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从我做起
2014-07-05章燕英
章燕英
【摘要】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是“活水源”才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思考着的教师才能培养思考着的学生。教师有了问题意识,才能促使课堂有效教学的形成,也才能提升自身的职业价值。文中笔者阐述的几个培养问题意识的方面,希望同仁指正。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教师自身 培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75-01
当我们的教育在逐渐推进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我们面对的学生,根本就提不出问题?不知老师们是否想过,其根源究竟在于学生本身,还是在于我们自身? 当我们责备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时候,当我们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殚精竭虑”、苦思冥想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教师本身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否意识到在每一次听完专家报告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我们竟也不知该提什么问题?更不要说问题的高质量了,甚至有人连提问的勇气都没有。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是“活水源”才行,那么,这“活水源”是说说就来的吗?当然不是。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思考着的教师才能培养思考着的学生。教师有了问题意识,才能促使课堂有效教学的形成,也才能提升自身的职业价值。因此,我以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固然重要,但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则更加刻不容缓。
只有思考着的教师才能培养思考着的学生,只有教师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促使教师自主地、自觉地、更加有效地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现并进而改进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加清楚了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路径,这将直接关系着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我们希望唤醒教师的问题意識,倡导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反思、去总结、去研究、去完善、去提升,在问题的发现、提炼、解决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那么,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从何而来呢?
一、从备课过程中看出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备课本是老师的必备工具,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每天都要做的一门功课。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先进理念的进一步内化和外显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对相关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通过对学生认知等前提条件的观察与体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困惑存在,假如有意识地对此加以归纳、梳理、提炼,就能形成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在备课本上。
二、从课堂上听出老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一堂课的好坏永远取决于教师,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是问题发生的地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投入程度、合作的深度与效果、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训练与反馈等等,每一个学习细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能有问题存在。其实在课堂上,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发现,都是教师对课堂观察和思考的结果的展示,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对先进教学和课程理念内化与外显的过程,都能促发我们对课堂教学诸多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如,小组讨论时任务是否合理,要求是否明确,问题设置是否妥当,小组成员分工是否恰当,讨论是否深入,有无“沉默者”;课堂的训练目标是否科学,训练题目的设计是否关注了难度、梯度和效度,反馈是否及时,反馈的方式是否合理,评价是否到位妥帖,等等。
三、从反思中反映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每上完一堂课,都应该有一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即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反思,加速问题 汇集的进程,促使一线教师在梳理问题、提炼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无论是对教师的“教”与“育”,还是对学生的“学”与“习”,很多问题的发现和归纳就来源于我们的观察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就不会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没有反思,就不会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就不会发现理念与实践的差距;就不会有新理念的融入和行为的跟进。因此,我们不仅要深化对“教”的反思,发现和解决“教”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的反思,要研究学的行为,学的习惯,学的品质,学的方法,学的环节,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从同行的身上映照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都说同行是冤家,其实,同行才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一个标尺,是自己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伙伴。因为从同行的身上,可以发现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平时我们应该多听别人的课,多想自己的课。我们还可以借助课堂观察,与优质课、名师的课、同事的课作对比,反思自己在上这节课时是怎么处理的,应从哪些地方完善和改进自己,在比较中提高自己。
五、从研究中探索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当教师们看到“研究”二字,都觉得很神圣,认为是大人物做的事,与自己似乎很遥远。其实,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书斋式”的学术研究,不可能是阳春白雪,但有实效的、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扎实走向深入的,大多还要靠我们一线的教师们的草根研究。只有在研究中,我们才会发现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不足,才会逐渐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方法意识、问题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才会进一步引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度思考,才会促使自己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