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运用
2014-07-07高静东
高静东
作为一种创新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是解决名师工作室团队培训提高问题的首选策略。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产生背景和优点
1.定义
翻转课堂有很多名称,诸如:颠倒教室、翻转教学、颠倒课堂、翻转学习等。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2.产生背景和优点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翻转课堂”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课程资源由各种教学短片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网络传播与学习。由传统的教→学到技术支持的学→教,达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的优化。同时,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教育数据,海量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数据为智能化教育提供了服务。网络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介入手段,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了新的教与学方式。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运用
1.运用“翻转课堂模式”优化工作室成员的职能和工作内容
⑴工作室导师(领衔人)职能:制订工作室工作规范与发展规划;起草每年度、每学期工作重点、进程安排;规划专题学习研究的方案(课程开发、学法指导、研究指点活动安排),引领专业化发展;统筹专题学习的文献资料(专家讲座视频、活动课件、活动视频、相关论文、相关专著);主持举办工作室讨论、沙龙、论坛等实践活动,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行动培养;持专题培训课题研究,主编论著;工作室成员考评。
⑵工作室成员职能:分工落实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交流资料,反馈意见,参与培训后网上交流活动;参加论坛、沙龙、设计、展示、交流活动;参加课题研究,承担子课题任务;承担辐射性推广培训工作。
“翻转课堂模式”更凸显工作室导师的领衔作用,导师是团队的组织者,是活动的教练,团队的首席。其工作更类似于国外“翻转课堂”中的老师,引领学员学习、讨论,提高、分享。
2.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转变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方式
工作室导师除了自己学习与研究外,要系统地安排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实践与反思。主要承担培训内容的选取,课件资源的准备,培训平台的搭建,培训过程的设计,思维展示方式的选定,培训过程的监控与考评。导师兼任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者、指导者、评价者多重角色。
工作室其他人员按工作室发展规划,搜集资料,学习课件、视频,参与讨论交流,撰写教科研论文。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有选择地个性化学习,又有学习共同体的支撑,导师的引领,交流平台的点拨,答疑,思维碰撞。在培训中,工作室其他人员既是学习者和受教育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提高者。另外,每学期若干次的团队集中培训,团队内的沙龙、论坛,教学或主题活动观摩,讨论等。由于学员间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行能够交流分享,优化了学习流程,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作为创新培训方式的手段,促进了导师与学员的科研水平。
3.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完善工作室工作的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学员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培训;交流分享平台有利于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及时交流反馈,在学习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板,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可以分工合作,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加强了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提高了共同体的研究针对性。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中运用的保障条件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教育设备及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翻转课堂模式”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任务驱动式学习团队也为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团队内部分工合作,围绕某一专题,在互联网上搜集大量的视频、课件、论文等信息,利用工作室空间、团队QQ群共享,发挥团队精神,按分工进行研究。团队人员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进行个性学习、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开展移动学习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堰桥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