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农机培训的思考

2014-07-07郭小文黄林芹罗华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年6期
关键词:达川农机培训

□李 军 郭小文 黄林芹 罗华蓉

/1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达川区分校2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3达川区江阳乡农技站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农机培训的思考

□李 军1郭小文2黄林芹1罗华蓉3

/1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达川区分校2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3达川区江阳乡农技站

1 达川区农机培训推动农机化发展水平

1.1 农机培训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

达川区农广校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农机培训。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5期,培训农机人员7356人,其中培训新购机人员2065人, 拖拉机驾照2861人,联合收割机4人,微耕机操作80人,农机维修159人,参加农机现场演示会2187人,农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

1.2 农机培训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和作业水平提供了保证

截至目前,全区有10台大中型拖拉机、22000多台耕整机、10余台插秧机、12800多台排灌机械、10台插秧机、63台联合收割机、2930台小型脱粒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7%。全区已在麻柳、大滩、双庙等平坝乡镇推行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机耕面积达到2.33万hm2,机收面积达到1.85万hm2,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6.7%和45%以上;一次性机械作业完成机耕、开沟、施肥、播种、盖种于2014年首次示范成功。

1.3 农机培训健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农机培训,产生了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农机经销和维修门店。目前,全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1家、专业大户300余户,乡镇农机经销和维修门店100多个,基本形成了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农机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农机户的收益,农机服务组织在搞好本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乡镇作业。

1.4 农机培训促进了农民增收

据统计,2013年本地100余户机耕作业专业户平均经营收入达到0.92万元,88户机收作业专业户平均经营收入达到0.5万元。与传统生产方式比较,每公顷机耕水稻,可节约生产成本2250元;机耕+机收,可节约生产成本6150元;机耕+机栽+机收+机械防治病虫害,可节约生产成本9675元。按2013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7%测算,农机化为农民增收12520万元,成为农机服务组织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2 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

达川区农机培训主体是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达川区分校(以下简称达川区农广校),其拥有3所民办农机专业培训学校,但真正深入农村开展培训的只有达川区农广校,该校有教职工15人,其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仅4人,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而乡镇一级的农机培训基地基本处于无场地、无设备、无师资的“三无”状态,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的顺利开展。

2.2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达川区没有农机培训专项经费,农机培训也没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一些项目只是安排了培训经费,但没设立用于添置和更新教学设备的费用。达川区农广校现有设备除几台拖拉机教练机外,几乎没有其他教学设备;由于培训经费缺乏,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的教学质量。

2.3 缺乏较高素质的学员

结合“技术走基层”活动,笔者对全区的农机大户、农机经销和维修门店进行了实地调查,达川区购机户绝大部分年龄在55岁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只有从事农机经销和维修门店的人员及部分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年龄在30~45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和高中之间。购机户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影响了农机培训的质量。2.4 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的培训主要以驾驶、操作技能为重点,培训时间短,培训大多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没有开设农用机械维修和保养、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随着大批新式农机具的涌现,农机培训工作的选项、资金、师资、教材、场地、证书等要素无法统筹安排和共享利用,导致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难持续,且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员难以掌握新机具的技术要领,影响学员的培训兴趣和积极性。

3 推进农机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机培训工作机制

达川区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领导,把农机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培训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规划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培训责任制,实行培训目标责任考核管理,落实培训任务;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机人员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机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

3.2 改进教学方式和条件

一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学校要组织教师编写实际、实用、实效的教材,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电化教学,多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提高学习效果;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将实习穿插于整个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二是建立完善全区农机教师师资库。要积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加入到农机培训教师队伍中来;同时,从教育、科研、推广、大中型农机公司和专业协会等部门聘请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农机培训师资力量。三是改善办学条件。区农业部门应主动与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3.3 加强“四结合”推进农机培训

一是实施农机培训与农机补贴项目相结合,对新购机户进行机具使用与操作技术的培训,着力提高驾驶员、农机手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二是实施校企合作,培训学校应积极与农机维修制造、销售企业联系,借助其设备和基地为学员学习机械安装、调试、维修技术提供动手操作平台,着重加强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逐步强化农机从业人员的维修技能和实践经验。三是实施农机培训与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相结合,深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开展农机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不断提升农机合作社成员的农机服务水平和市场运作能力。四是实施农机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适时深入田间,开展农机专项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生产装备的机械化水平。

3.4 着力培训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目前,各地涌现出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培训学校在开展农机培训时,要将其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列入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范围,使之成为操作农业新机具、使用新技术的带头人。同时,也要积极将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改造成为农机技术过硬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成为新形势下的农民带头人。

3.5 多渠道筹措农机培训资金

各级领导要支持和重视农机培训工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培训专项经费并随着财力的增长按一定比例递增;加快配备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等新型农机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培训学校的硬件设施;在项目编制时要将农机培训和设施设备更新列入,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应鼓励民间资本向农机培训投入,发动农民尤其是农机大户、农机专业组织和外来资金投资农机培训事业,建立起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内引外联等多渠道投入农机培训事业的机制。

猜你喜欢

达川农机培训
沃得农机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一样的农机展
达川区退耕还林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对如何提高达川区造林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达川区联社:助办巴山采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