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是橱窗,还是店堂?

2014-07-05李晓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验慕课

李晓明

摘 要:什么是MOOC?为什么学生会学MOOC?为什么教授要教MOOC?为什么大学要鼓励其教员教授MOOC?用人单位将如何看待MOOC?为什么MOOC也意味着高质量?本文基于我在北大参与推动MOOC工作的体会,探讨以上这些问题。相信MOOC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必将开启一个新的领域,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开拓探索。

关键词:MOOC(慕课);体验;未来教育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慕课)的理想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低成本地将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任何愿意学习的人,不分贫富贵贱。对于熟悉电视广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来说,这种理想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人们已经追求好几十年了。现在关于慕课意义和憧憬的话语,在十多年前我们做“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时候似乎都说过。那么,慕课怎么会一下子就这么火了呢?

不管怎样,现在不少人看好慕课,相信它除了有重要的意义外,还会有光明的前景,尽管还有许多事情一时说不清楚。若干年(5~10年)后,当我们回头来看现在开始喧嚣的慕课,怎样才能算是成功呢?或者说,什么样的成功才是值得我们现在如此兴奋,从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其中呢?我认为,成为正规大学教育广泛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或IT技术的展示,才是有意义的慕课成功的标准。而且,我相信慕课能够取得按这种标准衡量的成功。

一、什么是MOOC

基于参与北京大学过去一年多来推进慕课的工作,我感到现在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定义了,那就是:

主讲教师负有责任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

其中,“主讲教师负责”、“大规模人群”,“要素交织”和“教学过程”是关键词,它们将慕课与先前的各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的实践区别开来。下面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看这个定义在实践中的体现。“我能从慕课中获得什么?选修一门慕课,我需要做什么事情?”这是每个学生面对慕课潜意识中都会有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先是通过课程预告了解即将开出的新课,看是否适合自己。课程预告通常包括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开课和结课时间等信息。学生通过注册选课,在参与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包括:观看课程视频;按时完成能得到即时反馈对错的作业,参加考试(也是能马上知道成绩);在论坛提问以及回答别人的问题。最终,课程结束时,如果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上达到一定要求,将获得证书。这是学生体验的基本框架。

为了掌握总体学习进度并提供课堂的体验,慕课上的讲课视频通常以周为节奏向学生提供,而不是一股脑全部发布出来。在慕课上作业和考试现在有三种基本类型(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增加)。如自动批改的客观题,可以是多选或单选,还可以是问答填空等,作业可能有截止日期和提交次数的限制。除了客观题,作业还可以是相互批改后由算法汇总的主观题以及自动批改的程序设计题。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论坛提问以及回答别人的问题。学习结束后,根据平时作业成绩和考试的成绩以及参与论坛的活跃情况,汇总形成课程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将获得证书。目前慕课的证书一般有三种类型:普通证书,优秀证书,带有身份认证的证书。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准备并发布课程预告(提前一段时间);将课程内容规划成若干10分钟左右的知识点,并设计评估学习效果的练习测试题;对应传统每周3学时讲授的课程,慕课大概需要每周录制约100分钟的视频;选择适当的方式录制讲课内容;基于平台功能,制订评分准则与通过标准;有计划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并通过反馈信息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

如何制作课程视频通常是人们首先关心的事情,尽管一门好的慕课绝不仅是一组好的视频。讲课视频并没有唯一最好的模式,根据能有的时间投入,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就好。依照北大现有的做法,大致包括如下几种:(1)豪华版。如艺术学院毕明辉老师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史”,高端专业,非常精美。但是成本很大,估算下来,视频时间与工作量之比为1:100。(2)清新版。比如陈江老师的“电子线路”课程。视频时间与工作时间比是1:50。教师自己讲自己录,自己为视频课程做各种美化。(3)课堂实录版。比如邓辉老师的“世界文化地理”,时间比是1:10。课堂上会有一些活跃气氛的互动,鉴于慕课要讲究效率,这样的内容一般不会放在慕课视频里。(4)简朴版。时间比差不多是1:5。这种方式采用相应的视频制作工具直接将PPT的演讲过程转成视频,录制的视频可以体现在PPT上简单的涂写过程,教师也可以在视频课程中偶尔出现一下。教师自己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教师录完后由技术人员做剪辑,总的来说比前面三种花的时间少。我和邱泽奇、王卫红老师讲的“人群与网络”课程,主要依赖于文字、图像等信息,因此采用了这种较为简单和方便的课程视频制作方法。显然,上述这些只是已经在我们实践中采用的样例,完全还可能有其他形式。

就上课的过程而言,教师首先要保证的是,讲课视频以及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对应周之前上线,一般不可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开课,通常有2~3周的提前量就好。接下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平台上的活动,如作业完成情况,并且依据结果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必要调整。比如,一个题目出来之后,80%的学生都没有做对,作为教师应当有一个反思,并且把这种反思投射到下一次的课程中,通过种种反馈使得课程更加合理。当然还要有计划地参与课程论坛,定时或者定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论坛上反馈的情况,设置一些讨论的问题。

慕课的内容和过程,也可以(其实是应该)用于校园内对应课程的教学,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基本教师一言堂的情况。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观看相关内容的视频,并完成要求的作业,做到有备而来。而在课堂上则是以讨论为主,从而实现将“讲授主导的学习”转换成“研讨提升的学习”,这是一个翻转。原来的学生学习是先课堂内再课堂外,即先来教室听老师讲课,然后回去做作业、看书等;现在的学生到课堂之前已经通过视频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做好了作业,来到课堂只是进行讨论和拓展,这是“翻转”的另一体现。

二、MOOC为什么能成功

慕课会对高等教育起到什么作用?它的未来是什么?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去还是终将成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未来一个什么状态能说明我们今天讨论的慕课是成功的?我认为,慕课要成功,就不能只是演示,不能仅是示范,不能只是“橱窗”;慕课的成功应该是,成为常规,成为普通,成为“店堂”——大学的“店堂”。所谓“普通、常规”,即是大学课程的“一等公民”,意味着作为教师,可以自由选择上课的形式,传统的教授方式、慕课方式或是某种混合教学方式,都可以,都被教务处同等对待。“店堂”是与“橱窗”相对的,店堂意味着本色,橱窗则更多地意味着展示和招揽。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要能够在网上找到应有尽有的慕课,就好像我们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种各样的书一样,不一定都是畅销书。

如果慕课做到了“普通、常规、店堂”,那么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三者的均衡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或者说“高位均衡”。为什么慕课能够使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效益”三者的均衡上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慕课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来的,但技术本身不是教育。一定是潜在有某种巨大的价值,由于先前技术不够先进而没能得到发掘和开采。什么样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我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就还可以问: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教育资源已经进行了多年,为什么以前就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

首先,我们看到尽管优质教学资源总是很缺乏,但在中国和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被有效地利用。下图是一所大学某学期的课程选课人数情况,共计开设了1998门课。横轴是课程按照选课人数由多至少的排序,纵轴是对应一门课的人数。可以看到,其中只有几门课的选课人数较多,还可以计算出选课人数的均值为48,中位数为29。也就是说,大部分课的人数都在30以下。这一方面可以说该校的条件较好,学生能在小班中得到教师的关照,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在某些适合大班教学的课上没能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其次,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中,学生主要通过接收信息输入,加上自己的即时思考加工进行学习,互动通常不多。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听讲和思考,而我们老师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备课和讲授,真正留给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时间非常有限。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说优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而对于慕课,就教师的投入而言,在信息传递方面,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扩大受教育者规模的边际成本趋于零,而且这样反而能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和沟通。这里,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观察,那就是一旦一门慕课上的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超过教师的作用。规模,既是慕课的目标,也是慕课的手段。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十年前呢?我认为是两个基本条件的成熟使然。一是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基础设施、Web2.0、音视频、云计算这四个方面,使得慕课所带来的教与学过程的良好体验成为可能。同样的平台软件,如果部署在十年前的基础设施上是绝没有当下这种体验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技术思想的成熟。曾经,我们强调面对面的互动,但那有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意味着小规模高成本。我们曾经也强调师生互动,其实也有难以克服的规模瓶颈问题。基于广播电视的教育,有规模,但是那种规模的活动缺乏教学节奏,没有慕课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多种教学活动要素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相互交织的过程。那种规模后面的学习者是难以关联的,从而形不成规模可以带来的互动的力量。尽管与慕课相关的几乎所有技术要点我们都似乎见过或者早就听说过,比如视频、客观题、论坛、通告、UI(用户界面)、云计算、教学节奏、短视频、字幕、作业提交时间控制、证书等,但当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课程、人工智能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学课程,都是有十多万人选学,近10%的人通过考核获得证书,这样的例子非常令人震撼。没有这样的实例,人们现在也不会对慕课抱有如此高的希望。宏观上来看,我认为MOOC中的“M”,不仅是指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的规模,还要求有课程数量的规模,各种各样的课程百花齐放,那才是希望所在。本质上,慕课是一种互联网应用,而成功的互联网应用没有一个不是乘规模之风而破浪的。只有规模才会有效益,才会看到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在这个意义上,慕课的成功将会是维基百科式的成功,而不会是大英百科式的成功。

三、学习与发展,竞争与合作

慕课在全球的高调兴起,吸引了高等教育界、IT产业界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欢呼者、疑惑者、担忧者、恐惧者皆有之。为了理解什么是慕课,参加各种研讨论坛,博采众议自然有帮助,但我建议大家都不妨注册几门课,亲身体验一下,会更有成效。而作为教师,若有机会,尝试着将自己的课做成慕课,那会更有意思,原来的很多困惑都会消失。一旦你试图把自己的课做成一个慕课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一种交响,这种交响让你感到震撼。同时也会体会到很多新颖的单项技术,例如in-video quiz(视频中内嵌简单测验)、learning sequence(学习序列)等,它们都已经很好地集成在这样的系统中。即便是教书多年的教师,在从事慕课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值得重新学习的地方。比如慕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是传统课堂教学不会想到的,但注意与否从效果上会很有不同。在我任教的慕课中,在视频发布的时候同时伴有每段视频的时长(12分钟、6分钟、5分钟等)。如果没有这些时长信息,学生看到相应的视频列表后,没法计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无形中造成一种心理障碍。而有了这些时长信息,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安排其学习时间,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当我们开设慕课的时候,会涉及很多这样的细节,单看一个可能无关紧要,但加在一起效果就很不一样。

慕课尽管充满希望,但也面对一些严峻的挑战,人们还没有研究明白。不克服它们,慕课的未来会很艰难。例如:如何科学严格地评估一个从未谋面的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在统计学意义上,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说一种自动评分方法产生的结果与人工评分的结果高度一致,但这并不等于是对每个学生成绩的评分误差都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可我们需要的正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都正确合理。另外,在慕课学生差异性巨大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最后,在数字鸿沟存在的现实下,有些地方网络条件很好,有些其实依然很差,基本没法看网络视频,慕课是会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拉大差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中国推动慕课过程中认真研究的。

慕课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掀起波澜,媒体用风暴、海啸、革命、颠覆这些字眼形容它,并认为它将改变全球高等教育的形态以及就业市场的气象。但是我想我们不足畏惧,大学总是要有的,慕课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课程形式。我们应该很有信心地看到,不仅中国有些大学的课程好,而且每一所大学都有很好的课程,为什么不参与竞争呢?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热爱传道授业的传统,课上得好本来就是很多中国大学教授的一种骄傲,我们应该弘扬或者说焕发这种传统。正如现在人们说IT应用中是“内容为王”,我想慕课的未来将会是“课程为王”。有人说以后会出现一个课程市场,课程是交易的单位。有市场就会有竞争,然而这种竞争并不意味着一门课最终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上。举例来说,与社会网络相关的内容,在Coursera上就有4门课,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讲授。正如教材一样,基本内容相同的教材可能写出多个不同的版本,适合不同的学生。

作为大学,让更多的课成为受欢迎的慕课,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国家活跃的慕课越多,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会越有影响。同样,一个学校活跃的慕课越多,那么这个学校的影响力也就越大。看现在两大慕课平台,上面的活跃课程大约有800门,其中来自中国的有20多门。鉴于中国有过去几年来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等方面的积累、组织力度和经验,为什么不可以动员我们的大学,用两年的时间,开出1000门慕课呢?我以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北大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开出了11门。

想象未来有那么一天:开学了,一门中国的慕课有10万人注册学习,几个月后这门课结束了,最终通过考试达到标准的有10000人,其中开课教师所属学校的学生只有100人,他们得到学分,另外9900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得到一种课程通过的证书,或者是他们自己所在大学的学分。课程执行投入的资源,除了一个主讲老师外,还有两个助教。注册学习完全免费,最后的证书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些可能需要支付一些工本费,但经济困难者可以申请免交。我们可以相信,而且我是很相信,这一天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来到。让我们共同来探索怎么能够借鉴慕课理念和技术,将我们的课教得更好,将我们的大学办得更好!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体验慕课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