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读”
2014-07-07周军民
周军民
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语言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它作为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历练了读的能力,这种交叉又互补,相得益彰的训练,使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低年级新教材的教学中,我努力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弊端,坚持多读少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一目双行,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借助拼音,既看汉字又看拼音地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拼音,这一步读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重点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难读的字的读音。充分发挥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采用竞赛的方法读课文。以竞赛形式出现,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望增强了,这样不但使学生会读生字词,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多名学生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进一步检查生字读音是否准确,并且渗透形、义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读课文中,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动手标出文章自然段的序号。
二、交融情感,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意味着学生与文本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也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首席”的谈话,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广泛涉猎语言文字,才能破译、领悟文本,提高精神境界,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对文本所要传递的知识、思想、情趣进行思考、感悟,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启迪智慧、交融情感,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以多读作为前提。语文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一个思想、容量较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尤其是学生不能马上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及情感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逐步走进文章里去,才能触摸到文章的脉搏,与文章产生内容、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三、教师范读,激发读书兴趣
新教材对教师范读课文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全文注音,学生时刻可以判别读音正误,因此,教师的范读只有准确无误,才能确实起到示范作用。新教材内容生动、有趣,低年级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性,只有教师范读正确,吐字清晰,表情达意恰到好处,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四、分段读文,反复体会课文
读课文时,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想,先读再说,说后再读,读中有导,导中有读,让学生人人读、个个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反复体会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动作来。如读懂吴王的话时,我教学生读时放慢速度,声音高昂,要有威严。读懂少年的话时,我要求学生语速稍快,语调低调,两眼睁大,尊重吴王的感觉,经过反复阅读,我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懂吴王的那种威严,感知哪种主观,这样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拓展升华,体验情感交融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了。例如《放小鸟》,我让小朋友们看图,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从“拍拍翅膀”这个词语中体会到小鸟很高兴,看到小鸟飞上了蓝天,他们也格外高兴。最后,孩子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时,那高兴的情感溢于言表,对情感的体验也水到渠成。讨论填空、深化情感。“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 ___________。 “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离不开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如果不放小鸟,我、小鸟和小鸟的妈妈都不会高兴的。”,“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要吃害虫,我们要保护鸟类。”,“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我觉得:给小鸟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爱小鸟。”……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读课文,理解和感悟的,是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的。阅读中,学生的多元解读还超越了文本的内容,丰富了文本的内涵。通过学生阅读文本,为课文补白,练习填空这样的语文活动,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思想教育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看图,体会小鸟的想法,体会作者放走小鸟的原因,追求的就是更深刻、更真诚地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扣击中,情感不断升华,各种情感水乳交融。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沿河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