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地做班主任,做幸福的班主任

2014-07-05冒亚琴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活动

冒亚琴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面对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一时间,“幸福”一词成为媒体热词,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在被追问“你幸福吗?”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身为班主任的我们,面对摄像机的镜头,那又该作何回答呢?

幸福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据网络不完全统计,对班主任工作真正热爱,幸福指数高的教师并不多,很多教师觉得工作繁琐,没有太多的情趣。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会直接影响班主任专业化进程,而且也不利于班主任的身心健康。结合多年来的工作体验,我觉得此项工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着、幸福着的工作。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唯有以幸福的心态面对班级管理,充分运用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策略,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活动,才会与学生们共同迈向幸福的征程。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班务工作中的幸福体验。

一、以常规管理为抓手,营造和谐班风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善于组建一支人际和谐、愿景一致的班级团队,时刻使自己成为班级建设的领导者、管理者和鼓舞者;善于培养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组建一个放手让学生自主、自治的班委会,指导班级社会化过程管理,引导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接受社会化角色训练。而班级的常规管理在班级整体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国画讲究留白,班主任管理班级也需要“留白”——给学生留下发挥才能的空间。

记得带2010级高师班级(当时接班时已是二年级),刚开始时不敢放手,忙里忙外的,事无巨细,虽然班级的常规管理还不错,但整个人会觉得很疲倦。学生在“坐享其成”的同时,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关注班集体,显得有些漠不关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引导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常规管理的细节落实到每天的班级日志上。建立班级民主制度的同时,我与班级成员会共同规划出班级日志上的项目:值日生寄语、班级同学专业学习的状况、考勤(一日常规)、宿舍卫生、今日好人好事通报等。轮到某个同学值日时,首先写下值日生寄语,如“希望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有小小的进步”“生活总会给你一点惊喜,所以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明天的阳光会更加灿烂”等诸如此类的激励或祝福的话语,温暖着彼此的心田。值日生客观地记录下每天的动态:对于学生中好的、值得提倡的做法,努力做到抓典型,制造辐射效应,促其蔚然成风。如果在推进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学生中出现的某些不良倾向),首先和当天的值日班委共同商讨决策,防止错误扩散。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也更加富有成效地与班级的科任老师和同学交流,做到抓放结合,有的放矢,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以多彩活动为载体,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集体建设是一个逐步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信任与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的过程,贯穿在班级所有活动中。多彩的活动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时刻感受着这种成长带来的幸福愉悦。

我所带的班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我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围绕学前专业教育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三能八会”:“三能”,即能设计组织幼儿活动;能创编幼儿舞蹈;能创设幼儿园环境;“八会”,即会朗诵儿歌、会讲儿童故事、会唱幼儿歌曲、会跳儿童舞蹈、会制作幼儿玩教具、会弹一手好琴、会画一手好画、会写一笔好字。更好地突出其核心能力: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幼儿园保育能力、幼儿园处置特殊问题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科学地培养德、智、能、体、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便更好地适应托儿所、幼儿园、早教中心、高级家庭幼儿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幼教科研与管理人员的职位需求。

在班级推行“专业技能月计划”系列活动,利用周末或是自习课开展“故事乐翻天”、“儿童歌曲大家唱”、“钢琴演奏会”、“舞蹈秀场”、“儿童画展”、“看电影,读美文”等主题活动,学生们在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融洽关系的形成,学会相互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发展专业技能,塑造美好的心灵。此外,以校“科技节”系列活动和系科的“一日展示”活动为载体,多维度地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深刻懂得个人离不开集体,根深才能叶茂,才会有更好的个人发展。

三、以家校合作为纽带,形成教育合力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首诗,一幅多彩的画,像一座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在这其中,班主任是灵魂,是园丁,但作为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要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必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对学生教育的真正落实,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爱情有着美好纯真的期待。这些少男少女正处于懵懂的时期,涉世未深。他们渴望得到班级群体的认同和异性的关注。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攀升,这些家庭的孩子比较任性,显得过于稚嫩和单纯。因而应对爱情这个话题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有的不能坦诚相对,对事实有所隐瞒。在这个时候我会与其家长联络,统一思想,携手共进。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拨开学生心中的谜雾,支招献策,助其成长,引导学生如何客观地看待青春期的友谊。

班主任,要学会多视角地了解现实社会环境和不同形态的家庭,具有广博的社会和生活知识,善于沟通学校与家庭,尊重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这样的班主任才能成为学生合格的“精神关怀者”,才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

四、留点关爱给自己,幸福人生

费尔巴哈说过:“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根据我的理解,你自己幸福了,你才有能力让他人幸福。有一名官员,企望某职位,有病只敢悄悄求医。医生要其住院,但他怕影响仕途,谢绝了。待真准备提升他时,病情加重,终至不治。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适当的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在与学生和同事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体验,享受工作中的乐趣,而非一味地抱怨。

关爱自己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在激烈的竞争中,缓一缓脚步,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让自己过一种平和而健康的生活;面对与他人相处时的种种,知道唯有付出,才可得到他人认同,从而与人友好相处,得到心灵的快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游泳、阅读、唱歌等;充分利用寒暑期和家人朋友一起旅游,拓宽视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获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善于从整个人生的大局去谋划生活,理智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班主任工作是神奇的、充满艺术性的工作,做一个心态阳光的班主任,幸福自己也幸福学生,快乐同事,快乐家人。只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投入爱心和耐心,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交流,加之富有成效的工作策略,一定会谱写一曲绚丽的教育之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等师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活动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