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起“探究”风帆,遨游“科学”海洋

2014-07-04肖婕颜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根毛动手科学

肖婕颜

【摘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扬起"探究"风帆,让学生在浩瀚无边的科学领域中快乐遨游,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情境实验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87-02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设计动手实验,合理评价学生,为学生扬起"探究"风帆,让学生在浩瀚无边的科学领域中快乐遨游,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特强的好奇心,他们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为寻求答案而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在科学课堂中,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足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根里的抽水机》时,我先利用课件展示根毛的示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很轻易地理解了根毛的作用: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下,仿佛真的是看见了一台"抽水机"在运动,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纷纷跃跃欲试书中的"根毛实验"。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快乐地遨游在科学的海洋中。

二、动手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可操作的实验或制作,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探究中相互沟通,相互碰撞,碰撞出绚丽多彩的火花。

如教学《会"爬"的水》时,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杯红墨水、一张纸巾、一张白纸、一小块泡沫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实验前,学生们都很好奇,水到底是怎么爬的呢?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我先明确操作实验的要求,然后演示实验。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把纸巾、白纸、泡沫等分别放进红墨水中。在操作实验中,学生看到红墨水慢慢地往上"爬",从实验中认识到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这样,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兴趣,而且在动手操作实验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能力,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更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引向"科学"的海洋。

三、合理评价,激发探究欲望

(一)评价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反应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我们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放矢,是非分明,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找准课堂评价的落脚点。对待优秀生除了表扬鼓励外,还要加以鞭策,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你還可以从其它方面考虑这个问题",逐步把优秀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他们不至于产生满足于现状的心理。对待中等生,除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外,还要对存在的不足客观的指出,并加以启发、矫正、补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半导体水平。对于后进生,教师把他们的优点放大、加以表扬,在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时,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尊重,从而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还能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评价要关注探究内容等差异

根据探究的领域、地点、周期、途径、内容、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寻找"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和框架,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和实践,从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调动师生参与,有利于课程管理、学生发展等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评价。

如在教学《探索雷电的秘密》一课时,学生通过看录相知道了雷和电是同时发生的现象后,一位平时上课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座位上用小镜子把从窗户射进来的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天花板上,同时还敲着桌子。教师把握住这一教学契机,鼓励他讲讲自己设计的是什么实验,他慢慢地站了起来,可是低头不语。教师笑着走到他面前,真诚而耐心地说:"鼓起勇气大胆说,老师相信你能把刚才做过的实验过程说清楚。"他点点头。他说完后,教师抚摸着他的头说:"很好,你肯动脑思考,设计出了模仿雷电同时产生的实验,能就地取材,用简易的方法实验,只要能像这样持之以恒,一定会提高你的实验设计能力。"教师的信任激发了他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科学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总之,教师创设情境,搭建动手实验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空,及时合理的评价,能为学生扬起"探究"的风帆,使他们遨游在"科学"海洋中,最终驶向"科学"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根毛动手科学
植物根毛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也来动手
拟南芥bHLH转录因子在根毛发育中的作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Ca2+通道抑制剂对小麦根毛形成与伸长的影响
动手画一画
科学大爆炸
生长素和乙烯互作调控硝酸铵诱导的根毛分叉
动手演示找错因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