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2014-07-05张嘉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司酮肌瘤体积

张嘉茜

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张嘉茜

目的就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52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0 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2例,皮下注射GnRH-a,然后每日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后3个月及用药前对肌瘤体积、子宫体积的三维径线行B超测量、妇科检查、盆腔检查,抽血采用免疫法测定雄激素、泌乳素、促卵泡激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用药随访1年以上。结果子宫肌瘤在治疗前、后的体积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缩小,而肌瘤缩小程度更加具有显著性,两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 FSH、LH、P、E2等指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而T、PR变化则不具有较大的差异。治疗前、后子宫动脉(RI)、肌瘤血管(RI)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程短,副反应轻,疗效比较显著,肌瘤消失或缩小,可使子宫体积变小,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米非司酮;长效GnRH-a;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通常认为雌激素与肿瘤的发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据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表明,子宫会全程参与体内病理、生理及生殖过程,有内分泌功能,可出现多种生物活性物质[1]。本文就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子宫肌瘤52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 5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0岁,平均(38.5±4.3)岁,入组标准: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直径5~8cm,子宫肌瘤数≤3个,孕周<12 周,无手术禁忌症者[2]。排除标准:因既往盆腔炎症或手术等各种原因考虑有盆腔粘连患者;术前B超检查为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或阔韧带等部位肌瘤。术前均常规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可能,有异常阴道流血者行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恶变可能[3]。

1.2 治疗方法 皮下注射3.6mg GnRH-a,共3次,4周1次。然后每日口服25mg米非司酮,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3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用药前对肌瘤体积、子宫体积的三维径线行B超测量、妇科检查、盆腔检查,抽血采用免疫法测定雄激素、泌乳素、促卵泡激素、雌激素、黄体生成素,用药随访1年以上[4]。

1.3 计算公式 子宫肌瘤或子宫平均体积(cm3)= πabc/6cm3π×a×b×c。对于多发性肌瘤则计算最大的肌瘤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用药期间,本组52例患者全部出现了闭经现象,17例贫血患者得以纠正,血红蛋白由上升为118 g/L,而过去平均为 78g/L。有 10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多汗、泌乳等症状,6例患者出现恶心、阴道干燥,所有患者都有一定的轻度反应,如低血压、色素沉着等。

2.1 用药前后两组子宫大小及肌瘤变化情况 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s)

表1 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s)

项目 子宫 最大肌瘤 P用药后平均体积(cm3)用药前平均体积(cm3)缩小率(%) 240.12±12.23 328.26±41.64 26.85 71.98±16.38 132.52±31.26 45.68<0.01

由表1可以看出,子宫肌瘤在治疗前、后的体积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缩小,而肌瘤缩小程度更加具有显著性,两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 见表2。

表2 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s)

表2 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s)

时间 FSH(μg/L) LH(zu/L) P(nmol/L) E2(pmol/L) T(nmol/L) PR(μg/L) P用药后用药前13.62±4.37 28.76±7.28 10.96±3.26 21.63±4.49 6.14±4.14 20.97±5.76 151.06±30.85 336.50±71.33 0.237±0.029 0.276±0.109 11.26±3.71 10.87±4.66 <0.05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后FSH、LH、P、E2等指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而T、PR变化则不具有较大的差异。

2.3 子宫血流变化 见表3。

表3 子宫动脉和肌瘤血管的血流变化[(±s),(RI)]

表3 子宫动脉和肌瘤血管的血流变化[(±s),(RI)]

时间 子宫动脉 肌瘤血管 P治疗后治疗前0.76±0.07 0.62±0.06 0.71±0.06 0.56±0.08 <0.05

由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后子宫动脉(RI)、肌瘤血管(RI)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 30~50岁妇女[5],据统计[6-8],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导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子宫肌瘤给女性患者带来压迫症状、痛经和月经过多等情况,也会影响到其生育功能。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孕激素活性,将孕激素与其受体不能相互结合,可使得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属于典型的甾体类药物,进而使肌瘤缩小,阻断孕激素、雌激素相互作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缺点,故用药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为患者有肌瘤而未生育者;使肌瘤缩小,血管减小;近绝经年龄的子宫肌瘤患者,用药后可避免手术;有外科手术禁忌者。总之,子宫肌瘤采用米非司酮与长效GnRH-a治疗,疗程短,副反应轻,疗效比较显著,肌瘤消失或缩小,可使子宫体积变小,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1] Buttram VcJr,Reiter RC.Uterine Leiomyoma:etiology, symptommatology and management[J].Fertil Steril,1981,36(4):433-435.

[2] Vollen hovenBJ,LawrenceAs,HealybL.Vterine fibroids:a dinical review[J].BrJ obstet Cogneco,1990(9):258.

[3] 王莉莉,马毓明.国外米非司酮的临床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13(2):74-79.

[4] 曾雯琼,刘晓敏,王彩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7例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0).

[5] 戴秋玲,樊伯珍,张弋,等.腹腔镜子宫大肌瘤剥除术 63例临床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06).

[6] 郎雁,王燕,段洁,等.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J].实用预防医学,2011(05).

[7] 舒小珍.苯海拉明治疗因化学药物引起的呕吐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05).

[8] 林怀忠,隗伏冰,衣秀苇,等.腹腔镜与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4).

R737.33

A

1673-5846(2014)02-0239-02

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新疆阿克苏 843200

猜你喜欢

司酮肌瘤体积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