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特点分析
2014-07-04饶颖芝
饶颖芝
【摘要】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艺术类汉语借词。这些词汇对丰富英语词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分析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的构词法和文化特点,对英语国家和英语语言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借词 中国艺术文化 构词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been borrowed in various field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lexical and culture features of Chinese loan words on art which illustrat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
【Key words】Chinese loan words;Chinese art and culture;word-building
一、引言
英语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语言,大多数词语都源自于其他语言,如拉丁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五十多个语种,其中也包括汉语。汉语借词要进入英语的词汇系统,必须接受英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英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从汉语借来的英语词语通常采用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这四种方式产生。这些词语进入英语后都必须经历“英化”改造后融入英语语言的词汇体系和语用表述系统。1989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里收录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一千三百多个,加上日常生活中未被收录的词,估计在两千个以上。这些借词涉及中国的艺术、科技、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本文通过自己收集语料,就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从文化和构词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加深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感悟更多的语言现象。
笔者从媒介的角度把收集到的艺术类汉语借词(不包括派生词、功能转换词)分类如下:
二、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的历史成因和文化影响
上面列举的艺术类词汇基本属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范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艺术对英语国家和英语语言的重要影响。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出于海外扩张的需要,与当时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1637 年中英两国开始直接建交后,随着西方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了解的深入,一些反映中国传统艺术的汉语借词应运而生。pipa(琵琶)、Peking opera(京剧)等艺术类英语词汇都是在那段时期里出现的。二十世纪至现在的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几次重大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大量反映文娱生活的艺术类借词涌入英语。可以说,中国国力的增强,频繁的国际往来促使这段时期艺术类汉语借词得以快速增长。
三、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的构词法
艺术类汉语借词渗入英语后,一方面逐渐为英语同化,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其特有的语法特征。从拼写形式来看,两个音节的艺术类汉语借词一般不采用分写式,而采用合写形式,如penjing(盆景)、erhu(二胡)、qinyi(青衣)、daomadan (刀马旦)等,如为专有名词,一般第一个字母大写,如Yuju (豫剧)、Erhuang(二簧)、Yi Ching(易经)等。从数的形式来看,借词中的名词多反映英语名词的曲折变化,即多数可数名词通过加后缀 -s变成复数,如sheng-shengs,erhu-erhus等。从借用形式和词汇特征来看,艺术类汉语借词主要采取音译法和音译混合法等。音译法指通过汉语词汇的发音转变成英语词汇的方式,艺术类汉语借词大多数使用这种形式。如 xun是汉字“埙”的音译,Jingbai(京白)、wudan(武旦)、qinyi(青衣)等都是根据汉语拼音拼写而成,而且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艺术类汉语借詞的发音转化语主要由中国官话(普通话)的发音为主,另外,有少数音译词是由方言的发音转化而成的,如 tao(道)、Wu-ts'ai(五彩釉)都来自于方言的音借词。音译混合法是将原词一分为二,一半音译,一半意译构成借词的一种方式,如音译混合词Peking opera(京剧),它由汉语借词Peking和英语词汇opera组成;Nuo dance(傩舞)有汉语借词Nuo和英语本土词汇dance复合而成。
总之,通过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可以看到英语借词构词法的一些规律,以及影响中国和英语国家交流的艺术方面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英语语言学研究这一角度考虑,借词能促进民族语言的创新和发展,能丰富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还能填补借入语言的语义空白,丰富构词方式。由于英语词汇发展很快,笔者能力有限,收集的语料不够全面,还做不到完整反映英语中艺术类汉语借词的全貌。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中外艺术不断融合,大量艺术类汉语借词正在进入英语,将作为笔者日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课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陶岳炼.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J].台州学院学报,2006,(2).
[3]陶岳炼,顾明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其语法、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