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四种症状

2014-07-04李勐霆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改浅析症状

李勐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四种症状是:合作流于形式;手段成为束缚;探究过于频繁;错误盲目迁就。

关键词:浅析;课改;症状

新课改全面实施已十多年了,按照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可以说,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但对一些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不难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症状”,须要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积极解决。

症状之一:合作流于形式

[现象]课前,教师特意把学生座位调整成多人一组;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宣布小组讨论。每组学生凑在一起,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上述现象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背后表现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合作”,首先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而上述现象中的那位教师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恰恰急略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其合作当然只能是低效的。因此,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与合作形式,讲究合作策略。可以在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可以在突破疑难点时合作研讨,可以在观点不统一时激烈辩论。简单问题,同桌讨论;较复杂问题,小组合作;意见分歧的问题,全班交流。把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有成效。其次,“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现象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合作交流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只有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才能真正用好小组讨论的形式,真正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症状之二:手段成为束缚

[现象]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伴随着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电脑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相当高。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反思]现在的课堂,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上述现象中,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生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对于电脑出现的暂时故障,上课教师不能及时解决,而非要专职电脑老师介入不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要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症状之三:探究过于频繁

[现象]课改后的课堂教学,部分老师的问题更多了,解决的少了,课堂中说的最多的是“大家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究解决”、“小组合作讨论。”尤其是公开课,更是挖空心思,力求使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体现三种以上学习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思]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对提出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探究的问题应有挑战性、适应性与现实性,同时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其认知水平相一致,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的。对有些问题,如在小学数学中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多位数的读写”、“数学符号的名称”等这些规定的东西是不需要探究的,如果无论什么问题都让学生探究,结果會事与愿违,既浪费时间,又毫无结果,同时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症状之四:错误盲目迁就

[现象]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桌的面积是多大,或估算一下自己的体重、几个数字运算的结果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立刻不加任何思索地举手回答。如:面积大约是5平方米、大约是3平方米或体重大约是80千克、50克……这时老师看着热闹的场面,往往会说:“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反思]很明显,这些学生回答是错误的,但教师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不敢否定学生的说法。新“课标”倡导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但数学毕竟是一门科学,数学知识应该有一个准确的界说,而不能含糊不清,似是而非。创新教育倡导学生要有批判精神,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的观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见解“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具有批判精神,敢于接受批判,也敢于批判他人。批判可以提高认识,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迁就错误,不仅不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而且有可能把他们引向不尊重科学的歧途。

猜你喜欢

课改浅析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浅析“谯”字“酷烈”义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