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国人的“空间”与中国人的“场所”,浅析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

2014-07-04杨旭

青年文学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庭院场所乡愁

杨旭

摘 要:美国人有“空间”意识,但没有“场所”概念,中国人却与之相反。国家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意识与“场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空间;场所;庭院;根;乡愁

[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1

“空间”: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场所”:活动的处所。这两个简单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着这两个不同的解释。美国人有“空间”意识,但没有场所概念,中国人却与之相反。究其根本原因,则是中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美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家安在海边或森林里的小木屋内,他们喜欢站在房间里就能看见一望无际的海滩,当日出从海平面跳出的那一瞬间,他们感到海与天的分界线不单单是天地间的分界线,更重要的是那是未来的象征。他们仿佛突破了表层空间而进入了意识空间,他们不愿扎根在自己的寓所中即使有多么豪华或舒适,他们被空间地平线上的一点引向自己的未来。

相反再来看看中国人传统的家。中国古代至今“庭院式的建筑”遍布各个各个地方特别是江南小镇苏州一带。一进入这样一种传统的私家小院,就会被奇特的布局,弯弯曲曲的回廊小径所吸引, 石头、花草、房舍都井然有序的错落着让人沉浸在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中。然而却有一种被包裹着的压抑感,因为你再也看不到更广阔的空间,除了头顶上的一片天空就再也没有可以远眺的平台,中国人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庭院建筑,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式中,装载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这种内向封闭而由温馨舒适的院落空间,曾经滋养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为最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中国庭院里,不仅有花草树木四季变化带给人的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中国庭院表现中国文化中家庭血缘、伦常道德的情感空间,在中国人传统的居住方式中,庭院的意义是十分丰富的,是家庭成员活动起居,沟通交流的理想所在。从某种意义而言,庭院就是建筑的灵魂所在。庭院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其基本手段是围合,表现形式是院落。庭院建筑的一切构成元素都带有鲜明的人文注意色彩符号,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这些元素所构成的庭院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人们对庭院的钟情是历史形成的,庭院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居住形式,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一些院落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但是里面蕴涵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少,中国人扎根于这片土地的情怀却没有减少一豪一分。

反观美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对家的概念,他们不喜欢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范围内,相反他们更喜欢“流浪”式的生活,“家”对他们来说不再是特定的不变的唯一场所,他们更倾向于随遇而安,只要是能够指引他们走向未来的那一平面上的一点都可称之为“家”。美国人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他们更喜欢“走出去”,去外面开阔视野或寻找美好的未来。历史上美国就有三次重大的人口迁移,特别是在二战后随着新工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再加之南部地区本身就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无数的美国人迁移到“阳光地带”。他们自主放弃原有的居住地区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新的地方更有利于他们生存发展。

对比美国人“洒脱式”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则保守的多。在中国人流淌的血液中,“根”情节,“家”最大的思想从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老子的《道德经》中“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深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根”情节。一辈一辈子的中国人从生到死都未曾离开過生他养他的土地,即使是在为生活所迫的现在,一些年轻人背井离乡,在收拾行囊时都会留下“我会回来”的信号。无论与家乡相隔多远,根在哪,哪里才是他们栖息的港湾。

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关于中美文化差异之间的概念——“乡愁”。从古至今,中国人用来描写“乡愁”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管是身在国内的人还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情绪都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特别是每逢过年时,每个在异乡打拼的人或是独自在外求学的学子都会踏上返乡的归程,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春运”。据了解2014年春节将有36.23亿人次共赴这场大规模的迁徙,有的人甚至辗转几个省市乘火车,为的就是能够回一趟家。为何这种现象会发生在中国?为何人们会不辞辛劳辗转乘车回家?这就归因于中国人浓浓的“思乡”情结,不论他们身在何方,那对于故土的怀念之情早已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且这种情怀从古代就已传承下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思乡,念土的情怀,即使有一天客死他乡时都要在坟前撒上家乡的一抔土伴之长眠于地下。而美国人却没有如此强烈的“思乡”情节,家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回忆的地方,只是和童年的小伙伴一起玩乐的地方,他们不会把眼睛停留在过去更不会沉迷于回忆之中不可自拔。所以,有时他们会对中国人这种强烈的“思乡”情节感到诧异甚至反感,他们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何如此固执的坚守那片“场所”,不能放眼未来,放眼更广阔的空间。这既是中美人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也是中美文化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民族的秉性,美国人的“空间”代表了未来,希望与发展,而中国人的“场所”则代表了过去与墨守成规。

无论是美国人的“空间”观还是中国人的“场所”,造成二者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美国人开放式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代表希望的“空间”而相对保守的中国人则更倾向扎根于“场所”。

参考文献:

[1]Yi-Fu Tuan. American Space,Chinese Place[G].

[2]中国传统院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运用[N/OL]. 凤凰网,2010-5-16[2014-1-18].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jiachunqiu3/detail_2010_05/16/1520966_0.shtml

[3]一周数字:春运36余亿人次大迁徙[N/OL]. 新华网, 2014-1-18[2014-1-19]. http://stock.sohu.com/20140118/n393726554.shtml

猜你喜欢

庭院场所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回到庭院
庭院
听的场所
九月的乡愁
庭院中的童年
远离不良场所
回头一望是乡愁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