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陌生化”手段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014-07-07张永锐
张永锐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应该深入人心了。但是落实的怎样?还需打个问号。经常看到一些打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幌子的课,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学生也在课堂上忙忙碌碌,说了、做了、想了、问了,但理性客观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就像三流演员演的一出戏,重形式、重套路,缺内涵、缺神韵。究其原因,教师课堂设计里确实把学生放在了重要地位,却没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意识在沉睡,躯体在活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如何精心设计教案,而是课堂的组织和学生知识的内化方法”。同时,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发展是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实现的。只有同时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解决自己主观世界的各种矛盾,他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只有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彻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许多教师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因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是形而上的内在的、深层的目标,不容易做到却容易被忽视。
如何有效唤醒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不妨试试“陌生化”这一手段。
“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都会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与此相应, 人的思想行动也会变为“无意识”和“自动化”。说到底,“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所以,我们可以应用“陌生化”理论,采取一些手段,来激活课堂,破除惯性思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教学语言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阐述的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习惯性认知完全不同的现实展现给我们,因此,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追求教学语言的“陌生化”。
1.变换叙述视角。语文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通过叙述语来介绍作者、作品、时代背景、叙述一件事,或通过语言来描绘一种情境等,可以说,叙述语是语文教师应用最多的课堂语言。“不直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绘事物,仿佛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一样,对待每一事件都仿佛是第一次发生的事件,在描写事物时,不是使用一般用于这一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而是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所使用的词。”这种非指称性、非识别性的对事物原本形态的叙述方式,把一种与习惯性认知完全不同的现实展现给学生,能够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比如有位教师介绍《水浒传》:“有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不安于现状,相聚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从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陌生的叙述视角,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语言不但调动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审视《水浒传》这部妇孺皆知的名著,主体意识一下被激活。
2.评价语言的“陌生化”。课堂上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往往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来进行,如果教师一直使用“很好”、“不错”、“要加油哦”、“有进步”等标签化语言,会造成学生体验上的麻木。用新的形式言说对学生表现的即时感受,使学生日常熟悉的评价变成一种特殊的意料之外的感觉,并创造出一种对客体从未有过的感受。比如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感人的课文,教师用惯常的评价语“太精彩了”、“读得真感人”来评价,学生会熟视无睹,但是你如果说“我好像听到谁在(因感动而)哭泣”,学生的感受会深刻得多,并会引发关于“声情并茂”的进一步的思考。
3.变形化的语言。普通课堂语言只以传达实用信息为目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采用“陌生化”的一些手段,损坏语言的一般标准——即语言习惯和语言规则,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从而造成不同于普通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使学生产生注意和惊讶。比如引导语“这节课,让我们‘解剖这首诗”,提示语“我听到谁的灵魂在和周公对话”。当然,课堂语言总体上应以准确、规范为主,这种语言可以偶一为之,否则课堂会成为搞怪、逗笑的舞台。
二、教学情境的“陌生化”
有人把“为学生所熟悉”作为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搭起课堂和生活的桥梁是课堂教学情境的一般作用,但这里讲教学情境,强调的反而是“化熟悉为陌生”,颇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心理学纲要》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所以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这里说的“陌生”,是“化熟悉为陌生”,是“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陌生化”就是要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从而增加新鲜感,得到新体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与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强化,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比如辅导学生作文,写《我的家乡》,一位教师通过语言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这样一幅画面:银河系在浩瀚的宇宙中像一叶扁舟,地球在银河系像一粒沙子周而复始地运转,中国在地球上,我的家乡坐落在中国的万山丛中。
这样把学生的家乡置于宇宙这个大背景下,陌生的视角,全新的感受,冲击着学生的心灵,进一步探究家乡、了解家乡的冲动相信在学生心中澎湃。
三、教学目标的“陌生化”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阐发了这样一个结论:熟知的东西往往由于熟知而没有被真正理解。确实,语文课本上有些传统篇目比如《皇帝的新装》《小圣施威降大圣》等,学生耳熟能详,一部分有趣的篇目,课本发下时,多数学生就浏览过了,对人物、情节等有了了解,通过惯性思维,学生也能大体上预知教学目标,学生已“成竹在胸”,教师还“循循善诱”,如果再明确出示教学目标,学生在惰性思维的驱使下按部就班,主体性参与意识不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关于课堂上出示还是不出示教学目标的问题,曾经还有争论,新课改中多数教师赞同课堂上给学生明明白白出示教学目标,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百利而无一害。有些学习内容不宜出示学习目标,有些不宜过早出示课题,以免造成学生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或陷入旧的认知中去。黑格尔说的“熟知的东西往往由于熟知而没有被真正理解”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有过接触的内容不宜出示教学目标,不宜过早出示课题,造成“陌生化”效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增强思维的活力,从而带来新鲜的感觉。
四、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布莱希特说“把一个事件或人物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的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 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物进行“剥离”,进而使他们尝试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对象,并从中发现新颖之美。我们可以通过“加一点”、“减一点”、“变一点”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全新的面目,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由于学习这篇课文时,刚好我国“嫦娥三号”升空,正在准备落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让学生离开文本,通过电子白板出示大量有关我国“嫦娥三号”的图片信息,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我国“嫦娥三号”从发射到任务结束和美国“阿波罗十一号”宇宙飞船整个任务过程相比,相同的环节有哪些?不同的环节又有哪些?这样,首先在内容呈现上以图片替换文本,以我国“嫦娥三号”任务过程替换美国“阿波罗十一号”,内容的呈现方式,甚至内容本身改变了,造成认知、感受上的“陌生”,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被激发,对文本进行第二次主动解读、探究的热情高涨。
准确把握“陌生化”理论的实质,有针对性地应用“陌生化”手段,在课堂上可以点石成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意义学习”。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创设“陌生化”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我们应该积极地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陌生化”效果,甚至为了“陌生”而“陌生”,这样,教学就会走入另一条歧途。
(作者单位:庄浪县水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