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理念,新感受
2014-07-07曹余芳
曹余芳
摘 要: 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作者从教材、理念、感受方面进行了教学初探。江西省新课程已实施了两年,作者对新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和感受。文章从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的教材、理念和感受方面回顾新课程教学,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感受
一、新教材
新教材从整体框架上打破了传统模式,不再是从古至今按编年体系统编排课程,而是按模块、专题和课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进行课程编排,并且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专题系统性大大增强了,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启发思维。新课程编写模式不仅打破了已有模式,使高中历史学习具有新鲜感,而且是对初中历史新教材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编写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它的知识系统来自初中,结构继承了初中,但赋予了其新的内涵,适应了高中生的发展。新教材更深刻,更具有史学理论成分,是对初中历史新教材更深刻的叙述和思考,有利于高中生智力的发展。新教材内容新,其中有许多新史学研究的成果。专家们考察了新时期国内外新形势,立足课程改革,运用最新史学成果使新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新教材始终贯穿人文精神,是一套人性化的教材。新教材以亲切的对话式的、探讨式的词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突出了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二、新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极大冲击,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了很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育理念创新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因此,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融洽。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
(二)新备课
教师备课的重点是教学目标,即明确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达到什么程度:是简单了解,还是理解,甚至是评价,等等。
(三)新课堂活动模式
课堂提问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有时也可以大胆地放开让学生自问自答。答案有时是唯一的,但问题可以多种多样,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提出一些低水平的问题。如讲到辛亥革命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而不支持孙中山?有位学生回答:“如果我是帝国主义,我也会选袁世凯。”学生把自己放在帝国主义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样换位思考,问题就简单了。
(四)新教学总结与评价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要学习各民族先进的文化,而不能产生狭隘的民族观点。新课改中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评价,而且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教学目标其实更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评价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谈,这样才能知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达到了什么程度。还可以对着目标给学生打分,看学生实现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找到学习历史事件与线索的方法及过程,以便适应终身化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方法达到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目标—过程—评价就能达到三者合一。
三、新感受
在这一年多的新课程教学中,我碰到很多问题,感触颇深,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一)碰到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衔接问题。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模块形式。这是建立在学生初中坚实的基础上的,但事实上县农村大多学校的初中历史课还是流于形式,学生基础相当薄弱。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程教学理念如要求知识注重实用性,以学生学习为主,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等等,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现在的一些历史课堂教学仍是应试教育,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新尝试
1.转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变“满堂灌”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引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新课程下,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课堂上不要只顾自己唱独角戏,要在备课中精心备学生,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大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