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小议

2014-07-07赵巧妮

关键词:探讨教学改革

赵巧妮

摘要: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针对《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来讲解了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 教学改革 探讨

0 引言

随着电子行业新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课程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手工活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电子生产的发展,而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进行的电子工艺的教学仍然是基于传统的手工工艺的教学,偏重理论,实践很少或者没有,而《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技术更新快,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的结果是导致大量的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或者不能找到工作,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改依据和方向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面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说明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教育,所以必须对原有的以学科体系的电子产品工艺课程进行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以电子产品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组合和重构课程内容,建设融教室、实训室、车间为一体的车间式教学,建设“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职业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实践和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方式。

1.1 课程标准的改革

《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检验的技能。

针对该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结合电子行业迅猛发展的现状,将它定位为服务于电子企业,直接为现代电子制造业培养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有继续深造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关键工艺技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工艺流程及各流程環节的工艺技术,能够进行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了解产品工艺技术人员(PE)、测试技术人员(TE)、设备技术人员(FE)及生产、质量管理等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并能够站在工艺工程师和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认识生产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工艺工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适应企业对工艺、管理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为先进电子制造业培养对生产过程具有真知灼见的技能型人才。

1.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重构

表1 学习情境课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打乱了原来的学科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的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无线电调试工》职业资格中的相关要求,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项目训练中,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四个学习情境。分别为电子产品辅件加工、通孔技术安装、贴片技术安装、混装技术安装四个学习情境,其对应的学时和教学载体见表1。

教学内容以学习情境为单位,通过具体项目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个学习情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按照企业生产的具体工艺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元器件检测、元器件成型、插装、手工焊接、机械焊接(波峰焊、回流焊)、整机装配、检验等技能;并掌握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制定,生产线组织、设定方法等技能。

依据新技术的发展,内容增强了自动焊接技术(SMT、波峰焊接)、无铅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IPC-610D等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1.3 教学实施

按照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来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以学习情境二——通孔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指针万用表的生产与检验)为例来讲解如何实施。

1.3.1 资讯

学生依据提前下发的任务书,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万用表的资料。

1.3.2 计划、决策

依据查找的资料,各个小组讨论确定组装的指针式万用表的型号、价格以及购买的商家等,并会分析万用表的原理,制作各种工艺文件(焊接工艺文件、装配工艺文件等);合理制定本小组各个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1.3.3 实施

依据各组制定正确的工艺文件将购买回来的万用表进行焊接、组装。

1.3.4 检查

装配完毕后,先是小组内互相检查,然后是老师检查

1.3.5 评估

最后对组装万用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总结失败经验,摒弃不足;对好的要借鉴,吸取优点。

1.4 考核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摒弃了原来单一理论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实践水平考核,还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考核见表4项目公共点考核。

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成绩采用百分制,成绩的宏观统计由4个学习情境组成,四个学习情境各占分数的比例分别是1:3:3:3,见表2所示。其中每个学习情境又有具体的考核方式见表3所示。

每个学习情境的具体考核内容分别是制定加工方案、实施过程、检查以及项目公共点,考核比例分别是2:3:2:3,见表3所示。

表2 学习情境占据的考核比例

表3 每个学习情境考核的内容与分值

项目公共考核点内容见表4所示。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准员工),为学生进入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4 项目公共考核分值表

2 从事教师的要求

该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很强,对老师的要求亦很高,故要求上课的教师至少是双师型教师,熟悉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安全操作能力,并且对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定期培训(至少1年一次下电子企业学习1个月),要求教师定期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工艺,这样才能顺利的实施该课程的实施。

3 结束语

该课程自2010年以来在该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09级、10级进行了教学试点改革,教学效果较好。证明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水平等综合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教改的预期效果,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时候,如何较公平的控制过程考核方案,需要在下一步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参考文献:

[1]《电子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2]韩芝侠.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M].实验室探索与研究,2007(11).

[3]白洁.电子工艺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年7月第7期第27卷.

[4]顾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之探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3期第20卷.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