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4-07-05王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棒棒糖口算运算

王娟

口算,也叫“心算”,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变运算的重要基础,也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动手操作,建立知识表象,理解算理

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把算理从抽象化为具体,通过一些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类比同化新知,进而明确算理。比如,在教学“九加几”这一课时,我先拿出一个装有棒棒糖的袋子,打开袋子一颗一颗地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数,一共有九颗棒棒糖。接着我从口袋里拿出2颗棒棒糖,“猜一猜,老师一共有几颗棒棒糖,”有的同学说是10,有的同学说是11,还有的说是12,好不热闹。“你能想个法子把这些棒棒糖摆一摆,让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一共有几颗棒棒糖吗?快拿出小棒摆一摆吧。”不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一个一个地数,就能数出来。”“你找到了答案,很好,可如果我们遇到99+49=?你也一个一个的数吗?”又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可以先把1颗棒棒糖和九颗棒棒糖合在一起是十颗,十颗和还剩下的一颗合在一起就是十一颗。” “那你知道这种计算时先把一部分凑成一个十的方法叫什么方法吗?”“凑十法”,孩子们异口同声。然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了“凑十法”的想法,感受到“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更简便。

二、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简便算法

同样一张试卷,有的同学仅用20分钟就可以完成,有的学生却用了40分钟还没有完成。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们应该精选习题,口算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怎么算的这么快,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从这题中你学会了什么”等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通过“有心人”的好方法,学生们学会了思考,口算速度也快了。

三、“眼、脑、手、口”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一点点的事情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许多学生往往会开小差,抠抠手,玩玩铅笔,摸摸纽扣……为此,要严格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眼、脑、手、口”相结合,即“心中读题、脑中想题、手中算题、口中查题”。

眼: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们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这种情况。试问连数字、符号都看错了,计算怎么可能正确呢?所以,要想计算正确,一定要学生先在心中完整地、看清每一个数字和每一个运算符号。

脑:引导学生在口算时,不要看到题目就计算,要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先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算法呢?

手、口合一:学生在写得数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笔下误”的情况,心中想的、脑中算的明明不是这个答案,却随手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们一边写答案一边无声地说一遍答案。

四、练一练,口算练习形式多样

在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口算练习方法,仅用抢答式、开火车式等单一方式进行口算练习,我觉得这种单一的练习方式不仅仅从心理上造成优生更“强”,差生更“弱”的后果,还会使学生远离口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钻山洞”、“寻宝藏”“夺红旗”、“口算大王”等口算竞赛。

五、与家长沟通联系,在生活中处处练习口算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家长们可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抓住不同的机会让孩子无意识地得到数字计算的训练。所以,我常常通过家校通平台及时和家长们交流陪孩子练口算的小窍门:例如,读完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说说明天要从第几页开始读;做口算练习纸时,孩子不想练,可以全家总动员,来个“口算抢答赛”、“口算大比拼”等,获胜者给予适当的精神上的奖励;给孩子买文具时,可以给孩子一个表现机会,让孩子试着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把每天测试题数和测试情况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利用每天在上课前的几分钟,根据学生的喜好、做题情况我给他们盖上带有不同的、可爱的卡通形象小印章。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让我们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让他们在口算的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成功地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棒棒糖口算运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有趣的运算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棒棒糖的求助信
摔倒后,地上还有根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