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现
2014-07-08陈文凤
陈文凤
摘 要: 教师维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尊严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情感体现。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隐私被触及和侵害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保证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策略保护学生隐私,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隐私意识,同时维护学生尊严,帮助他们学会自尊。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隐私尊严 情感体现
一个拥有良好氛围的课堂应当具有几种特质,如尊严、活力、隐私保护、集体感和互动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走向成熟的羞涩、有向往成人的渴望、有成长中的烦恼,这些都属于他们的隐私,不愿随意披露。此时如随意披露他们的隐私,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情的打击。然而现实生活中包括课堂教学中,成人往往认为,学生年龄尚小,无所谓隐私不隐私,更无从谈及隐私权的侵犯。因此常有侵犯他们隐私权现象出现,又冠以“教育、关心、保护”的理由,使他们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危害。因此,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维护学生尊严和隐私,应成为我们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情感体现。那么,如何让素质教育在课堂中体现出来,特别是维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呢?应当说,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固守不变的,这里,我凭借个人观察、思考和体会,提出几条我认为带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参考。
一、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一个真正的榜样和良师益友
教师不能以“传道授业解惑者”自居,在教学中扮演操纵者的角色,让学生按照我们的方式方法学习。这样,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能被有效调动,自然难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而且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加深自己作为权威者的感觉,而无法容忍学生做出一些老师认为有损自己面子的事情,甚至教师的言行会不经意间触及学生的隐私,伤害他们的尊严。既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又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权利,这其中包括学生的隐私权,依法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保护学生隐私时需要教师敏感一点,凡事多留心眼,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不自觉地受到教师的影响,这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情感体现。
二、自我控制,转变方式
在传统课堂上,每个教师对这样的情景都不陌生:无论教师在讲台多么尽心竭力地讲解,总难免有学生呼呼大睡,思想和行为完全游离在课堂之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采取气急败坏的、大声呵斥叫醒的方式,更不能采用侮辱性言语刺激,这种不尊重学生尊严的行为其他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课会依样画葫芦。应该以幽默的方式叫醒学生,如轻碰叫醒,对他说:“觉主,天已大亮,正是练功的好时候,不可荒废啊。”这样学生会心一笑,化解尴尬,活跃气氛,其他同学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尊严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正确引导,注意言行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这种引导包括教学方法的引导和思想意识的引导,还有教师自身言行的引导。教学中,有时学生列举身边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却有侵犯他人隐私的危险,教师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如请学生举例说明隐私被侵犯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时,教学生不要举同学们的例子。请同学们列举班级中不良现象时,教学生“只说现象,不必具体”,防止学生口无遮拦,伤及无辜。同时老师自己也要时刻注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比口头上、理论上的引导对学生的教育更有效,这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情感体现。
四、赏识学生,杜绝挖苦
我们常常把表扬与奖励当做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它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再接再厉。特别抓住合适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激励、赞赏,使他们得到自尊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同时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尊重,避免互相挖苦、触及隐私,使学生能够在赞扬中体会到做人的尊严与价值。
五、宽容地对待学生,语言富于变化,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年龄因素、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有时候,错误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考试出错时,我们不必一味指责、批评学生。这样只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而要讲究语言表达艺术,在尊重中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帮助学生获得正面影响,形成自尊心。当然,允许学生出错并不意味着对错误的放任。当你在课堂上表现出合适的宽容时,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这是情感体现。一个隐私得到保护、有尊严的学生必是乐学向上的学生,一个保护隐私、有尊严的课堂必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对激发学生浓厚兴趣,使学生更自主地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是流于形式的,是一种无形的情感体现。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隐私、尊严、个性、思维与说话方式。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充当听众、朋友,而不是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平等地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
[2]海伦.凯勒.我生活的故事.求真出版社,2010.9.
[3]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