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酮症倾向的糖尿病临床探析

2014-07-05邵德荣马晓霞宋铁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明显改善酮症降糖药

邵德荣 马晓霞 宋铁军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酮症倾向的糖尿病临床探析

邵德荣 马晓霞 宋铁军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在治疗酮症倾向糖尿病问题上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医学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部分病情无改善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胰岛素治疗。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病情明显改善者26例(86.7%),在C肽水平、FPG以及HbA1c方面,26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4例病情未改善者的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可明显改善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降糖药物;酮症倾向;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失调的常见疾病,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发病率已达到了2%,但是医疗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使得糖尿病成为了群众关注的话题,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工作者不断探讨的医学课题[1]。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身器官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重点,同时也需要患者足够配合。近年来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然而少数患者会拒绝接受胰岛素的治疗。对此,本文特选取60例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旨在探讨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疗效,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为(57.1±4.3)岁,病程为1.2个月~23.0年,平均病程为(5.6±1.1)年;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为(57.6 ±4.2)岁,病程为1.2个月~24.0年,平均病程为(5.4±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即二甲双胍药物,每日三次,每次500mg,并在三餐进食中加用50mg拜糖平。若病情无明显改善,则改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则直接使用胰岛素治疗,即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初始量为10U,随后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每次调整量为2U[2]。

1.3 疗效标准 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的标准为: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FP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h血糖值(2hPPG)达到了10mmol/L[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病情改善情况 观察组中病情明显改善者26例(86.7%),其余4例为病情无明显改善者。

2.2 在C肽水平、FPG以及HbA1C方面,26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口服降糖药物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口服降糖药物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组别 n C肽水平(moL/mL) FPG(mg/d) HbA1C P观察组治疗前 30 0.40±0.08 14.2±2.8 8.8治疗达标 26 0.52±0.14 6.9±1.2 6.4 <0.05治疗未达标 4 0.31±0.08 5.8±1.1 6.7

2.3 改善比较 观察组其余4例病情未改善者的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肽水平比较[(±s),moL/mL]

表2 两组患者C肽水平比较[(±s),moL/mL]

组别 n 空腹下C肽水平 C肽水平3h后 P观察组治疗未达标 4 0.31±0.08 0.87±0.09对照组 30 0.52±0.15 1.05±0.16 <0.05

3 讨论

临床上将酮症倾向的糖尿病归结为I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结果显示该病都不是由I型或II型糖尿病引起的,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发病机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多是胰岛素药物,鉴于部分患者无法接受胰岛素治疗,本文研究了降糖药物对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出其余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结果显示,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只要少数患者仍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对降糖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降糖药物可能启动了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机制,减少了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毒素作用,达到了改善B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本文研究总结出,多数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可口服降糖药物改善病情,且有效时间较长,值得临床推广。

[1] 王燕,郝陆飞,梁旭丽.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9,12(15):267-268.

[2] 玉超勇.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短期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9,12(3):156-157.

[3] 许雯,翁建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J].新医学,2009,6(4):139-140.

R578.1

A

1673-5846(2014)02-0219-02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7

猜你喜欢

明显改善酮症降糖药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胆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93疗效观察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控烟协会:北京禁烟实施一周年 无烟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