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光

2014-07-05晓石

中国共青团 2014年6期
关键词:魔咒老张大楼

文 / 晓石

灯光

文 / 晓石

写在前面的话

团中央机关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0号,是坐落于居民楼中间的一栋12层的黑色办公楼。这座大楼是有传统的,是有风尚的,这座大楼最宝贵的,不在于多么宏伟多么高大,不在于走出了多少干部多少栋梁,而在于这座楼的精神、气质、品格、作风、意志、状态……现在流行各式“范”,我且称之为——10号楼的“范”。

10号楼的“范”在哪里?在10号楼的灯光里,在10号楼的歌声里,在10号楼的对联里,在10号楼的青春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10号楼不灭的灯光,成了前门东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80年代,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为了尽快恢复团中央的工作,开拓共青团的事业,这座大楼里每个人都像发了疯一样地工作。办公厅的汪大姐告诉我,那时候,勤奋学习的劲头,钻研工作的劲头,弥漫着整座大楼。大家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思考,有什么好的思路、好的方法,都会随时随地互相交流讨论,一些好的观点、好的文章,都会做成卡片随身携带。几乎每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每天顶着月光上班、披着月光下班。而大楼每一盏灯光的背后,仿佛都诉说着“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到了90年代,经久不息的灯光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传说。直到今天,还有各种“学霸”、“工霸”的故事为大家津津乐道。老徐,办公室新置办的沙发没多久就严重掉色,比同一批的旧了很多,大家一开始以为是质量问题,叫厂家来更换时才发现,是因为他长期加班睡觉给磨损的,而且没多久,这可怜的沙发就硬是让老徐给睡塌了;老张,30多了还光棍一个,有人介绍一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相亲对象,结果他不仅把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定在办公楼,还因为工作太投入把对方忘在办公室里等了4个小时,不过,后来据说“高大上”因为这点反而看上了老张,最后还嫁给了老张,老张的爱人每当说起这段“历史”,总是耿耿于怀而又幸福其中;老赵,传说中的“资料库”,能将历年人民日报五四当天的社论倒背如流,能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中央领导关于共青团的讲话如数家珍,只要给出关键词就滔滔不绝地背出整段,搂都搂不住(方言,意为控制不住),甚至能说出是在某本书某页的什么位置,等等。这些段子越传越广越传越神,有一段时间我还曾有想找当事人核实的冲动,但后来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我发现,自己身边已经遍布了新生代的“学霸”和“工霸”……

在世纪之初,我刚到大楼里工作,那时候机关还有单身宿舍。每天下班后,是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活跃的时间,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工作问题,往往引得大家唇枪舌剑,面红耳赤,从办公室辩到宿舍,从水房辩到卧室。那时候,大家比的是,书架上谁的图书多,讨论时谁的观点高。我还记得,当时老王住在我的对门,刚搬进宿舍的时候,桌子整整齐齐,床铺干干净净,慢慢地桌子上垒满了书,然后,床上藏书占一半、人睡另一半,再后来就变成书睡下铺、人睡上铺。而枕书而眠的成果,是在1年之内出了1本专著1本译著,成为了小小的“思想家”。还记得在2007年,有一段时间大楼进行简单装修,服务局提供了几种沙发的样式让大家挑选,结果大家的意见非常统一,都要那种长条型、可摊开、帆布面的,因为,方便加班睡觉……那时候我们常常感觉到,机关里年轻干部最普遍的心态,就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而更恐怖的是,这种恐怖越来越恐怖……

在新的年代,灯光又有了新的形式。机关年轻干部有一个微信群,有一次,两位加班到晚上10点多的小伙伴买了100元的羊肉串,在群里显摆了一下,结果其他正在加班的小伙伴们从各个办公室纷至沓来,晚来的就只有眼馋的份。当年的“月光族”已经改名叫“Seven-Eleven”——早上7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说到11点,恐怕每一位干部有和传达室大姐打交道的经历:每到晚上10:55的时候,传达室大姐会给还在加班的各个办公室打电话催,让赶紧走。这时候大家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话说尽,只是为了争取多半小时的工作时间。后来,随着“在不吵醒大姐睡觉的情况下,有4条路径可以离开机关大楼”的“小道”经验慢慢流传开来之后,这种和大姐“斗智斗勇”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灯光下,还映衬着团属们一张张可爱的脸。他们和她们,无条件响应“号召”,无原则支持加班,有的时候还要送盒饭、当司机,有的时候还要帮忙打下手、送材料,而更多的,则是默默地打理好家里的一切。10号楼流行着一个“魔咒”——凡是结婚(当天),(当晚)必定加班。我身边所有的前辈都言之凿凿地“痛诉”这段经历,我还将信将疑,可是等到我自己领证那天,“魔咒”就在我身上切切实实地应验了:领导“客客气气”地与我“商量”,时间紧、任务重、你最熟悉情况,要不……在那之后,我就像盖了个品质认证的印章,开始可以煞有介事地向晚辈们传递“魔咒”了。我们和团属的电话,往往从一开始的“今晚加班,不回去吃饭了”,慢慢就过渡到“今晚不用加班,可以回家吃饭”。有一次,一个部门举行年终交流活动,专门把家属全都邀请过来,我们用心排练了一个特别节目——演唱《感恩的心》,结果在演唱的时候,台下哭声一片……他们和她们,真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一扇扇普通的窗户,一盏盏透亮的灯光,背后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份份沉甸甸的紧迫感和拼搏感。一位离开10号楼多年的前辈告诉我,每当他经过前门东大街10号楼时,都会看看这座大楼,看看每一扇窗户,看看每一盏灯光。这一盏盏的灯光,闪耀着10号楼人的理想、信念、宗旨,就像灯塔一样,给人信心,给人鼓励,给人方向。我想,不仅是这位老前辈,可能每一位在10号楼工作过的人,当他离开这座大楼的时候,都会怀念这里的灯光。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让我们以10号楼的灯光为证。□

猜你喜欢

魔咒老张大楼
感谢老张
解除魔咒
未来已来8
老张的猪会听锣
双重魔咒 杰伊·威廉姆斯 JAY WILLIAMS
露肉季到!解除显胖魔咒!
大公司,请破解创新的魔咒
大楼
老张的手机
给乞丐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