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管理文献综述
2014-07-07戴艳
戴艳
摘 要: 近年来,针对学生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队伍建设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内学生会组织建设模式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按照研究文献的内容,从学生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解决途径、学生会的创新管理三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以期为高校学生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高校学生会 创新管理 文献综述
高校学生会是由共产党领导,在学院共青团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学生群众组织,是坚持以“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依照高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学生团体联合会章程,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模式”履行各项职能的群众组织。
学生会是实现学校教育质量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维护校纪校规,提倡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教学秩序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同学对学校、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为学校谏言献策。学生会不仅能使学生干部通过工作锻炼和培养综合能力,更能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如何管理好学生会已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高校学生会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下面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归纳。
一、当前高校学生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正确,发展理念不清晰。
古长乐在《高校学生会行政化问题研究——以公共管理为视角》中指出,学生会定位问题存在两种极端:“定位过高”或者“定位过低”。前者认为学生会是广大学生的代言人,地位高于学生群众,有权管理和领导他们。对自己的组织内部成员或下行组织班级管得过严过细,让他们为自己办事。后者存在对团委布置的工作盲目服从现象,将团委和学校、学院布置的任务机械地完成,缺乏工作创新和独立性。这两种不合理的定位,使学生会上下级及各平行部门班级之间建设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组织。
段馨如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会在学生心中的公信力》一文中指出,学生干部往往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一些学生干部认为他们有特权,经常以“官”自居,认为自己比别人高出一截,布置工作时总是颐指气使,更进一步造成学生会干部与广大同学的脱离,不能了解同学们的真正需求,工作表面化,表面上活动举办得算成功,但本质上并没有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
2.学生会干部队伍素质低下,影响学生会的和谐发展。
学生会作为自治组织,其宗旨便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但是,因为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功利心理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在任职动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是为了追名求利,有的是为以后入党、就业创造优势条件,有的觉得学生干部很威武,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首要考虑服务同学。这些干部在工作中往往缺乏奉献精神,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
何佳在《高校学生会管理浅析》一文中提出,部分学生会干部思想动机不纯,素质不高。段馨如指出学生干部进入学生会的主观动机不端正,功利意识强。他们将学生会作为获得荣誉的踏板,在有老师到场的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他们忙前忙后,然而在没有老师的时候则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工作。王崇杰在《浅谈当前高校学生会的管理》中指出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学生加入学生会的动机不纯,进入学生会并不是为了锻炼能力、为同学提供服务,而是为了自身利益,想优先获得评奖评优的机会等。甚至某些学生会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为争名夺利,不惜损害学生群众的利益,学生会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活动内容创新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现在学生会活动的举办形式千篇一律,无法吸引太多的同学们参与。
在工作中,一些学生会干部只是一味对传统活动的继承,按照上一届的学生会工作模式开展工作,而忽略了新形势下同学的要求。不会尝试新的工作模式,而只是简单照搬照抄以前工作模式,使一些工作和活动过于形式化,甚至造成活动组织方为“撑场面”而“威逼利诱”学生参加活动的可悲结果。试想这样举办的活动同学们怎会喜欢?
一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不太注重工作方法,效率不高,在分配任务时不能将部门成员合理配置,比如,因个人的喜欢造成受器重的某些成员的工作过于繁重,而有的则毫无工作可做,得不到锻炼,要么就是做些机械的体力简单工作。这样很不利于团队今后的发展,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4.学生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从学生干部面试选拔阶段来看,韦泽涛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会的执行力》一文中指出,当前一些高校在招聘学生会时,招聘范围不够,出现了历届学生会的成员在“近亲之间繁殖”的现象,让那些能力不够但有关系的学生进入了学生会,那些有能力又有奉献精神想得到锻炼的学生却进不了学生会。
從学生干部过程培养阶段来看,首先,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高校和上一届学生会干部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培训。其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在他们的工作中,学生干部是否完成任务,是否出色完成,都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一些学生干部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有些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不负责任,工作不做,拖拉懈怠,也不会得到处理,极大打击了负责任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从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来看,王崇杰在《浅谈当前高校学生会的管理》中指出,目前高校普遍建立的制度繁多但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而且很多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很强的约束力,这使得管理制度成了空口白话。例如,在做月度和学期考核时经常出现“老好人”现象,考核结果几乎大家一样,不能将平常工作量化进行考核,等等。
二、高校学生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1.加强学生会制度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生会文化。
優秀的文化,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文化“管”心,只要“管”住了心,就管住了一切,让学生会组织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曹璐在《基于非营利组织的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初探》中提出从以下三点建设学生会文化:(1)应积极支持学生会和广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2)要改变各级团委对学生会工作抓得太紧、指导过细的现状,让学生会有充分的自主权。(3)要建立考评学生会工作的指标体系。
2.不断完善人才传承与培训机制。
王崇杰在《浅谈当前高校学生会的管理》中提出,高校学生会骨干的培养,应向指导性、连续性和专业性方向培养,这样学生会的人才才能得以传承。一要有持续有效的培训机制,每个月要有专门的培训、经验交流会;二要重点培养优秀学生干部,特别是在大型活动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得在换届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
3.发挥“三自作用”,强化服务意识。
栗晓冬《浅谈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一文中提出:(1)学生会应该增强个体和全局意识。每次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宣传、反馈和经验总结,全部过程均需要协调沟通、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会应该强化责任意识、角色意识。(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它是学生获取服务、维护权利的窗口,必须从满足广大同学需求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出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做好服务型学生会组织。
4.开展学生会活动的创新。
如何做到开展的活动真正受学生欢迎,受到教育,是学生会开展活动前需考虑到的。针对这一问题,需提前就一年开展的常规活动进行问卷调查,从而确定项目。在开展好常规活动的同时,应该根据当前国内外、社会上、校园内发生的热点事件组织一些创新性的活动,新式新颖,让参加者耳目一新。
三、高校学生会的创新管理的研究
如何加强学生会组织科学化、合理化的运作,充分发挥三自作用,对巩固目前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创新管理学生会的方式,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同样效果,即有效改进高校学生会运作模式,创新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构建高校学生会管理新体制之选拔机制。
池晓明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构建高校学生会管理新体制之选拔机制》一文中指出,在进行学生会干部选拔时,应坚持公平公正的自主选拔原则,学校只要做好把关与监督工作,而具体到选拔学生干部则由学生在公开场合以公正的方式自主决定,做到程序公平、过程透明和结果公平。
2.学习型学生会组织管理模式。
祝丽云在《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探究》一文中提出创建学习型学生会组织,从建立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提高学生会干部队伍的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学习型学生会组织人才培养的驱动机制三方面阐述如何建设学习型学生会。
何佳表示学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大方向上,给予学生会必要的指导,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提供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会组织的地位,在他们开展活动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3.“项目化管理”学生会组织管理模式。
陈孝通在《浅议“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学生会中的运用》中提出,高校学生会所开展的活动大多是项目型的,例如运动会,晚会、技能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通过项目化管理整合资源,有助于高校学生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组织效能。项目化管理将打破高校学生会原有的金字塔形组织架构,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调动与利用;有利于高校学生会干部远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有利于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会运作效率。
4.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生会。
曹凯在《企业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研究》中提出,高校学生会干部企业化管理模式就是要从企业管理的视角进行管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如优秀人才聘用、选拔、绩效考核和项目管理等诸多管理办法管理学生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学生会在安排大型学生活动时,由主席或团委副书记负责,各部门活动通过团委审批后,由各部长负责,采取部门责任制,对整个活动过程和平常的日常管理进行具体开展,老师对学生会的活动进行监控,活动结束后进行成果评估。
四、反思与展望
从新的理论与视角研究高校学生会队伍建设模式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当前关于高校学生会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涉及的理论和视角比较全面,下一步可以考虑在措施上做更进一步的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会在高校建设和自身发展方面的综合效应,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结构合理的学生会队伍。
参考文献:
[1]古长乐.高校学生会行政化问题研究——以公共管理为视角.高校论坛,2012(10)(中).
[2]段馨如.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会在学生心中的公信力.科协论坛,2008(12)(下).
[3]何佳.高校学生会管理浅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
[4]王崇杰.浅谈当前高校学生会的管理.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1).
[5]韦泽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生会的执行力.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曹璐.基于非营利组织的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初探.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7]栗晓冬.浅谈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z1).
[8]池晓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构建高校学生会管理新体制之选拔机制.现代营销,2012(5).
[9]祝丽云.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探究.职业时空,2010,06(5).
[10]陈孝通.浅议“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学生会中的运用.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8).
[11]曹凯.企业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研究.价值工程,201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