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校园惨案?叩醒生命意识
2014-07-05许伯祥
许伯祥
〔关键词〕生命意识;生命教育;校园安全
“七班的一个女生跳河了!”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一下传遍了整个校园,更是震醒了我们相对放松的安全意识。原以为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学生处在教师严密的关注下,安全对于学生似乎不成问题,但问题却出现了,原因只是因为同学间的猜忌。在感慨安全教育对于学校工作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的的确确感受到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美好的生命难道那么不值得珍惜吗?
回忆近段时间发生在身边的一幕幕惨剧,更让我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某高级中学一位高中男生因为教师批评他与女生交往过密而跳楼自尽;某外国语学校的一位高三男生因为感到生活压抑选择在寝室上吊自杀,可以说是生命的花朵正当绚烂绽放之时,却选择提前凋谢,让人深感悲痛惋惜。有什么样的大事值得我们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呢?分析原因,更加让我们目瞪口呆:一个常见的同学间的猜忌,或者是师生间一个小小的误会,甚至是学习中一个无关紧要的挫折。
生命对于人来说,美好而又珍贵,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不珍惜生命是不可思议的,以生命为代价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是不值得肯定的,这恰恰暴露了学生身上的许多
问题。
第一,遇事易冲动,缺少谦和处事的态度和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自我感觉良好,虚荣心极强,好面子少思考,易冲动少理智,做事不考虑后果,跟着感觉走,出事后又缺乏正确的应对能力。
第二,抗挫折能力弱。习惯顺境,麻木于掌声,沉湎于以往取得的成绩,对未来的艰辛缺少正确的估量和应对的准备,遭受挫折后缺少理性的思考分析,容易消沉和自暴自弃,更缺少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能力,在惊慌失措中失去理智。
第三,价值观扭曲。缺少判断问题轻重的能力,可以把生命和任何小事等同,还无知地认为是讲义气、重感情;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只看重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
以上这些说到底可以归结为一点,即生命意识的淡薄:当他们在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承受不公待遇后,想到的只是用生命去捍卫所谓的尊严,殊不知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付出不能收回,一时的冲动换来的是无法挽回的结局。
那么,怎样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呢?作为处在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我认为要特别注重以下方面的教育。
第一,生命的惟一性。生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惟一的,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失去了就找不回,人可以有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有许许多多获得这些财富的机会,但父母生下你,赐予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特别珍惜。
第二,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对于人来说是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人的一生会有许多的诱惑,也会碰到不少的艰难险阻,但我们不要轻易拿生命去交换,你有可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物质精神方面的一切,但当你失去生命后,一切都是空的,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生命延续的虚拟性。生命的延续只存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是虚拟而不是现实的。对于个人来说,失去生命意味着什么都消失了。精神层面的延续也只是相对于某些方面,但不可否认留给家人的一定是无尽的痛苦。
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做到珍惜生命,强化生命意识,我觉得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情景体验。
(1)不定期在班团活动课中,播放一些有关生命与安全的影像作品,看生命在车祸中的脆弱,听涉毒人员的痛苦呻吟,使学生在视觉的强烈刺激下,警戒自己珍爱生命,遵纪守法,杜绝不利于健康甚至危害生命的行为习惯。
(2)邀请社会上的“生命强者”来学校做一些如“战胜病魔,爱惜生命”等主题的报告,用他们战胜病魔,顽强生存的事例教育学生,让他们通过体会病人病痛的无奈,以及人在病魔面前,甚至在死亡面前的强烈求生欲望和抗争精神感受生命的美好。
(3)通过社会实践课,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敬老院体验老人们是如何珍惜暮年、快乐生活的;去福利院看残疾人怎样与命运抗争,与他们共同体会我们认为最容易得到的满足和幸福;去疾病康复中心亲眼目睹病魔的残酷,去聆听病人对生命的渴望。
(4)开展一些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各项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时时体会生活和生命的美好,感受集体的温暖、合作的快乐、健康的幸福等。
总之,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教育中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又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更要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珍惜生命,强化生命意识,路漫漫其修远,让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春晖中学,绍兴,312353)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