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概念教学意识 打造生物有效课堂

2014-07-08段宗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概念教学初中生物

段宗艳

摘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概念教学。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有效形式,从多角度入手,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做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文性统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概念教学;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00-0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概念教学。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有效形式,从多角度入手,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做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文性统一。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浅谈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树立的五种教学观念。

一、建构概念教学意识,树立正确课程观。

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往往强调对生物概念的记忆和背诵。要达到深层理解生物学概念仅凭记忆、背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或重要概念的有效生成。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物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有效形式,从多角度入手,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教师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习概念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或经验,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新概念。我们知道,通过观察得出概念比生硬的给概念下定义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为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例如:在教学“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运用民间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针对概念,设计问题: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分别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形象生动,学生不但踊跃参与,而且学而不忘,学而难忘。再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联想,“胚,胚胎、胚珠”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结构。再比如珠被并不容易观察,但教学中知道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白胖子”是住在“帐子”里的,这样将不易观察的珠被以“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东西来观察研究。然后点拨学生,胚又存在于哪里?发育成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在学生脑海里便形成了“果实种子的形成”的正确理解。

二、强调师生交往互动,树立有效课堂观。

实施新课改,关键是课堂;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信息交流、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牺牲和时光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有效课堂观,要让学生体会、感悟、思考、交流。只有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探究性学习,才能发展性地了解生物世界的所有科学。

三、突出学生兴趣培养,树立学生主体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教师可事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在课堂上直观演示,并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进行对照,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得出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

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树立多元化评价观。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再只以学习成绩论成败,而要看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转变为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赏识教育的观点去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不能轻易对学生进行否定,更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课堂教学反思,树立专业发展观。

运用教学反思是研究自己如何教、研究学生如何学的一个过程。它能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实现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2(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2012(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鹏鹰 让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J].当代教育之窗,2010(12)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概念教学初中生物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