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年画中门神形象的地域分化考略
2014-07-05耿纪朋郑小红
耿纪朋 郑小红
[摘 要]明清时期的门神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多的门神形象,它们代表了中国门神文化的大成。明清时期的门神从一种单一的形象走到地域形象丰富的同时,在艺术上却又走向一种程式化状态,这与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宗教之间的融合与其整体地位的下降,形成了明清时期民俗门神体系,促使了人们对于门神画的要求不仅仅是保护平安,还需具有吉祥意义和装饰作用。
[关键词]年画、门神形象、明清时期、地域分化
明末苏州、天津的年画作坊大量印刷门神,供应城乡。根据零散的调查材料推断,自北宋以来,从汴京发展的民间年画产地,至明末清已遍及全国。除了被称为四大年画基地的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坊以外,至清代前期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年画产地逐渐扩大和增多,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
据考察除了东北和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外,全国各省都有印制年画、门神、纸马作坊。北京,上海,天津的杨柳青、宁河,重庆的梁平,河南的开封、卢氏、获嘉、周口、灵宝,河北的武强、邯郸、大名,山东的潍县、高密、平度、泰安、曲阜、寿张、聊城,山西的临汾、新绛、襄汾、河津、侯马、应县、大同,陕西的凤翔、长安、神木、蒲城、汉中,四川的绵竹、夹江、简阳,云南的大理、丽江、中甸、保山、南涧,江苏的南京、徐州、扬州、无锡、苏州、南通,福建的泉州、福安、福鼎、漳州,广东的潮州、澄海、佛山,广西的桂林、南宁、全州,湖南的隆回,湖北的均县、孝感、黄陂、汉阳、老河口、丹江口,安徽的阜阳、毫州、宿县、歙县、芜湖,以及浙江的杭州、余杭,贵州的安顺、贵阳,江西的南昌,甘肃的天水、甘南,台湾的台南市等,都有雕版印年画的历史可考。其中多半是以印刷门神、灶君、神马等为主。从现存资料来看: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山西临汾、河南开封、福建漳州、四川绵竹等全国几个重要产地的画样最多。而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两地的产品影响最大。
明代门神形象多以秦琼、尉迟恭为其主要形象,此外,天官形象与门童形象也广泛存在,并且在门神形象旁边多饰以鹿、瓶、马等以表示爵禄福喜、宝马平安等吉利题材。清代民间年画中的门神除秦琼、尉迟恭外,还留有汉代“神荼、郁垒”形象。如北京东郊高碑店纸马店的两个门神的护心镜上,分刻有“神荼”、“郁垒”的名字。此外,福建泉州清初刻印的年画中,也有榜书“神荼、郁垒”者,台湾台南市印制的门神中也有神荼、郁垒原样翻刻品出现。
清代的门神随着年画题材的拓宽,戏曲小说中人物做门神的画样也增多起来,尤其是以历代名将、英雄门神者更多。据《清嘉录》引《吴县志》称:“门神,彩画五色,多写温、岳二神之像,远方客多贩去,今其市在北寺桃花坞一带。”这是苏州桃花坞中的门神新样,但县志中没有注明温、岳之神名,按道教“灵官殿”有温元帅而无岳元帅神名。又《集说诠真》有“门神或又作温、岳二神,想即温元帅、岳鄂王”,所以可能是画工根据历史小说中的晋代骠骑大将军温峤、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事迹而创作。或称温元帅为温琼。温、岳二人虽然不是同朝同代之名将,但都是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生存做出贡献的英雄,所以苏州木版年画中出现了温、岳名将的门神。
以小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做题材,绘制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门神的年画产地,以陕西的汉中为冠。汉中刻印年画门神的历史迄今有两百余年。汉中位于陕西南部,崇山险阻,交通不便,不少画样保持了原地固有的特色。汉中作坊以刷印门神为主,远销青海、甘南、川北各地,故画样也逐渐增多。其中除了秦琼、尉迟恭等历史名将外,还有一些神话小说中的神仙将士。如《封神演义》里的燃灯道人、赵公明;《前后七国志》中的宠涓、孙膑;《东汉通俗演义》中的马武、姚期;《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张郃;《隋唐演义》里的裴元庆、李元霸;《杨家将演义》中的孟良、焦赞,杨延昭、穆桂英;以及《香莲帕》鼓词中的徐延昭、杨波等。还有一对门神是《东周列国志》里的伍员与《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门神画样数量仅次于陕西汉中的是河南开封朱仙镇。现搜集到的作坊制门神,有《长坂坡》中的赵云、张郃;《对金抓》戏中的马超、马岱;《铜旗阵》鼓词中的杨林、秦琼;《访白袍》中的尉迟恭、薛仁贵;《狗家疃》戏里的高行周、王彦章;《锤换带》中的杨滚、赵匡胤;《寿州城》里的刘金定杀四门,《五女七贞》评书中的三女侠等等。
开封刻印门神的历史最早,宋代已有文献记载和壁画等实物见证。至清朝戏曲流行,开封朱仙镇等地的门神中,出现了与赵匡胤和汴梁有关的人物题材。有些人物如舞台演出的扮相,带有工架姿势,为其它门画中罕见。
四川绵竹也是以门神为主的年画产地。自从清兵入川康,特别是乾隆对大小金川用兵后,绵竹年画中出现了一种头戴纬帽,后插孔雀翎,身穿清朝旗兵装束的门神,俗称“总爷”。这种门神两幅为一对,分贴两扇门扉上。面部形象,一作白面,一为花脸,看去还是尉迟恭和秦琼的头脸,只是衣装换了清代武装式样。大小金川战役前后近三十年,清政府虽取得胜利,但仍提防民心反复,所以绵竹年画里的“总爷”门神之出现,既有护卫当地人民门户之意,又有震慑人民造反的作用。这一门神形象,不见于其它各地,是四川绵竹专销西康、川南、西藏、云南各地门神的主要形式之一。绵竹门神以秦琼、尉迟恭为主,形象有抱锏、立锤、舞锏、抱旗等多种。其他以小说人物做门神者,有关胜、花荣、李逵、穆桂英等。此外,还有《御前侍卫》门神,顶盔披甲,外罩绣袍,手握金瓜而立,面无须髭。史载中有宋代除夕,禁中有“用镇殿将军二人,亦甲胄,装门神”的文献。四川绵竹《御前侍卫》门神的造型,近似此说的描述,可做早期门神保存。
清代北京紫禁城前有午门,后有神武门。有些商店、民居大宅院,也有单扉后门。所以北京年画作坊刻有后门单页门神之品类。以往曾搜集到两种:其一题作《福神》,赤面五绺长髯,披袍挂甲,怀抱利剑,端坐于神椅上。传说乃唐朝开国元勋魏徵丞相;其二,头戴进士巾,穿绿袍,足登朝靴,双手捧一金钱,项背驮金钱一大串,形象如神话中之钟馗。
关于魏徵作为后门之门神之说,出自《西游记》小说:泾河龙王因与神课先生袁守诚赌晴雨,龙王故意推迟雨期赌赢,但违背天意,玉帝敕令当斩,行刑者为魏徵。龙王哀求唐太宗救命,太宗允诺,临刑时太宗与魏徵下棋,希冀拖延过午时三刻的刑期,不料魏徵忽然伏案睡去,太宗不知魏徵以“魂灵”前去执行天命,遂斩龙王。龙王被斩后,怨唐太宗失信,其魂便日夜哭号索命,骚扰唐廷内宫。唐王忧惧卧病,后秦叔宝奏准夜守宫门,龙王惧,不敢进犯,遂转向后宰门进入宫中,索命之声又起。于是魏徵手提利剑守于后宰门,龙王无法入宫。魏徵遂永为守卫后门之守护神,且身驮金钱财宝,是基于商家店铺深恐“前门进财,后门漏出”之迷信心理。所以 魏徵、钟馗多贴在商贾之家或农村院落后门上。以钟馗做门神的年画多套色版印,除北京外,其他地方如河南开封,山西临汾,福建漳州等地年画作坊里都有印制品。苏州桃花坞印制的钟馗形式较多。苏浙各地还有以书写“钟进士”三字红纸贴于后门者,这种红纸亦寓有钟馗守后门的功效,独具一格。
年画中还有一种“六畜门神”形式,供民众张贴于牛棚马厩、猪圈鸡埘之用,因而出现出《避马瘟》、《打猪鬼》、《车马平安》、《槽头兴旺》、《圈神》等门神作品。有的地方牛马棚内还贴《牛王》、《马王》于墙壁,以祈求神灵保佑。以《避马瘟》形式贴于马棚门上的门神,出自河北武强和陕西凤翔、兴镇等地。山东猪圈《打猪鬼》门神很像钟馗的形象。安徽宿县、河南开封、江苏徐州、山东潍县等地作坊都印有《车马平安》门神。江苏徐州印有《槽头兴旺》、《圈神》、《六畜兴旺》、《猴仙》、《蒲神大王》等,西南少数民族山区有《圈神》、《瘟司圣众》等。
(责任编辑:晓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