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探索而精彩

2014-07-08仇红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

仇红珠

摘要: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师生互助互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是当今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课堂教学。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认知的全过程。本节课从教师的变题到学生的猜测,从数学规律性的变化到无规律的变化,从学生列式定势思维的出错到学生的理性思考,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无不处在老师的引领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摘录;课堂探索;反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91-01

在学生“认识乘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练习课:

课始,老师在黑板上贴出苹果图:2堆苹果,每堆三个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有2堆苹果,每堆3个。

我提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生1:3+3师:这道题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计算吗?生2:3×2或2×3。师(追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呢?生:因为是2个3相加。师(老师加以肯定后故意放慢语速):注意观察,现在老师将图改变了,怎样列式呢?(边说边增加了一堆,3个苹果。)生抢着说:3×3,因为是3个3相加。师:仔细看,图又变了,怎样列式?(边说边在每堆下面各增加一个苹果,即3堆。每堆4个。)生:3×4或4×3,因为是3个4相加。师(神秘地说):下面老师又准备变了,猜猜看,老师可能会将图怎么变?生1:老师可能会在后面添上一堆苹果。(说着,就走上前来,在黑板上增加了一堆4个苹果。)师:怎么列式呢?生:4×4。师:还可能会怎么变?(把增加的一堆4个苹果拿掉。)生2:老师可能会在每堆下面各增加一个苹果。(说着,也走上前来,在每堆的下面各添上一个。)师:怎么列式呢?生:5×3或3×5。师:还可能会怎么变呢?(把每堆添加的1个拿掉。)生3:在后面添上两堆,每堆各4个。生4:在每堆的下面各添上2个。

……

(学生意犹未尽,都有一种表演的欲望,课堂处在变题与答题的交互活动之中。)

师:我和大家想的都不一样,看怎么列式(在原先3堆,每堆4个的图画后面添了一堆5 个苹果。)

生1(急切的回答):4×4。

生2(争着说):不对,应该是5×4或4×5。

师(故意沉默,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小朋友们。)

生3(慢慢儿站了起来):他们好象都不对,因为每堆的个数不相同,所以这道题不能列乘法算式,只能用加法算式4+4+4+5。

其他同学经生3的点拨,好像顿时清醒了过来,立刻附和道:对的!对的!这题不能用乘法,只能用加法。

师:除了加法,还可以怎么列呢?

课堂显现出片刻的宁静,孩子们思想的暗流正在涌动!

教师继续引导:仔细观察图画,前面的三堆一样吗?

经我这么一提醒,部分学生似乎醒悟过来,课堂又开始沸腾了,互相交流着,不一会儿,许多小手举了起来。

生4:4×3+5或3×4+5。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前面3堆可以列成4×3或3×4,再放一堆5个苹果,不就是再加上5吗?

生5(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先看成4堆,每堆都是4个,就可以用乘法算式4×4,另外最后一堆多一个,所以再在后面加1个,那算式就是4×4+1。

全班报以掌声!

生6:(也许受到了生5的启发:4堆,每堆都看成5个,多算了3个,5×4-3或4×5-3。

全班再次报以掌声!

师:老师刚才通过图形的变化,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现在你们也能在小组里合作用学具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列式计算吗?

全班异口同声:能!

小组内立刻活动开来。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本节课中,教师对枯燥无味的乘法练习课进行重组和整合,在变题、猜题活动中达成练习的目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课堂生成鲜活、多彩。

二、教师应做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师生互助互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是当今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课堂教学。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认知的全过程。本节课从教师的变题到学生的猜测,从数学规律性的变化到无规律的变化,从学生列式定势思维的出错到学生的理性思考,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无不处在老师的引领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

3、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

在英国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用什么方法解题,是他自己的事,他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节课中,教师运用一道无规律开放题,通过算法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思考、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空间,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思考与挑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有效渗透
论在批改作业中反思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教学反思让课堂更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