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初学者产生"惧水"心理问题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4-07-05刘华斌刘小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初学者教练员

吴 迪,刘华斌,刘小军

游泳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由于受地区、季节、气候、场地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游泳时,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恐惧心理,这些恐惧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游泳技术和技能的掌握,降低教学效果。因而,在游泳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不同恐惧心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法来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克服和消除恐惧心理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好游泳技术,提高游泳课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芜湖市调查对象年龄段分为7岁-17岁的少年初学者,18岁-40岁青年初学者和41岁-66岁以后的中老年初学者各十名,以及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游泳教练员六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相关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因此,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资料,使论证的结果更加的科学、合理。

1.2.2 实地调查法

在芜湖市市区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泳场所,根据所划定的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具体包括对选定调查对象的初学者进行学习游泳的全程观察以及对教练员的访问调查,以确保所得资料更加直观、有效。

1.2.3 访谈法

在游泳教学中,以口头交流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谈、询问,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的心理感受。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初学者心理基本概念及特征

心理是人在接触事物中所反映出来的内在适应过程。游泳者心理是游泳过程中影响学习游泳或竞技游泳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泳者在学习游泳或者竞技游泳时,心理会产生一定变化,此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游泳心理”的提出,突破了以往人们认为游泳技术才是学习游泳关键的落后思想、技术为核心的单一层面,它从一个更深刻更科学的角度分析游泳者,为提高游泳教学或竞技游泳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使之发生质的飞跃。

表1 初学者参与游泳活动不同人群的特点

2.2 游泳教练员教学方法

游泳教练员是拥有专业游泳技术和多年教学经验,从事游泳教学和训练方面的专业人员。调查对象选择从事多年游泳教练行业,有着资深教学经验,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的专业教练人员,通过对他们的访谈调查能够直接、更形象的了解到不同年龄段游泳初学者学习游泳以及游泳教学的宝贵经验。

2.3 初学游泳者心理恐惧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所选人群的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2.3.1 外在客观原因

1)游泳场所环境的影响。规范良好的游泳场地和教学环境是学习游泳的基本保障。室内游泳场所通风效果较差,没有良好的空气循环,会让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缺氧、胸闷的症状;泳池形状不规则、面积小、活动空间有限,再加上水质不佳、透明度低、室内采光差,都会影响游泳者在水中的视线,在不能辨明周围环境的情况下,会使游泳者产生恐惧心理。

2)水温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会使初学者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水温过低会造成人体体表温度下降、人体热量大量流失,出现头痛、肌肉僵硬、筋挛、力不从心等症状。水温过高会导致呼吸不畅、胸闷、心慌、易疲劳等不良反应;以上都会加重游泳者的心理负担。

3)安全设施和救生人员的配备。心理上有安全感对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游泳场地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没有配备齐全的救生设备以及足够的专业救生人员,会导致初学者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产生潜在的心理恐惧,对教学极为不利。

4)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中,教练员若没有根据初学者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出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会误导初学者进行错误练习,产生错误动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增加初学者的心理压力,产生对水的恐惧心理。

2.3.2 内在主观因素

1)对陌生的运动环境不适应。生活在陆上的人类,已习惯了陆地行走的重力作用,利用下肢行走活动,但在水中游泳是漂浮在水面的活动,人们只有利用反作用力再加上浮力的支持下,同时克服水的阻力才能使身体向前移动。所以,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初学者自然会产生心理方面的恐惧和学习的障碍。

2)体位生理因素。水中活动须要运用四肢共同协调配合来完成,各种泳姿都是由腿、臂、呼吸所构成,游泳是在不断的调节平衡中前进,所以必须相互配合来完成,肌肉和神经紧张是导致和引起初学者心理变化和情绪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心理准备不充分。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心理准备不充分,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心理紧张、拘束、情绪的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游泳者的干扰,如果其他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溺水情况,会加剧初学者的心理负担,产生怕水心理,导致心理上的学习障碍。

3 建议

3.1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初学者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激发游泳兴趣是学习游泳的动力。拥有极大的热情和良好的兴趣是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初学者良好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练以予正确的引导,让初学者充分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包括游泳的起源、发展、游泳的技术和种类,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游泳时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认识到游泳在心理、生理价值方面以及在社会体育、生产劳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游泳基本知识和游泳益处的介绍,加以教练的正确引导,使初学者转变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游泳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游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初学者有充分的准备。

3.2 选择良好教学环境,营造教学和谐气氛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泳池水温、水质对人体运动有重要影响,基础设备以及安全设施的配备使游泳者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因此,尽可能选择环境良好、设施齐备、管理规范的游泳场所。教学气氛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在教学前,教练要活跃教学气氛、多做示范,结合一些陆上徒手操,让学员相互配合进行一些趣味练习,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泳池浅水区进行一些简单的水中游戏来缓解初学者紧张的情绪,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加强熟悉“水感”的训练,改变常规教学方法

水感是人体在水中,四肢滑动所带来的水对肢体、肌肉、皮肤阻力感、摩擦感、和浮力感,是掌握游泳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加强对水感的练习,熟知水的特性,实时调整自己在水中的平衡与稳定,逐渐适应人体在水中的活动。常规的教学方法先从呼吸、水中行走、水中漂浮开始,然后根据泳姿的难易程度从蛙泳学起。但初学者在学习中不慎呛水,会产生恐水心理,给教学带来困难,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3.4 教学对象具体分析,因人而异

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无论在身体运动状况或心理适应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学过程中,由于初学者在年龄、性别、体质、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教学上也必须因人而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不同教学方法,遵循“循序渐进、适度适量”原则,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3.5 深水、浅水互换教学

在教学水域的选择上可以采取深水、浅水互换教学;在浅水开展教学,由于初学者能够通过在水中的站立,有固定的支撑点,能够保证身体的平衡,一定程度上减轻初学者的心理负担。深水区教学主要针对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有一定基础的游泳者,由于深水区域水的浮力、流动速度的变化,使游泳者的机体感觉增强,对游泳技术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6 教练员应多与初学者交流沟通

在教学整个进程中,教练员应采用各种方式多与初学者交流沟通,教学方法不能忽视心理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言语和指引会对游泳初学者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应多采用良性的语言刺激,多以鼓励、激励为主,激发初学者积极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并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让初学者充分信任教练员,并有足够的信心掌握游泳技术、学会游泳,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田 颖.对游泳初学者教学方法的研究[J].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4,7(9).

[2]罗保全.国家发展与稳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郭群英.贯彻与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曹承志.初学游泳教法新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54(2).

[5]周 谦.心理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

[6]张为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初学者教练员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初学者如何临写《九成宫醴泉路》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