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学

2014-07-07徐佳佳

考试周刊 2014年3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徐佳佳

摘 要: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21世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认识。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人类生存的空间发生很大的变化,如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论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意义与必要性;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策略,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具备可操作性,努力为初中地理学科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 素质教育

引言

可持续发展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引起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和认同。所谓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其本质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滥占耕地、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随意排放污染物、对矿产资源利用时采富弃贫、滥采滥用、复垦率低等,造成全球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危及子孙后代享用资源、环境的权利。因此,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任务已十分迫切,尤其在中小学中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意义更重大。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动,以此作为理解、支持、参与国家及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行动的思想基础和自觉意识。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产生兴趣并加以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学会识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中美或丑的行为并自觉给以正确导向,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文明行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地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也决定着地理教学在担负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意义和必要性

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它既包括科学意识,又包括道德意识、文明意识,还包括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大部分都与地理学科有关,因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人文科学领域的内容,全面反映了世界的环境、经济、文化。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区域自然特征及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习,认识到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从而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形成保护环境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法规,养成爱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此看来,地理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既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机遇,又是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是我们要做到的。

二、可持续发展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升学率计成败的今天,由于初中地理不计入中考成绩,对于地理学习,学生不重视,家长不关心,甚至教师自我放弃,使初中地理教育跌入低谷,个别农村学校干脆不开地理课。可持续发展观的适时而至,为初中地理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它的实质就是以发展为目的,使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一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渐入人心,人们逐渐明白:地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与可持续发展观互为促进,从而使社会认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因而要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个新的发展契机,努力使地理教育走出低谷,提高地理学科的地位。

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途径

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趋同性强,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着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地理教育的德育功能。

1.课堂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人的认识来自两方面,即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实践的体验,对中学生来说,其认识主要来自前者。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2.课堂教学从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体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地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发展产生影响。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陶冶情感,澄清价值观。

3.在日常行为中培养爱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行为。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是抽象的,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其更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吃、住、行”的行为具体规范成为环境教育的实际内容。例如:到武夷山风景区游玩时,学生自发地发出“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的号召。

结语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于中学地理课堂已刻不容缓,地理课程是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科目之一,中学地理课程承担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中学地理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地应对挑战,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主动改变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全面性,从而更好地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人类的生存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国江.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地理教育[J].地理教育,1997(4):4-5.

[2]孙景沂.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2):10-13.

[3]夏志芳.关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Z].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5.

[4]宫作民.地理教育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2).

[5]韦志榕.积极投身地理教育改革[J].地理教育,2002(2).

[6]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

[7]劉波.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1.

[8]邵申俊.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0(25):180.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