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014-07-07罗莉

地球 2014年7期
关键词:质量体系环境监测

罗莉

[摘要]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监测站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内部审核的目的、过程与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内部审核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体系 内部审核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53-2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作为依据的关键,只有通过持续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得以保证,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质量审核是监测站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与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它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是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完整运行的重要环节。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含义及作用

实验室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实验室按照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对其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内审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管理体系自身的要求,它是内审员根据评审准则和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对本单位各部门逐项进行对照审核,来检验本单位质量体系运行与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确认质量改进(包括纠正和预防)机会的措施。内部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活动,是管理层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的有效手段。通过内审,不仅可以确定整个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还可以调动、组织所有部门和人员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改进,对于内部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环境监测工作从样品采集、检验、数据审核到监测报告的形成,环节繁多,时效性强,在此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内审作为实现的有效手段,必须根据计划和需要适时开展,建立自身的评价机制,自我完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检查站内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评审准则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2]。

2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过程

《评审准则》中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范围、依据和方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各种过程加以体现的。质量管理体系归根结底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服务,所以内部审核会涉及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主要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与监测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内审一般有4个阶段:策划与准备、实施审核、结果评价及跟踪验证[3] [4]。

2.1策划与准备

策划与准备阶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制定出《年度内部审核计划》。机构质量负责人年初制定出《计划》,经站长批准实施。《计划》需要覆盖各部门及评审准则的19大要素,同时要考虑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过程及本区域环境状况及监测工作的特点。二是质量负责人要根据内审计划,指定熟悉内审工作程序和内容的、技术实力较强、责任心强、能独立自主执行任务的持证人员担任组长及内审员,以确保审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三是要根据运行状况,合理安排内审的频率和力度,通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问题多,重要程度高的要素,应适当加大审核频率和审核力度。四是要有针对性,监测工作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内审也应该有所侧重,对19要素中影响监测数据形成的环节和结果的环节要着重审核。

2.2实施审核

实施审核的重点是现场审核和开具不符合项报告。首次会议后,根据内审检查表,内审员进入现场,通过问、听,看、查等手段,获得可靠的客观证据,在此基础上,确定不符合项,报告组长,经内审组长审定。审定过程中组长可召集内审员和被审部门,对不符合项的内容和改进措施进行讨论确认,以增加准确性和客观性。现场审核是整个内审工作的关键环节,内审员对现场审核的理解、控制及审核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2.3结果评价

在现场审核完成后和末次会议前,由内审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会议,评议所有的审核结果,对审核中发现的,能导致对监测过程及结果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怀疑的问题,应作为不符合项在内审报告中提出;对客观证据不充分,存疑并尚未构成不合格的应列为观察项,口头向被审部门提出。

2.4跟踪验证

跟踪验证是对被审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及效果进行追踪、记录、判断和评审的过程,在此阶段,内审组长应明确各不符合项的具体跟踪人员,并要求责任部门主动就纠正措施进度与内审员沟通,直至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跟踪验证完成并确认合格,并注意在消除目前不符合项的同时是否能够杜绝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不符合项或产生其他的不符合项。

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环境监测站已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多年,积极开展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在内审过程中也不断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3.1对内审在实验室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环境监测站管理层普遍注重完成各级下达的任务,注意质量控制工作,对内审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对内审工作简单化、形式化处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监测站部分人员对内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重外审轻内审的思想,认为自己查出的问题,不会有什么后果,甚至人为地将日常工作与管理体系分离,日常工作我行我素,检查前突击整改,敷衍了事。个别人员还对审核中提出的问题有抵触情绪,认为是故意挑刺,否定了他的工作,认识上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开展。

3.2不能熟练运用评审准则进行内审

不少监测站由于对《评审准则》认知学习不够,理解不够深入,致使在制定体系文件时不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出现“写的不做,做的没写”的现象,形成体系文件与实际操作“两张皮”,导致进行内审时,不能有的放矢地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进行针对性审核,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受到影响或出现体系文件与操作脱节的现象,起不到内审应有的作用。

3.3内审规范性不足

内审工作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内审人员认识上的差异,部分内审员对内审工作的目的、依据、程序和方式等理解上不完全一致、规范性不够,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能力不足,致使所得出的内审结果质量不高;在内审时内审员面对的是自己的同事和领导,很多时候内审员又质量改进的成员之一,内审的结果往往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因而有时会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内审工作不能按规范进行。

3.4跟踪验证不深入仔细

部分环境监测站在内审工作的前期工作做得很好,对发现的不符合项也提出了纠正措施,但忽视了跟踪审核,甚至不实地进行现场审核验证,仅凭被审部门的书面或口头报告直接得出结论,致使不符合项重复出现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未得到纠正,严重影响了内审效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对策和建议

4.1加强《评审准则》、体系文件的宣贯学习

内审工作是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上的一项内部质量管理活动,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的,必须全员参与。因此加强实验室每个职工对于《评审准则》和体系文件相关知识的宣贯学习是开展内审工作的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逐步使职工从不知道、不理解,到能够深刻理解内审的要求和目标,明确自己在内审工作中的职责,充分认识到内审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本人在此项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主动参与和配合内部质量审核,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

4.2审核形式多样化,提高内审质量

(1)改横向审核为纵向审核:目前,监测站在内审中通常采用分部门,抽查要点等方式进行横向审核,具有责任明确、简单方便的优点,但无法了解部门之间、过程之间、要素之间的衔接情况,也易形成被审核部门临时补抄补记等不良风气,可变换采用纵向审核方式,从任务下达、样品采集、交接、检验直至结果报出,进行全过程审核,以弥补横向审核的不足。

(2)改集中审核模式为多种审核相结合的模式:大多环境监测站采用集中审核方式进行内审,具有审核效率高、影响面大等优点,但也容易使审核流于形式,对体系运行不利,需要内审员较多,部分不成熟的内审员参与审核过程,影响审核质量。可根据当年工作特点,不断创新,采取集中审核、滚动审核或集中与滚动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4.3完善机制,规范内审

内审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其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监测站质量体系运行的正常与否,关系到整个监测工作质量好坏,因此完善机制体制,规范内审工作,是监测站管理层必需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

(1)要制定严格有效的内审机制。根据内审的程序和要求,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与约束机制,将内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使监测分析的每个环节都纳入到内部审查中来,使每个监测分析人员自觉遵守内审管理的要求,主动配合内部审核工作。

(2)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内审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3)建立完善的整改机制:用制度的形式,确保不符合项及时得到整改,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改进,保证整个监测分析工作质量的有效、真实、可靠。

(4)建立培训机制:内审工作需要较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需要对《评审准则》有较强的把握能力,需要对质量体系有相当的熟悉与掌握,需要对监测分析各环节的熟悉与了解;同时内审工作涉及到监测站每个人员。因此建立培训学习机制,提高分析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内审员的审核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4.4深入跟踪验证,实现有效内审

跟踪验证的目的是促使受审核方采取、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项再次发生,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消除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因此,审核组要对审核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加强后续的深入跟踪确认,对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要进行后续的检查,若实施效果不理想或无法纠正不符合项,应与被审部门共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制定新的纠正措施,并再次跟踪验证,直至获得满意效果,从而实现有效内审。

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环境监测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实施质量内审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通过内审可以对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符合性进行评价,鉴别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质量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因此,只有不断地探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和监督,提高内审质量,才能对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到积极的督促、推动作用,从而提升环境监测部门整体质量管理平台,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更好地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环境管理服务。

Abstract: the internal audi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monitoring station self-restraint,self diagnosis,self perfection mean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purpose,process and method of internal audi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audi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quality system;internal audit

参考文献

[1]崔永生.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9(2):148-149).

[2]李婉如.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质量审核之我见[J].分析实验室,2007,26(S1):55-57).

[3]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第二版),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编,《实验认可评审员培训教程(试行版)》,北京,2007年1月.

猜你喜欢

质量体系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有效推进抽油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过程管理创新视角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
军工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
建筑质量管理中关于质量体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