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素质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4-07-08张敏ZHANGMin
张敏 ZHANG Min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 710100)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China)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改工作脚步的不断加快,现代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这和其它能力的培养一样,需要从早抓起。
近代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婴幼儿学龄前的教育,可以把儿童的智商提高30分之多。布鲁姆总结前人大量的长期跟踪研究成果后也提出,假如以17岁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儿童长到4岁,智力大约达到百分之五十,8岁时已达到百分之八十,其余的百分之二十是8岁到17岁时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的智力发展,在最初4年等于以后的13年的总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关键年龄期,培养和教育的情况如何,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智力以及创造能力。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年龄期,人的智力发展将是难以弥补的。众所周知的印度“狼孩”卡玛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她从小被狼叼去,直到7、8岁才回到人中间,尽管以后在米德拉孤儿院经过9年的精心教育和训练,也无法补上她所失掉的智能,在她17岁死去时,其智力水平仅相当于3、5岁的正常幼儿。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人的潜能是遵循递减规律的。比如说,生下来具有100度的潜能,如果从小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很出色,那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潜能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郭沫若称之为“天资递减律”。
可见,智能培养必须从早抓起,创新能力当然无可例外。而实践却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1 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必备条件
实践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又是创造力的必备条件,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各种能力都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必须是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另外,创造也得在实践中完成,离开了实践,创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人认为,如果弹钢琴不从5岁开始,拉小提琴不从3岁开始,是难以精通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些绝对化,但也有某些道理。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手指的工夫是很强的,而锻炼手指的工夫当然从小开始为好。学杂技也是这样,体操运动也是如此。这表明了长期的、艰苦努力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也就道出了个中哲理。
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哪一位天才人物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也都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就拿爱迪生来说,他曾一度是世界发明家之魁。他有着1000多项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发明专利权,以致人们认为世上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人们开始称他为“魔术师”,好像他搞发明创造就如玩魔术一般。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人了解到爱迪生是在多么勤奋地工作着。他经常一天工作20小时,而且他的大部分发明都是经过几百次试验才获得成功的。他在发明灯泡时,试验了1600种物质,甚至包括朋友的胡子,看看它们是否传导电流并发光。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他做了让电流通过置于真空玻璃罩中的一根炭化棉丝的试验,试验灯发出一种微弱的红色的光芒。令人惊服的发明,证明了电灯是“世界之光”。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并且就学习过程来讲,历来强调知行统一,即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荀子把学习过程看成“闻”、“见”、“知”、“行”四个阶段,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行之,明也”。春秋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要在博学、慎思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北宋的程颐说:“学者,言入乎耳,必须著乎心,见乎行事”。南宋的朱熹也指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明朝的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陶行知说:“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而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也指出:“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知识,再需要回到实践中去”。学习活动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决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2 为中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创见是创造的花蕾,好问是创见的幼芽,而实践却是好问的土壤。学校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阵地,因此,应大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实践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受到实践技能和技术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此,要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重视学生实验;开设活动课,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重视生产劳动和专业实习以及社会调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学习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强调儿童与课程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在杜威1896年创办的实验学校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所谓“作业”,是指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包括纺纱,织布,烹饪,木工等。他认为这些“作业”的教育价值既适合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又能代表社会的情境。
值得指出的是,为中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固然需要与具体的、客观实际事物相联系,但这并非提供实践机会所指的全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提供好思维材料。因为思维要经过对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来实现,这是一种“思想实验”,没有一定的思维材料做基础,“思想实验”就难以进行。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①通过语言直观勾画出学生已有的表象;②通过对实物、模型、教具、图形等进行观察,以形成知觉和表象;③通过实验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的做法可以有多种多样,广大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探讨、总结,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即正确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时下的教育教学体系,是以知识的系统性编排的,使知识脱离实际,学生不会运用知识去理解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只会是“传递式”,这种教学方式,一个人即使读到博士,仍可能培养的是没有创新能力的人。相反,应该把知识看成人类对客观世界通过抽象思维产生的东西,教学中就不应太多的或者单一的注重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理念下,需要我们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出必要的调整,这包括设计一些重应用,注重动脑动手的好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部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年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心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1]傅维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2]刁维国.运用教学转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教育探索,2002(5).
[3]刘晶.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J].教育资讯,2009(11).
[4]赵平平.高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5]周志超.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科教文汇,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