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与小说中形象比较
2014-07-08李少钰
李少钰
摘 要:无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田小娥都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扭转白、鹿两家甚至整个白鹿原的命运,小说中和电影中的田小娥都经历了从反抗走向灭亡的短暂人生。但是小说中田小娥只是作为宏大历史框架下一个处在压迫环境下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的一个个例,而电影中则侧重刻画田小娥角逐在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弱化了其反抗的精神。小说或是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都刻画出田小娥这一富有反抗意识的新女性,同时也暗示新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田小娥;白鹿原;陈忠实;王安石
上世纪90年代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因获茅盾文学奖而风靡一时,作为一部史诗性的著作,以其深沉厚重的历史感,陕北独特的文化内涵,解放战争的动荡,民不聊生的现状和白、鹿两家三代的恩怨纷争展现出来,使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领风骚。电影《白鹿原》的上映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重新解读《白鹿原》,如此宏大的历史框架几经易主后最终在第五代导演王全安手中经过9年的筹备,3年的拍摄后于2012年上映。电影一经上映就备受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田小娥这一角色在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小说中田小娥是位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而电影中田小娥被刻画为角逐在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中的欲望化的客体,表现出两类艺术在创作形象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一、小说中田小娥形象特点
田小娥是陈忠实在小说《白鹿原》中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作者对田小娥着墨并不多,从第八章的出现到第二十一章的消亡,田的一生虽短暂却惊人,田小娥就犹如绳索一般贯穿整个《白鹿原》的始末。从小说中来看,田小娥不仅是镇压在塔下的妖孽,更是屹立在白鹿原上的复仇女神。田小娥这一形象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在其反抗意识由模糊不清逐渐走向明晰化,其性格特征的变换的诱因主要是由于黑娃的出现。
(一)爱情意识的苏醒与反抗
在黑娃出现之前,田小娥在郭家秉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婚姻意识,恪守妇道。作为没有地位的二房,她深知自己的地位,恪守本分的安排家里日常生活的起居。可是泡枣事件激起了她强烈的不满,即便这样,她也只是把大女人塞给自己的干枣扔进尿盆中作为报复。她虽然痛恨自己这种动物般被奴役的命运但还是默默的忍受。
黑娃的出现给田小娥的生活带来了一抹绿色,给她带来爱情、带来希望、更带来反抗的动力。年轻的黑娃与田小娥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同时也唤醒了田小娥内心反抗的意识。起初,受压抑的田小娥在遇到年轻憨厚老实的黑娃时产生真爱之情。当她初尝性爱的甜蜜后,性意识才初步复苏,同时也真正意识到自己在举人家只是充当一个延年益寿的工具而存在,这更加快了田小娥反抗的步伐。比起当时封建社会的妇女,田小娥是位有思想敢于冲破封建枷锁的新时代女性,她敢于反抗,敢于追求,敢于挑战封建社会的权威,但是个人力量不足以撼动几千年来的封建权威,这就为田小娥的悲剧埋下伏笔。
到白鹿原上的田小娥本想要安分守己地生活,即使不能进祠堂不被封建家长认可,即便住在村外破烂不堪的窑洞还是怡然自得。但是事与愿违,黑娃参加农协,继而逃跑,这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田小娥最初的期望,粉碎了田小娥想要平淡的希望,同时也把自己引向另一个命运无底洞。
(二)走出泥淖的再次陷落
其实早在踏上白鹿原时田小娥的命运就转于失控,她由一个要固守的忠贞与平淡生活的单纯少妇转变为旁人眼中勾引人的婊子。并且在鹿子霖的勾引与阴谋中,她爬上了鹿子霖的床继而抹下了白孝文的裤子,她的堕落不是自己的欲望引诱而是为了生存委身于罪恶。但是白孝文的出现,让田小娥重新看到了希望,在田小娥看来白孝文作为未来家族族长的候选人,足以让自己不再饱受恐惧与寂寞。但是由于二人的挥霍与堕落不足以抗拒饥荒所带来的饥饿。这也预示着田小娥走向死亡。
二、电影中田小娥形象的特点
(一)田小娥的反抗精神的再现
在电影中田小娥作为独挑女性半边天中唯一的典型形象,其精神实质值得进一步去探讨。电影中的田小娥与黑娃二人的偷情勾起了最原始本质的欲望,使田小娥由泡枣事件的报复直接上升到反抗的至高点。田小娥在举人家的生活是外表光鲜的姨太太的生活,有着专职丫鬟的伺候,跟黑娃到白鹿原后,住着破烂不堪的窑洞并且还去掰玉米,这些前后的对比,都刻画出了田小娥的坚强与追求自由的决心,体现其精神层次的追求,她宁愿受苦受累也不愿做一个没有独立尊严的“花瓶”。
田小娥与黑娃被鹿兆鹏冠上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帽子,称赞二人是白鹿原上第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旧式婚姻的先行者。没有祠堂的苏联便成了田小娥与黑娃的向往,所以才有了下面黑娃砸祠堂,田小娥紧跟黑娃之后急切地跨过高大的祠堂门槛去砸屹立于祠堂内的老祖宗的牌位,此时的田小娥内心是喜悦的、激愤的,横跨在黑娃与田小娥面前的祠堂即将被砸毁,他们的婚姻就没有了能够反对的对象,突出了田小娥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的精神。
(二)被欲望化的田小娥
张雨绮张扬的表演紧扣了最原始的欲望,较完整的遵循小说中其内在欲望的驱使,并且解放了田小娥内心原本三纲五常的伦理教条。接近完美的塑造出了田小娥这一形象所具有的妩媚与动人。电影中的田小娥衣着华丽,郭举人应田小娥的要求,允许她去麦地里看男人,田小娥嫁给‘不举的举人,对同自己一样青春年少异性肉体充满幻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电影中田小娥的欲望过于直白,把她的反抗精神所埋没,起初大义凛然地反抗被淹没在与几个男人的对手戏中,就是一个供人享乐的工具,更是一个供观众视觉欣赏的一个香艳物体,电影中交代最多的不是她为反抗而做出的努力与牺牲,而是她与几个男人的感情纠葛。这样的处理显然偏离了小说的主题,归结其原因,应与当代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密切相关,这也是当今国内商业电影所存在的普遍弊端。
三、田小娥形象电影与小说塑造差异的原因
(一)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本身的差异
电影作为影视艺术的起源是一门视听艺术,通过声音、文字、图画、影像等多种艺术组合而成的影像世界。它可以直观的逼真再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不需要像读小说一样在把所读到的内容加工处理在脑海形成相对应但却又模糊的画面。
就二者的差异来说,其一就是电影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电影由于时长的限制不可能再现小说的全貌。因此叙事艺术便显得尤为重要,从田小娥这一主线来说,电影对其叙事艺术把握的相当到位,田小娥身为贯穿全影片唯一的一位女性形象,都在围绕她与男人之间的对手戏来展开,多数为她的美貌所屈服,进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迎合大众口味。其二就是电影形象的固定性。电影中田小娥形象已经固定,而小说中田小娥被不同的读者解读会出现不同的田小娥,满足更多读者的视野期待。而电影中的固定形象却因众口难调在接受观众好评的同时也备受舆论的压力。
(二)商业体制下的经济追求
近年来,商业电影类型化,电影的商业运作,都改变了以往的拍摄策略与风格。就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来说,拍摄任何一部电影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高额的票房,所以不可避免的是导演必须要迎合大众,而且对于电影时长的限制,50余万字的小说在158分钟中的电影是很难立竿见影地突出原著实质性的内涵,并且在中国广电总局的审查制度下一但触碰了政治与色情之后所有的优秀的剧情画面结构全都付诸东流。因此,坦露香肩的电影镜头与床戏的宣传噱头最终迎合观众的观影心理,被看作赚取高票房的一种手段。究其电影艺术本质来说,商业化的操作未免太令人失望,但是这种噱头往往让观众相当受用。
参考文献:
[1]陈忠实.性与秘史[J].商洛学院学报,2010,(06).
[2]马向东.多重人格的天使——解读《白鹿原》中的田小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4).
[3]顾橙漾.男权意识下的女性悲剧——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形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