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2014-07-05陈爱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陈爱林

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要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制订严格的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小学数学课堂实行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上,让学生体会到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由少到多地丰富起来,学生通过有效教学,思想、技能上得以发展和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小学教育教学更为重视。小学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学也经过了改革,使得课堂教学逐渐地走向成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实践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较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其教学的关键就是灵活性,课堂上的灵活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数学课堂教学一直都按照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教材和教辅资料也是统一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下,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学生机械化地学习,导致数学知识、技能缺乏活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只是凭借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弱。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要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小学生在学习熟悉知识时,由于数学逻辑性思维较强,学生很难理解数学中的抽象问题。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问题。虽然教师在备课时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收到的教学效果却不佳,加之,小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长期下来,学生同样失去了学习兴趣,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是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来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小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学习心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讲解轴对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拿出一张白纸来对折,让学生对对称事物有着形象的体会,之后,教师再问学生如果将白纸撕下一块,是否还能对称。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提出问题,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数学概念的印象,学生对数学问题更有兴趣,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

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要指引学生去感知各种事物,可以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来扩展思维,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除学习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作出积极的表现,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对于课堂上不够积极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容易解答的问题,让这类学生来回答,多给学生一些答题的信心,以小红旗作为学生答对题的标志,答对题和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会得到小红旗的奖励。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奖励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