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2014-07-07马维华
摘要:我国水泥工业起步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水泥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建国前的艰难时期和建國后的飞速发展时期,未来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以降耗、节能、环保、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提高水泥质量为中心,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率集约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水泥工业 生产技术 过去 现在 未来
水泥是建筑上用量很大的材料之一,它从诞生至今为人类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水利、交通等基本建设中。由于水泥具有原材料分布比较广泛、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工程使用性能良好等特点,在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水泥都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高、使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水泥工业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89年就于唐山建立了第一个水泥厂,唐山“细绵土”厂,拉开了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序幕。后来于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但由于外来侵略和战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水泥工业发展步履维艰,水泥厂的数量也比较少。直到新中国诞生以后,水泥工业才得到了新生。
1949年全国只有14家水泥厂,总生产能力不到300万吨,实际生产量仅66万吨,而且生产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采用湿法和半干法回转窑工业,先后新建和扩建了32个大中型企业,一些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也有了发展。60年代末水泥产量达700多万吨。到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泥的产量增长迅猛。产量自1979年到1999年增长了7.8倍,20年间我国水泥产量平均增长达11.08%,水泥产量从1985年开始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2007年水泥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2011年达到60%[2]。水泥品种也发展到30大类。我国已经能生产出世界上主要的水泥品种。除了水泥产量大幅度增长之外,水泥质量整体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通过许可证的颁发,水泥标准的修订,以及对水泥企业和产品质量实施质量认证体系,对水泥企业从原料进厂到水泥出厂的整个控制过程都提出了要求。
建国以来,我国水泥工业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的水泥品种已经由建国初期仅有的硅酸盐水泥和白色硅酸盐水泥等几个品种,发展到多个系列的水泥,目前,我国主要生产6个系列的通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还有数十种特种水泥和特性水泥,可以满足冶金、石油、水电、化工等工业部门以及国防和海港等特种工程的需要。另外,我国在煅烧、粉磨、熟料形成、混合料、节能技术等有关的基础理论及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
目前,我国具有多层次的水泥企业技术结构,有落后的生产方法也有耗能高的湿法窑、立波尔窑、老干法余热发电窑生产线,干法生产线。但现在的重点是促进新型水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的大型干法生产的现代化企业。现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不断成熟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和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虽在缩小,但总体水泥生产情况与世界水平差距仍较大。表现为行业整体经营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落后生产能力比较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等[3]。因而,我们应当面对中国水泥的实际,贯彻“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使我国水泥工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水泥工业是一个耗能工业,生产时需耗用大量的天然资源,如石灰石、粘土等,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并且在熟料煅烧过程中会产生随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大气有很大的危害。例如,2008年水泥工业废气一年排放量为50000亿标准立方米,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6%[4]。目前,世界水泥的发展趋势是以降耗、节能、环保、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提高水泥质量为中心,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率集约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拿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的生产情况来说,原料仍然是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辅以硅质、铝质、铁质等辅助原料,经粉磨煅烧工艺制成的。其能耗高,排放的废气中各种气体成分对环境有破坏作用。所以,水泥生产要重视降低能耗、物耗,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水泥生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形成“零污染”,发展绿色生态水泥,走绿色水泥工业之路。
未来水泥工业将是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水泥这一传统工业将以低能耗、高效能、清洁生产、“零污染”这一新的面貌面向人类。
参考文献:
[1]郝国明.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6):173~174.
[2]龚秀美,沈卫国,陶光,潘海燕.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前景分析[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3(4):3~6.
[3][4]韩仲琦.低碳经济与我国水泥工业[J].21世纪建筑材料,2010,2(03):7~11.
作者简介:马维华(1979-),女,内蒙古海拉尔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