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练习设计“多”与“巧”的辩证实施
2014-07-05罗珊
罗珊
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因此,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那么,是否在练习中知识再现的次数越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就越好呢?课堂进行一定量的专项强化训练,对巩固新知、强化记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练习的设计不能单纯追求量的“多”,而忽视了科学性的“巧”。主张以“多”生“巧”以“巧”兼“多”,“多”“巧”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将“多”练与“巧”练有机地结合。“巧”是“多”的提炼,“巧”是精心构思的结晶。当学生通过专项强化训练,对所学知识的表象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后,练习设计就需要突出“巧”字。为此,笔者在这里浅谈数学练习设计“多”与“巧”的辩证实施:
1、“巧”的准则
(1)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的形式,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巧”练时应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可通过游戏、竞赛、故事、幻灯、录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师在愉快的环境气氛中紧张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3)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巧”設练习的方法
(1)突出难点,专项强化。练习应针对知识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产生认知错误的地方巧设分化练习、对比练习,不面面俱到。如教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为了突出括号的作用。可进行“添括号,说算顺序”的练习,先出示基本题:150+75÷25-20×5,再通过添括号的手段,形成以下几个算式:150+75÷(25-20)×5,(150+75÷25-20)×5,每换一题都逐次要求学生说出其运算顺序,并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难掌握括号的作用。这种练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于强化某一知识点,效果甚佳。
(2)层次分明,梯度清晰。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巧设层次分明,难度梯度清晰的练习题,既有巩固新知的专项训练,又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如,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可设计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①巩固新知,强化基本关系的训练。②运用教具,阐明面积大小与图形位置无关的练习。③说明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底和相应的高。④选择对应的底和高,求面积的练习。这四个层次练习,难度逐级上升,各有侧重。最后还可进行深化练习。这样在巩固的基础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展。
(3)巧设反例,纠错娇偏。针对学生容易产生错误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巧设错例,让学生辨析。如,判断题:“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大于的分数单位。”通过辨析,使学生明白单位与分数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以错例纠错,更能矫正学生的认知误差。
(4)标准命题,及时反馈。为了将学生的认知误差解决于萌芽状态,可巧用标准化习题,即练即评。如选择题: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①小数点的后面,②小数的后面,③小数点的末尾,④小数的末尾,⑤一个数的末尾)通过练习,即可反馈学生对小数性质的掌握情况,省时高效,可及时掌握课堂的教学信息。
(5)动态处理,结构开放。针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巧设形数的拓宽性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发展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6)构思独特,一题多用。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吃透教材,从迁移训练,巧设“一题多用”习题。使学生感到学新知而不新。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可巧设这样一组多功能的练习题,制成卡片如下:①4:8;②6:3;③0.5:1.5;④1:2;⑤1:0.5;⑥1:5;⑦10:2;⑧2:5。这组卡片,在一节课上可发挥三次作用。第一次:检查复习,求比值。第二次:巩固比例概念。可将卡片两两相接,组成下面三组比例:4:8=1:2;0.5:1.5=2:6;1:0.5=6:3。不能组成比例的写成:10:2≠1:5。第三次: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利用上面写成的四个式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验证比例的性质,为从另一个角度将两个比组成比例打下基础。这样把整节课的都巧妙地浓缩在这八个比中,有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7)略有坡度,引发思考。在每节课的最后部分,留出一些时间,巧设一、两道略有难度的思考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讨论解答。
(8)一题多解,纵横沟通。现行教材是按知识分类编排,学生各个时间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在教学时,要“巧”设一些练习题,把“零碎”的知识“串”起来。如一数多解。
这样练习后,就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横成片,竖成线”。
总之,练习的“多”与“巧”在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必要的“多”是学生智能发展的基础,而“巧”是学生能力发展最强有力的手段。每个教师在设计练习时都要正确处理好“多”与“巧”的关系。力争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