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
2014-07-08邓可洪DENGKehong周华ZHOUHua
邓可洪 DENG Ke-hong;周华 ZHOU Hua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昌 443000)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Yichang 443000,China)
0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重任。只有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过硬的专业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积极上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个合格的职校教师素质由内在能力素质和外在形象素质组成,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学术研究素质、身心素质等。
1 职业院校教师的内在能力素质
这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业务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包括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学术素质。职校教师要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业务精通,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1.1 政治思想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根本与核心。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有民族大义,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指有正确有是非观念,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并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1.2 职业道德素质 就是职校教师应该遵循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一是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辛苦耕耘,不求回报。三是要有博爱之心,无私关爱学生。
1.3 专业技能素质 是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包含广博的学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1.3.1 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渊博学识 职业院校教师博学多才非常重要,一是要有本学科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首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知识高手,如果一个教师对所任教的学科理论知识不系统,也不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更不知道本学科的新观点、新信息、新发展,教授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二是要多才多艺,博学多才。教师不是专家学者,而是知识的传授和引导者,因此,应通晓各类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学的外延知识改尽可能延深,讲课才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同时,教师的才艺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做事,发展自我,培养各类高尚情趣,这些均需要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
1.3.2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国家用是上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高技能操作者,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教授出来的学生就是花架子,上不了台面。因此,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经常到生产一线去进行学习与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同步发展,达到双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1.4 学术研究素质 这是一个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知识驾驭能力。包括研究创新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知识驾驭和语言文字能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课堂外辅导学生的能力等。
1.4.1 研究创新能力 子曰:有教无类。因此一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就必须吸收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地转化,应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新的探讨与思考,从而改进、创新自己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达到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独到的教学见解、新颖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4.2 学术研究能力 一是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炼,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以供他人学习和借鉴。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针对本学科独立地提出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性课题,并能付诸实施,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最后能达到由普通教师向学者、专家迁移,以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
1.4.3 知识驾驭和语言文字能力 这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个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庞大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知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将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变成生动形象、容易理解的的语言,并应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要将教学中的思想、观点通过提炼,形成形象的语言文字材料,以便于进一步研究提高。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准确科学,逻辑严密,生动风趣,具有启发性。
1.4.4 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 现代教学逐渐向多媒体、网络及云计算等转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具备现代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将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快速、创造性地进行整合,转换为多媒体素材、网络资料、云计算素材等。同时,要从不断膨胀的海量信息中获得自己教学需要的信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要将传统知识与现代信息进行融合,取长补短,变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然后利用信息手段传授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知识的容量,提升课堂效率。
1.4.5 课堂外辅导学生的能力 课堂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即涉及课堂外的辅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讲座、演讲、学术报告、展览、表演、制作、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传授,也就要求教师具有进行这些活动的能力并进行指导。课外的辅导要循循善诱,逐渐深入,让问题层层剖析并得以解决。通过辅导,不仅可以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总是的方法,授人以渔。
2 职业院校外在形象素质
这主要是指教师的仪表风度,包括化妆、着装、行为举止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审美素养。服饰要朴素、典雅、庄重、大方,行为举止要协调,于朴实中见高雅,于庄重中见品格,体现为人师表的作风。
2.1 身心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是一个高度的脑力劳动兼有较轻的体力劳动的职业,因此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职业院校教师除完成授课任务外,还要承担相应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同时还要下企业进行锻炼,这些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职业院校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培养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合格技能人才,所以要有博大的胸怀、豁达的性格、包容的心态。
2.2 形象素质 职校教师服饰要朴素庄重,体现师道尊严;穿着工整,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稳重;轻淡装体现出一种韵味;举止行为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为人师表,不故意做作,要从容大度,让学生感觉教师的生机与活力,凸显教师的精神风采。服饰和妆容体现出教师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水平,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高雅情趣和审美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多,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等,但都离不开上述教师内在和外在的素质修养,教育作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的一门学科,要求作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劳动者的职业院校教师,外修形象,内强素质,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用满腔的热情、博大的胸怀、毕生的精力去做职业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世界强国。
[1]张宝歌.正视问题 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6,08:50-51.
[2]胡旭晖.湖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
[3]崔少敬.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师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王宜奋.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打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04:22-23.
[5]黄斌.深度解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11:36-38.
[6]刘效军,周平.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30:35-36.
[7]刘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8]孟庆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