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广校主体作用培育造就职业农民
2014-07-07潘海平四川省农业厅
□潘海平/四川省农业厅
发挥农广校主体作用培育造就职业农民
□潘海平/四川省农业厅
1 准确把握农广校面临的大好形势
1.1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保障。李克强总理强调,农业科技成果最终是由农民使用的,要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下功夫;要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民免费培训制度;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更多青年人学农务农,使农业后继有人。2014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都对大力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农业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1.2 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农广校建设,努力形成重视支持和办好用好农广校的长效机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建好用好农广校,有条件的地方要依托农广校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发挥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要切实强化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地位。
1.3 农广校条件能力建设已经摆上重要议程
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能力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系统规划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2014年流动课堂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计划为300多个县级农广校配备“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其中四川省已争取到为17个县级农广校配备流动课堂。农广校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作为时期,我们要用好重要机遇期大发展、大作为。
2 迎难而上稳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
目前,各级农广校正面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考验,一些农广校特别是县级校被撤销合并,导致阵地丢失、体系断线,这与农广校体系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繁重公益任务不相适应;一些农广校因争保“一类”放弃中等职业教育,而且由于资金不到位,启动教育部、农业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工作也面临巨大压力;一些农广校承担财政支持的培训任务总量不足。另外,各级农广校仍然存在体系不够健全、设施条件薄弱、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培养造就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特别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层次,根本扭转“小学农业”局面,积极发展面向职业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完善面向农民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部、农业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充分肯定了农广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探索的“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办学模式,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出了试行方案。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黄金期。
3 全面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组织实施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实施,标志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入扎实推进的新阶段。各级农广校要密切配合科教部门,充分发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机制新模式,并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此文为四川省农业厅总农艺师潘海平在全省农广校系统师资培训班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