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河方言古语词“搦”与“搋”的考释

2014-07-07陈亮

文教资料 2014年9期
关键词:五河引申为古代汉语

陈亮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五河方言古语词“搦”与“搋”的考释

陈亮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五河方言归属于中原官话的信蚌片,通过考释古语词“搦”与“搋”,总结语言演变过程中的继承性,从而为古语词引申义的梳理提供理据,这对五河方言的进一步研究和古代汉语词汇学习有重要意义。

五河方言 古语词 搦 搋

引言

“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中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4′~33°21′与东经117°26′~118°04′之间”[1],按《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的分区,五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信蚌片。五河方言中存在较多的方言古语词,以下就通过对五河方言中“搦”和“搋”这两个古语词进行分析,梳理它们的发展过程和使用情况,为五河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及例证,也为古代汉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种借鉴,如有挂一漏万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五河方言古语词界定

学术界关于方言古语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言古语词考释方面。研究方言古语词,首先会涉及方言古语词的界定问题。关于方言古词语的界定,李荣先生说:“语言是历史的产物,父子相传,总保留很多古代的成分。有些字虽然古已有之,却没有人认为是古语。‘人、马’等字最古了,甲骨文里就有了,我们不说它是古语,那是因为这些字古今普遍使用的缘故。有些不普遍使用的古语,只限于某些方言,这才说某方言保留古语。”[2]也就是说,方言古语词是方言中所使用的古汉语词,这并不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还在使用的古汉语词汇。但是,对于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所使用的古语词是否纳入方言古语词范围,目前学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如董绍克在“古代汉语千词表”收词原则中指出:“古语词中,普通话还在使用的词,如‘山’‘水’‘风’‘鱼’之类,一律不收。普通话还在使用的标志,权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参照,凡该词典己收录的 (词后标有<方><书><古>字样者除外),都认作还在使用。”[3]

参照以上论述和做法,本文将五河方言古词语界定为:见于古代文献的在五河方言中仍然使用,而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己不使用的词语。此外,文中五河方言的音系代表点以新集镇为主,即本文所据声韵调的方言点。

二、方言古语词考释

(一)释“搦”

1.“搦”的词义发展

《说文解字》、《洪武正韵》皆释“搦”为“按也”,《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用生枸杞子五升,好酒二斗,研搦匀碎,浸七日,漉去滓,饮之。”其中,“搦”皆释为“按压”。

《文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鈆刀皆能一断。”李善注引韦昭曰:“搦,摩也。”至此“搦”的词义已由“按”引申为“摩”。“搦”作“摩”义使用。除此之外,在《神仙传》卷一、《养性延命錄》卷下皆有“摩搦身体,舐唇咽唾”一句。

《经籍籑诂》卷九十二入声:“搦,捉也。”《说文解字注》卷十二上:“玄应书曰:搦,犹捉也,此今义非古义也”。《集韵》卷九:“搦,昵角切,持也或从攴。”又曰:“捏,搦也”。“搦”的词义已由“按”引申为“捉”、“握”。如《文心雕龙辑注》卷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郭璞《江赋》卷十二:“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榜。”

《古今通韵》卷十一入声:“捉,侧角切,搦也,捕也。”卷十二又曰:“搦,昵格切,捉搦。”《北齐书》卷十五:“士文闻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弥甚。”“搦”的词义由“捉”、“握”引申为“逮”、“捕”。此外,还有《禁断女乐敕》:“仍令御史金吾,严加捉搦”,《通典》卷一百五十七兵十:“司仓及佐,捉搦兵士粮食,封署点检,勿令广费”。

元代《小尉迟》第一折:“我如今着孩儿刘无敌,领十万雄兵,下将战书去,单搦尉迟敬德出马。”“搦”释为“挑”“惹”。此外,还有 《三战吕布》:“他不搦元帅,单搦他第三个爷爷哩。”《渑池会》:“今差使命下将战书去,单搦蔺相如出马。”

南北朝《十诵律》卷六十一:“若食当出道取一搦不受得食。”张鷟《游仙窟》卷四:“一搦腰支”,注:“搦,提也,按也。言其腰支小,容我一手握耳也。夫蒙云兩手搦物,言其小也。人之腰身例一尺圍,今言搦者,其形愈小也。”“搦”的词义由“握”引申为量词,一搦,相当于一把,一握。此外,周邦彦《详注片玉集》卷六:“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注:“一把,俗云一搦也,李百药诗‘一搦掌中腰’”,亦可为证。此外,还有《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牡丹亭·诘病》:“他一搦身形,瘦的庞儿没了四星。”由于“一搦”常用来比作女子细腰,因此“搦”又引申出纤细、轻盈的意思。

从秦汉至清代的辞书训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搦”的发展源流。“搦”的词义由“按压”引申为“摩”和“捉握”,又由“捉握”引申为“逮”、“捕”,又由“握”引申为量词,又由量词引申出“纤细”、“轻盈”的意思。由“逮”、“捕”之义引申出“挑”“惹”的意思。

2.五河方言中的“搦”

“搦”在《广韵》中为入声娘母字,入声消失之后,次浊归去声,故而在普通话中读[nuo51],而在五河方言中,入声“搦”字却归入了阴平,读[nuo31],作动词,主要充当动语,有“(用手)挤压”、“握”、“(用手)搓洗”三种意思。

(1)你把菜馅搦一下,脱脱水。

(2)他手里搦一只小鸡。

(3)你把衣裳在水里搦一搦。

以上三个例子中,例(1)中的“搦”用于表示“挤压”的意思时,只限于表示事物在手掌内受到挤压。例(2)中的“搦”表示“握”的意思,在五河方言中表示“握”义的词还有“撮”和“攥”。虽然这三个词都有“握”的意思,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当这三个词用于表示“握”义时,“搦”强调“挤压”义;“撮”强调“抓住”;“攥”则强调“紧握”。例(3)中的“搦”表示“搓洗”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这只限于用手搓洗,而不适用于借助搓板等工具搓洗。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五河方言中“搦”主要保留了古语词“搦”的“握”、“挤压”这两种意义,由“挤压”义引申出了“搓洗”这个义项。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古语词意义的那两个义项,在五河方言中的适用范围是有所限定的,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五河方言中,“搦”用来表示“握”、“挤压”这两种意思时,必须限定动作在手掌或手心内进行或完成。

(二)释“搋”

1.“搋”的词义发展

唐代《一切经音义》(释慧琳)卷三十六“相扠”条下:“《考声》云:扠谓以拳撃人也。《字统》:搰也,或从虒作搋”,又卷五十二“拳搋”条下:“下又作扠,同。勅佳反,犹手挃也”,又卷五十六“築搋”条下:“搋,以拳手挃曰搋也”。《淮南鸿烈解》卷第十五注:“挃,捣也。”《淮南鸿烈闲诂》卷下注:“挃,搏也。”

由此可看出,“搋”与“挃”义近,强调“以拳捣搏”,但受事对象则出现了两类,如《广韵》、《集韵》释“搋”为“以拳加物”,《重修玉篇》、《俗书刊误》释“搋”为“以拳加人”。

马致远《青衫泪》中:“俺娘吃不的荤腥教酒肉搋藏”释“搋”为“藏”,至明代《韵略易通》又释“搋”为“怀搋物也”,如《警示通言》中 “把那见钱怀中便搋”。由此可看出,“搋”由“藏”发展出“揣藏于怀”之义。

宋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三:“搋,同上,拆也,拽也”,宋代《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上声第三:“搋,拆也。”明代《洪武正韵》卷七上声:“搋,同上,拆也,拽也。”清代《古今通韵》卷七上声:“搋,拆也,又拽也。”由此,“搋”又有“拽、拆”之义,此义在江西赣州客家话中还有保留。

以上为古代辞书中关于“搋”的主要解释,可以看出,古代关于“搋”主要有四种义项:以拳加物或人;藏;怀揣;拆拽。

2.五河方言中的“搋”

在五河方言中,搋”读[tʂuε31]作动词,保留了古义,有“以拳加物”、“以拳加人”和“怀揣”的意思。此外,由“以拳加物”引申出了“用拳压挤事物时掺入某些东西”,有“掺着”的意思。

(1)搋面的时候,要使劲搋。

(2)他用拳头搋我。

(3)他把钱搋在怀里。

(4)和面的时候,碱不能搋多。

在五河方言中,需要注意的是:搋面用拳,揉面用掌。此外,“搋”用于表示“以拳加人”时,多数会涉及出拳的方位问题,一般多指拳从上方击下,个别情况下也可表示拳头平直出击。

三、方言中古语词考释的意义

通过以上对五河方言中“搦”、“搋”的考释,可以窥见方言古语词的保留和发展状况。方言古语词既有直接保留的,如“搦”有“挤压”和“握”两种意思,“搋”有“以拳加物或人”和“怀揣”的意思;又有意义和用法有所变化,出现引申的如“搦”发展出“搓洗”义,“搋”引申出“用拳压挤事物时掺入某些东西”。“汉语方言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方言保留古汉语的痕迹有多有少,方言古语词的研究可以为这些远近关系提供线索”[4]。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古今汉语的演变情况,为方言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此外,考释方言中古语词,对于古代汉语词汇教与学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可以利用方言识记一些古语词,通过联系自己最熟悉的方言学习。在课堂教学和田野调查时,也可以将书本内容与地方方言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进一步拉近古代汉语学习与现代语言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弱学习古代汉语的时空感,收到更好的效果。

[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17.

[2]李荣.语文论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48-149.

[4]贾盈荣.方言古语词的初步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2,(3):62.

猜你喜欢

五河引申为古代汉语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兔死狗烹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祝贺五河创建诗词之乡动员大会
五河小调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高压喷射灌浆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以江西省五河及潘阳湖重点圩堤工程为例
北京市通州区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