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智慧的语文课堂
2014-07-07袁向东
袁向东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演示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智慧永远是教师的重大使命。吴志宏在他的《呼唤教育的智慧》一文中这样写道:“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拥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那么,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如何才能成就学生的智慧?
一、于自悟中获取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个结论具有“超时代的不变价值”。这就是说,知识作为能力的基础,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是,这一结论并不能充分说明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更何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这个结论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佐证。学生的学习是要掌握知识的,掌握知识是教学的过程而非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获取能力,获取创造力。
杨振宁曾在在沈阳师范大学做报告时谈道:“中国的教育态度和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但创新意识较差。”偏重于灌输式的概括,一语点中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死穴。我们的课堂一“灌”就“灌”没了智慧,一“灌”就“灌”没了创造力。一个民族没有了智慧没有了创造力该多么可怕!
当今,教学过程在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是语文教师的“有意识”,而教学过程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能力反而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潜意识”,这也许是我们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最为核心的问题。所以优化知识获取的过程是我们必须着力要做的事。
摒弃灌输,提倡自悟,让学生在自悟中获取智慧与创造力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旨趣之所在。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其实,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感受体悟,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悟”出文本的精髓、生活的真谛。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悟探究,但绝不是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而是倡导在老师的引导、生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须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须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须有创新的火花。
二、于批判中丰富思想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崇拜教参,对教参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 认为这是唯一的“标准答案”,是 “法律”。考试、测验,唯此为准,讲课时往往照本宣科,这实际上是“作茧自缚”。
语文教师需要参考用书,更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参考。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项最具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对同一篇教材,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语文老师应当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个性化、批判性的解读应该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坛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鲁迅《雪》一文的教学,教师问:“鲁迅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北的雪?”教参的答案是:“鲁迅更喜欢朔北的雪。”可一个学生这样回答:“鲁迅更喜欢江南的雪。”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描写江南的雪的篇幅比较长。其实这里有一个展开课堂讨论的最好契机。没有思想的教师却哑然了……作为教师你可以有这样独到的见解:鲁迅既喜欢江南的雪也喜欢朔北的雪,可能某种程度上更喜欢江南的雪。这与鲁迅所处的环境、时代和严酷的现实密切相关的。鲁迅可以柔情蜜意,但作为灵魂的斗士在当时鲜明地凸显了他的顽强与坚硬,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志、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而他的坚硬正是为了梦想塑造出像江南的雪一样的一个洁净和纯美的世界。
如此,课堂有了高潮,教师彰显了个性,文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获得了批判的智慧。
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我们的知识才会推陈出新,我们的文化才能发展,人类才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
三、于海量中拓展视野
我们可以这样来比喻“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教材”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教科书”就是它的树干。教学,如果变成了“教教科书”,那么就像一棵只有树干没有枝叶的树,缺乏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的实施,应该是基于教科书的基本线索,根植于学生生活的土壤,在教科书之上,生长出无数的枝叶,这样的语文才更有生命力。事实证明,只教教科书,语文难有好成绩。李希贵先生当年教语文时,每周只教两节课教科书内容,其余时间组织学生广泛阅读。韩兴娥老师是两周把“教科书”教完,其他时间组织学生“海量阅读”。他们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而且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很强。
道理其实很简单,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语文的宽度决定语文的高度,语文的厚度决定语文的深度。语文考试是最接近“能力水平考试”的学科。语文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思维的基础。没有良好母语水平的人,其思维是不深刻的。语文课如果过度知识化和技能化是没有乐趣的。没有乐趣的学科,学生注定是不喜欢的。学生不喜欢的学科,注定是难以获得高分的。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都将是多元文化的见证人。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己任,开展海量阅读,努力为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于情理中成长品格
丰富和完善人文情感是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是中学生成人成才的标志之一。中学生理性认知的发展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承托起中学生人格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责任,为实现其理想目标,成就其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堂是充满“情”和“理”的课堂,既注重情感、情境、情趣等感性因素,又凸显文理、学理、道理等理性成分。感性的培养,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理性思维如:怀疑、批判、思辨、探索、逻辑等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智慧。以理为骨、以情为肉的语文课堂才能滋养学生完满的人格。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有文化内涵、有文化素养的新人。这个“新人”,因为吸收了文化的养分,而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
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习得知识的智慧、批判的智慧、拓展视野的智慧,更要让学生拥有完善人格的智慧。
总之,语文课堂成就学生的智慧,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无法推卸的责任。杨东在他的《旁门正道》一书中说道:“人的创造性像基因一样与生俱来,只能保护它、发展它,不能‘训练它、 ‘教育它。中小学就把学生‘整死了,到了大学再去发展创造性,可能达到的高度就非常有限了。即使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也难以把一个在中小学就被‘整死的人培养成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我们肩上扛着沉甸甸的使命,我们要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自己要拥有智慧拥有创造力。如果说智慧是教育的灵魂,那么教师就是主宰灵魂的上帝。我们既要具有敬业务实的精神,又能高效率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既要具有深厚的专业文化基础,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行动;既要善于创新思维,又能够创造性实践;既要教书育人,又要会教育科研;既要收获教育成果,又能得到幸福的人生体验。让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启东市东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