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拔除尿管前是否夹管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

2014-07-05周美云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尿管尿量妇科

周美云

探讨拔除尿管前是否夹管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

周美云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拔管前是否夹管对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妇科腹部手术留置尿管1~2d的患者24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持续开放引流至拔管,对照组拔管当天进行夹管训练膀胱1~2次。比较两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重新留置尿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2.09±0.55)h、(2.07±0.5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792);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分别为(255.88±50.36)ml、(253.94±39.8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8,P=0.743);两组拔管后的重新置管发生率分别为4.0%、2.6%。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短期(1~2d)留置尿管,拔管前不必夹管训练膀胱,不影响患者自主排尿。

妇科;腹部手术;留置尿管;自主排尿

妇科腹部手术中常规留置尿管的目的是消除膀胱充盈,扩大盆腔术野,充分暴露病灶,避免损伤膀胱,避免分离粘连时牵拉膀胱、输尿管而影响术后排尿功能。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应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4h拔尿管,留有镇痛泵者48h拔尿管[1]。早拔管可防止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生[2]。临床工作中通常在常规夹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后拔管。目前,国外已有研究者尝试不夹闭尿管直接拔管的做法[3]。本研究对我科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为循证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妇科腹部手术留置尿管1~2d后拔除尿管的患者240例,疾病诊断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不孕症等,妇科宫颈癌根治术和阴道手术患者不在观察范围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手术方式、术后用药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室麻醉状态下留置同一型号的乳胶双腔气囊尿管,术后根据医嘱 1d或2d拔除尿管。观察组持续引流,输液结束后直接拔管;对照组拔管当天夹管,有尿意后松开,输液结束后拔除尿管。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评价指标包括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发生排尿困难重新留置尿管的情况。拔管后,查看排尿是否顺利,记录首次排尿时间和尿量。若患者无法自主排尿,经各种物理方法诱导后仍无法排出尿液,则重新留置尿管。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6例(4.8%)出现不适感,5例(4.0%)重留尿管;对照组4例(3.5%)出现不适感,3例2.6%重留尿管,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排尿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首次排尿情况比较(±s)

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首次排尿时间(h) 首次排尿量(ml)观察组 126 2.09±0.55 255.88±50.36对照组 114 2.07±0.51 253.94±39.85 t 0.264 0.328 P 0.792 0.743

3 讨论

3.1 拔管前不夹闭尿管对患者自主排尿影响不大 由于患者手术部位在盆腔,尤其在切除子宫时,最易伤及邻近器官。为了避免损伤膀胱及输尿管,必须留置尿管,持续引流,便于术后观察每小时尿量和性质。麻醉和手术可以使腹部肌肉和盆底肌内的张力减弱,影响膀胱功能。拔管后首次恢复自主排尿表示膀胱功能的恢复。目前许多文献报道,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做法是拔管前先夹管,使膀胱充盈,患者自觉有尿意后再排空膀胱,降低尿潴留的发生[4]。2010年,Nyman等对髋关节骨折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的作用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恢复排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持续引流,输液结束后拔管,护士认真宣教,讲解第一次下床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亲自搀扶患者上厕所,以防发生体位改变引起不适。结果发现,拔管前是否夹管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排尿影响不大。

3.2 夹管存在一定风险 妇科手术有其特殊性,要求膀胱处于空虚状态,术后严密观察尿量及性质,以便及早发现泌尿系统的损伤。如果及早夹闭尿管,患者无自觉尿意,膀胱过度充盈,会导致膀胱收缩功能障碍,加重膀胱的损伤。同时,及早夹毕尿管后,护士不能及时观察尿量,无法及时考虑到少尿导致的危害,不利于全程护理的实施,最终反而带给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4 结论

本次仅对妇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1~2d的患者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对拔管后自主排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夹管对患者拔管后排尿无明显影响。考虑到进行常规B超检查会增加患者的负担,本次研究未对患者进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为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着审慎的原则,经过效益分析和伦理学考量,本结论可运用于护理实践。运用中要注意发现新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科学有效地实施循证护理。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程红缨.留置导尿术中的插管与拔管技术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9):783-784.

[3] Nyman MH,Johansson J,Gustafsson M.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the effect of clamping the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J Clin Nurs,2010,19(3/4):405-413.

[4] 韩铮.两种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7, 13(6):565.

R473.71

A

1673-5846(2014)02-0139-02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1

猜你喜欢

尿管尿量妇科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