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朝拟声词心理现实性的实验研究

2014-07-04金松子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朝鲜语客观事物任意性

金松子

【摘要】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造出来的,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词汇。索绪尔提出语言的符号特征,主张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任意的。然而,拟声词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非任意的。本实验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已经习得朝鲜语拟声词的基础上,分析学习者初次接触英语拟声词时的心理现实性。

【关键词】拟声词语言符号客观事物非任意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75-02

一. 引言

英语中普通词汇(Common words)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任意的,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学习者在学习普通词汇时,需要记忆语言符号,即单词的拼写,來建立与其对应的客观事物概念。但学习者不会一一背诵拟声词(Onomatopoeia)也能够知道它所表示的客观事物。本实验主要研究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初次接触英语拟声词时的心理现实性。对于不同类型的拟声词,学习者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二. 理论基础

2.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学家索绪尔(2009)曾提出语言符号的特征,即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任意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社区内,人们使用不同的声音组合或文字符号来表示。比如,汉语中的"桌子"在英语中是"desk"、朝鲜语是"",均表示"具有四个支撑点的、有一个台面方便人们读书写字的"这样一个物体。其次,语言的任意性突出表现在同一语言中人们用不同的声音组合或文字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再次,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体现在声音组合与标记这些声音组合的文字之间。

2.2 拟声词的非任意性

拟声词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非任意的。换言之,拟声词的概念和声音、所指与能指之间是非任意的。比如,狗的叫声"wow-wow"和"狗"这一概念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拟声词"wow-wow"是模仿狗本身所发出的声音来附加语言符号的。然而,普通词汇的概念与声音之间、所指与能指之间是任意的。比如,英语中名词"tree"的音/tri:/和"树"这一概念之间是没有内在联系的,也就是说,普通词汇的语言符号不受事物声音的影响。

三. 提出假设

以上理论可见,普通词汇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任意的。因此,记忆时更倾向于语言符号的背诵。而拟声词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是非任意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客观事物。本实验共研究十个拟声词,包括五个表动物声音的拟声词与五个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普通词汇与拟声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应用到这两类拟声词上。据此,本实验提出这样的假设:英语中表动物声音的拟声词,其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任意性小,在记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客观事物;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其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任意性大,记忆过程中更倾向于语言符号。

四. 实验研究

4.1 实验过程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延吉市建工小学3年级的30名学生。实验主要以试验题的方式进行。实验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五个表动物声音的拟声词,如:英语中的"wow-wow,meow-meow,moo-moo,gurgling-gurgling,cock-a-doodle-do";朝鲜语的""。其次是五个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如:英语中的"tick-tock,chug-puff,click-clack,tinkling-tinkling,sough-sough";朝鲜语中的""。英语和朝鲜语中都存在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但语言符号与声音间距离较大。因此,检验学习者听到英语拟声词时的"第一反应"能够有效地测出其倾向性。实验过程为学生在听完每一个拟声词后,根据听到的单词,在试验题的三个选项(A项为英语拟声词;B项为汉语拟声词;C项为图像)中选出"第一印象"。

4.2 实验结果

根据搜集上来的数据,分析了30份试验题。其结果为:学生对于表动物声音的拟声词大部分选择了图像,即客观事物。其中,77%的学生选择了"狗的声音"。50%、57%、60%、83%的学生分别选择了"猫,牛,猪,鸡"的图像。对于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大多数选择了声音,即语言符号。学生们在听到"钟表,火车,相机,铃铛,风"的英语拟声词时,分别有53%、43%、37%、47%、60%的学生选择了其声音,即语言符号。

学习者会从第一或第二语言中挑选出最接近的音来习得外语拟声词。本实验的第二题是关于猫的叫声"meow-meow"。在这一题中50%的学生选择了图像,但也有37%的学生选择了汉语拟声词"miao-miao"。由于英语中猫的声音"meow-meow"要比朝鲜语""更加形象、生动,并且发音更加接近于汉语的"miao-miao",学习者很容易受到第二语言汉语的影响。

五. 结论

首先,朝鲜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拟声词时存在心理现实性。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若拟声词的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间的任意性大,记忆中更倾向于语言符号,如:表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若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间的任意性小,记忆中更倾向于客观事物,如:表动物声音的拟声词。

其次,普通词汇和拟声词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声音与文字之间。就普通词汇而言,其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间存在任意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普通词汇的声音与文字之间是同步的。换言之,普通词汇的声音与客观事物、文字与客观事物间都是任意的。而拟声词的任意性只体现在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声音与客观事物间是非任意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金菊花,朝汉拟声词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北京,2007

[3]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猜你喜欢

朝鲜语客观事物任意性
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转化法妙解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
关于朝鲜语“-이-”句式和汉语“是”字句的对比
如何办好散居地区朝鲜语广播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