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霍桑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014-07-05林庆望
林庆望
一、霍桑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所谓霍桑试验,就是将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当作实验的基本条件,关键目标是改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通过这些措施来探索提升工作效率的措施。从霍桑效应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被观察者得知自己正在受到别人格外关注的时候,会出现改变其行为倾向的效应。从本质方面来看暗示的作用,人类自身的理念与感情都会受到他人潜意识的干扰,而这种干扰是具有差异性的。人类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去接受自身所尊敬、喜爱、信任的人的一言一行,即便是暗示,也会接受一部分。从上面的分析中很容易得出两个关键词:鼓励和自信。霍桑效应对我们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启示在于:广大教师对于学生有美好期望,才能够让学生从内心萌发一种主动改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潜在能力。而教师的这种期望能够逐渐铭刻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拥有机会成功,是否可以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其身边的人是否能够像看待成功人士一般,去信任他、引导他、期盼他。
二、霍桑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被关注”的德育环境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班集体当中度过的,而一个具有良好的德育气氛的班集体,对于学生未来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广大班主任注重班级的氛围建设工作,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的一言一行有准则,所接受的是正确指引的教育,所看到的是和谐、融洽、积极的班级文化,处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学生才能够不断成长。首先,倾注爱心因材施教,一粒豆子不能长成一株好的豆苗,有诸多原因:或是因为缺少阳光水分,或是因为缺少合理的养分,或是因为豆子本身的原因。差生的产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班级当中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不可以人为地去排斥差生,教师应当鼓励这些差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中的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去展现自身的优点,在活动当中寻找自身的定位,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信心,进而不断提升健全自我的能力。一个班级当中,应当具有一股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力量,使得这些差生在这个环境当中能够轻松、愉快进行生活与学生。霍桑效应表明,随着满意度、参与度以及归属感的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深刻的满意度、参与度以及归属感则来自于个人需求的持续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则是更为关键的内容,即“被关注”的潜在层面需求。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当从感情方面切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真情流露与言行举止去实现鼓励学生的目标。针对差生来说,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感情,由于差生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属于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获得理解与尊重,非常容易导致差生的内心变得扭曲,长此以往,其内心就会排斥他人的看法,因此,转化差生更需要注重信任与鼓励,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加倍注意。首先,依照差生的知识水平与基本能力来调整教学的目标,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使得差生只需要稍加努力就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应当尽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去进行不断的指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差生是否能够跟上,课堂当中应当重点关注差生,同时加强对于差生的辅导,循序渐进,充分挖掘差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例如,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要突出对后进生的教学环节设计,让他们能够从简到难,逐步消化教学内容,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在下阶段的学习中更有自信。
其次,打造互帮互带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各个学科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同样也可以运用在班级管理当中,小组合作这种个别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后进生摆脱困境,又可以使他们有归属感,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能抬起头走路,轻松愉快地学习,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当然,在具体分组过程中要对学生有详细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成绩差异、个性特点、同学关系等,为有效分组做好准备,最后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统一分组,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再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合作小组的最终成员。笔者班级中即采用互帮互带的小组合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后,我班的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后进生逐渐摆脱学习的困境。
(二)培养团队意识,建立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机制
在霍桑的实验工厂,客观物质的变化没有影响生产效益,倒是工人在实验中对自己心理需求的满足度和对集体精神的满意度促进了生产。所以要发掘后进生身上的潜能,激发他们参与集体生活以及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班级活动获得成就感,提升他们热爱集体、参与集体管理的热情,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改正自身的缺点。
班干部选举制度要不拘一格,我在班干部任免中,采取推荐候选人,再进行差额选举的办法,对班干部的任用进行引导,给了许多有特长有能力的后进生许多机会;对不称职的班干部,也有比较明确的罢免程序,形成班干部管理的有效机制。原本被排除在班干部选举对象之外的后进生,也成了被关注的对象,他们的积极性被不断提升,被选中进入班干部群体的后进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更多关注,使得他们能发挥出异常积极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作业的正确率,最后提高自己的成绩。如我所在的班级在班干部竞选中,除了部分品学兼优的同学外,还有四名后进生最后也众望所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总分很低,有个别偏科现象,但是人缘好,有一定特长。当选以来,由于他们被老师和同学格外关注,自己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相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自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四名班干部的工作成效非常显著。
(三)疏导后进生的不良情绪,建立每周德育谈心机制
霍桑效应的实验告诉我们,不满情绪的充分宣泄,能够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宣泄室,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建立德育谈心机制,及时化解后进生内心的积郁,调节情绪,就能促进其情感上的满足,进而培养起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激发学习的动力。
许多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积郁的挫折太多,没有及时发泄。当教师意识到某位学生对某门学科没有信心、对某一位老师心怀芥蒂,就必须引导,如果发现有不满及怒气,应及时带其去心理宣泄室,让他的情感有所释放。然后再进行进一步谈心,分析问题所在;同时要告诉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要注意,随时任意的宣泄情绪也是不对的,必须要注重场合,慢慢学会控制。endprint
(四)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扩大被“关注”范围
班级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小环境,学校、家庭、社会其实都是学生必须要面对的舞台。要完善后进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提高思想方面的觉悟,光靠班主任教师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应该借助班级之外其他环境当中的主体来共同帮助,扩大其“被关注”的范围,这样转化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转化机制。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其独到的优点,所谓差生同样如此。尽管许多差生在内心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扭曲情况,但是其对于未来的美好追求、对于受到他人尊重的渴望、对于受到教师与家长鼓励的期盼,都是其内心当中独到的优点,这些优点也是非常值得欣赏的。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主动构建良好的机遇,来发掘差生所具有的这些优点,通过组织安排一些活动来为差生创造发挥其优点的机遇,同时要给予积极的指引与鼓励,让差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不断的坚持,其自信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
当前,许多家长都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再加上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功利化的理念是家长群体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家庭环境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的部分。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得广大家长能够清楚他们的孩子在校园当中是被教师所喜欢并认可的,让他们关注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体会到做家长的自豪感。此外,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可的归属感,在学习之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让社会力量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如我在班级雷锋日活动中与社区合作,让学生走上社区服务的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去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表演,有电脑特长的学生去给退休老人解决电脑问题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了社区与被帮助者的赞扬,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有学习的激情,希望学有所长,能在日后帮助更多的人。
三、霍桑效应的班级管理实践成果
实践之后,同学们无论在生活中、亦或是学习中都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清楚怎样的言行举止才是受到老师与学生所喜欢的,班级团队凝聚力大大提升,班级当中的学生能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去进行学习与生活,有效防止班级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良好景象。学生们处在这个互相关注与互相尊重的班级当中,逐渐养成了关注他人与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从以前自身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逐渐转变成为能够理解他人也需要自身的尊重;从之前需要他人去耐心倾听自身的倾诉,逐渐转变成为主动去倾听他人的倾诉。自主管理的氛围也逐步形成,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认为自己是老师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原来拖班级后腿的后进生。加上在班级里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优生与差生的界限,全班学生在各个科目当中都有机会获得鼓励与赞扬,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同学们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班级同学之间相处融洽,集体活动中团队意识非常强烈。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