣拍手称赞,然后跟老周开了一个著名的玩笑:“真是妙招,我这就预备大瓮,请老兄进去一试。”周兴一听,赶忙下跪叩头,全招了。这就是“请君入瓮”的由来。
无论周兴,还是给他准备大瓮的来俊臣,在传统价值观中,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之间的“愚人节”勾当,从来是正统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纵观历史,“君无戏言”、“庄严稳重”向来是对正人君子的评判标准;而对爱开玩笑、不检点的人总是抱着鄙视的态度,特别是那些能哄皇帝欢心、具有幽默感的官员,甚至会被安上专有名词—弄臣。
久而久之,中国人仿佛成了缺乏幽默感的人群,玩笑不能乱开。那些抱着戏谑心态愚弄他人的人物,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君无戏言,否则结果很严重
朋友间是平等的,没事时互相取笑两句,谁也不会当真。不过要是上下级之间,不管是老板拿员工开涮,使员工丢了面子,还是大臣欺骗皇帝,让皇帝心里面不爽,都会引来不好的结果。
正经的天子要“君无戏言”,自动放弃说笑话的权利。西周时,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曾拿一片梧桐叶许愿,说:“我以此为凭证,封你为诸侯。”过了一段时间,周成王便把这事给忘了。
辅佐他的周公却提醒道:“选个吉日,把加封叔虞的事给办了吧。”周成王一听就笑了:“我那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周公把脸一沉,说:“君无戏言,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到史书里。”周成王一听,只好把像树叶一般的唐国(今山西部分地方,后为晋国)封给了叔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叶封唐”的典故。
周成王事后虽然想赖账,不过好歹有周公的监督,让这事儿有了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不是每个国君的玩笑都能得到好的结果。“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必赘述。
周幽王不是唯一因开玩笑而倒霉的君主,和他作伴的至少还有郑灵公。春秋时,公子宋在觐见郑灵公前,食指突然抖动起来,就对一旁的同僚子家说:“每当我食指大动,就是要吃美味了。”他们一起进大殿前,恰好看到有厨师在杀一只楚国进贡的大鳖。公子宋和子家不由相视一笑。
郑灵公很奇怪,就问他们为什么发笑,子家就把来龙去脉告诉了国君。过了一会儿,郑灵公使了坏,请其他大臣吃鳖,唯独不许公子宋吃—摆明了是要捉弄一下这位“未卜先知”的公子哥。公子宋大怒,站起来把那个抖动的食指蘸到锅里,尝了味道后便扬长而去,这便是“染指”一词的出处。
郑灵公见公子宋如此不识逗,还对国君无礼,就动了杀机。谁知公子宋更不客气,竟和子家密谋,抢先一步动手,杀死了郑灵公。一对活宝似的君臣,就这样联手造就了一桩因“王八”引起的血案。
耍皇帝的下场—袁崇焕死得很难看
国君拿大臣开心,尚能引来杀身之祸,这要是反过来,后果自然更严重。袁崇焕之死一向被看“千古奇冤”,其实他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崇祯元年(1628年),刚刚登基不久的新皇帝朱由检召见袁崇焕,询问他对后金战事的看法。袁大人当时脑子一热,竟然随便扯了一句“五年全辽可复”(五年收复被后金占领的辽东)。
君无戏言,这可非同小可,有同僚小声问袁崇焕:“你和皇上说的话是否当真?”袁崇焕淡淡地回答:“皇上急于希望消灭女真,所以把情况说得乐观点,宽慰皇上一下。”同僚一听就傻了:“当今皇上如此聪明,到时找你兑现诺言,看你怎么办!”
袁崇焕这时也着急了,赶忙又去向崇祯解释,说“五年复辽”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配合才行,不然没办法实现。崇祯就说:“你有什么困难,朕都给你解决了。”随即下令,无论户部的军饷、工部的兵器、吏部的用人还是兵部的战场指挥,全要给袁崇焕开绿灯。最后,崇祯还赐了他一把尚方宝剑。
一句戏言,把袁崇焕架到了火上烤,没办法,他只能到辽东上任。对工作,袁崇焕不算不尽心尽力,但辽东大局早已败坏,能守住防线,不继续失地就不错了,如何消灭得了满洲八旗?
就在袁崇焕夸下海口的第二年,皇太极绕过山海关,一路所向披靡,直至兵临北京城下。后金大军与数十万勤王明军对峙数月后,才自行退去。八旗铁骑一下击碎了“五年复辽”的美梦,崇祯皇帝也意识到—他被袁崇焕耍了。后来崇祯剐了袁崇焕,一方面是因为中了反间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挽回自己因识人不明而丢了的面子。
一生都在过“愚人节”的明武宗
皇帝不能开玩笑,但凡事都有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戏耍着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们。
好动的明武宗有一个梦想,他想去边塞走一趟,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想起了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于是一个个上书劝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
正德十二年(1517年),皇帝瞒着满朝文武,带着武将江彬、宦官钱宁两个宠臣,偷偷跑出德胜门,直奔居庸关。幸亏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张钦是个耿直的汉子,拼着一死,往城门下一坐,就是不给皇帝开关。有他耽误的工夫,京里的官员也追到了,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万岁爷给请了回去。
请是请回来了,明武宗巡边的心可没有死。静静地等待了半个月,趁着某日张钦外出公干,他又来到关下,这一次再没人敢拦他,他终于如愿以偿,到了边关重镇—宣府。
明武宗对玩的创意超出历代明君、暴君、昏君,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朱寿”,再以皇帝的名义,加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这简直是与群臣开国际玩笑,把自己封为总兵的皇帝,古往今来唯独他这一个。endprint
明武宗这一趟没有白去,亲自率军与鞑靼人交了一次手。对于此战的战果,历史上的记录是鞑靼战死16人,而明军阵亡52人。这个战果很可能是文人们为了证明皇帝的荒唐,报自己被捉弄的一箭之仇,而刻意编造出来的。
因为这场史称“应州大捷”的战役,双方参战的士兵有十余万,即使随便接触一下,也不会只有这点伤亡。
关于战事的记录,是在明武宗死后,文臣们动的手脚。战役刚刚结束,皇上凯旋回朝时,大臣们还是要隆重欢迎的。只是皇上下令,说打了胜仗的是朱寿,而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这可愁坏了大臣,见了面不能称“皇上”,“大将军”三个字也不太敢叫出口,那种尴尬,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在群臣看来,皇上如愿到边塞打了一仗,总该消停一阵了。谁知明武宗的新想法马上就来了:“朕要南巡。”正在他找不到南下的理由时,宁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传来。明武宗大喜过望,当即下诏,表示要御驾亲征。
让明武宗失望的是,他的大军刚刚离开北京,南昌的捷报就到了:一个名叫王守仁的巡抚用了40来天,就把宁王之乱镇压了。
明武宗暗想:“我好不容易才出来,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吧?”于是他又和群臣开了个玩笑:扣下捷报,继续前进!明武宗一路上走走玩玩,足足花了4个月,才到达南京。
这位王守仁就是鼎鼎有名的阳明公,他也配合荒唐的皇帝一起玩。等皇帝到了,他又上了一封捷报,开首第一句就是“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把这大功留给了朱寿。
不想明武宗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功劳来得未免太“容易”了。他命士兵在城外围出一个广场,把俘虏放到里面。明武宗全身披挂,带着人马又将这些俘虏“打败”了一遍,并亲手活捉了宁王。
可怜明武宗下场不是很好,他因为贪玩掉到水里得病而死。这个结局给那些被愚弄惨了的文臣留下了把柄:瞧,这样的君王岂得好死?
用“愚人”手段报复对手
明武宗和大臣过愚人节,是因为不愿被官僚集团管束。但有的人,则通过愚弄别人,实现打击报复的目的。
战国时,魏国大夫须贾怀疑门客范雎出卖情报,把事捅给了公子魏齐。魏齐大怒,命人用鞭子狠狠地抽了范雎一顿。范雎装死,买通看守,才侥幸留得一条性命。范雎从此化名张禄,出仕秦国,因提出“远交近攻”的统一方略而官至丞相。
后来魏国听说秦国要出兵征伐他们,急忙派须贾为使臣,前去求和。范雎知道了,就换上一身破衣服,来同“老主人”叙旧。范雎主动为须贾驾车。进到秦国的相府里面,范雎借口说要先去向张丞相禀报一声,让须贾等一会儿。
岂知范雎一去不返,须贾只好询问相府的下人:“范雎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见回来?”下人回答他:“范雎是谁?那是我们张相爷啊!”可以想见,须贾当时定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时的魏国有求于秦,须贾顾不得面子,立马脱光上衣,去给范雎请罪。
范雎倒也没有太为难须贾,羞辱一番后,让他回去带话给魏王:“快快献出魏齐的人头,不然等着兵戎相见吧!”魏齐最后只能自杀而死。
范雎才华横溢,是历史上的名臣,尚且用“愚人”来挟私报复,就更不用说那些真小人了。中国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大诗人李白生具一副傲骨,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李白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玉环给他磨墨的故事,也可谓家喻户晓。
李白戏耍了高力士后,写下三首著名的《清平调》,其中有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夸赞杨玉环的容貌堪比赵飞燕。高力士私下却对杨贵妃说:“李白将您比作汉朝的赵飞燕,分明是在侮辱您。”杨贵妃一想,赵飞燕向来被视为“红颜祸水”的典型人物,下场悲惨,这李白果然是居心叵测。
此后唐玄宗几次想重用李白,都被贵妃娘娘拦下,使李白终身怀才不遇。这个故事出自李浚《松窗杂录》一书,不一定真实,不过至少说明一个道理—戏耍小人固然能获得一时的畅快,但也许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