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2014-07-04赵志强
赵志强
[摘要]目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正在全国推行,已经探索出肥乡模式和怀柔模式。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束缚,互助养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养老模式。
[关键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前景
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老龄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和家庭核心化的影响,农民对养老愈加关注。对于农村老人而言,儿女养老是人伦天理,具有天然合法性。目前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老人的理想模式。但是由于家庭的核心化和小型化以及代际分离的居住方式使农村老人养老遭遇了诸多困难,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机构养老发展缓慢:敬老院床位少,而且只招收五保老人;民办养老院数量少,费用高昂,多数老人望而却步。农村社区养老还处于倡导阶段。因此探索新型的适合农村需求的养老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河北省肥乡县探索出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河北省向全省推广,民政部提出全国推行。一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梳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脉络,试图通过及时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发现其中的存在障碍和问题,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
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脉络
我国互助养老模式最先是在90 年代初出现在天津、杭州等城市的、具有自发、自治性质的老年人互助组合养老现象以及北京、上海、南京、太原等地试验的“时间银行”形式的互助养老模式,但这些城市互助养老呈现零散分布、规模较小、有始无终的特点,今天大多不复存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河北肥乡,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初步出现了农村集体主办肥乡模式和民间资本主办的怀柔模式。
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展望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适应了目前农村养老现状的需要,为农村养老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资金问题,目前的资金筹措方式以村集体筹资和社会捐助建设资金为主要来源,难以维持绝对稳定性,缺乏稳定长久的资金链,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能会昙花一现。二是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问题,目前单向性的低龄老人付出能否得到未来可期待的养老回报,这也是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能否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所在。三是养老服务项目、内容及服务形式单一化问题。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建设还处于粗放型扩张状态,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资金的投放,还顾不上多元化的建设;只是关注了农村老人简单的生活照料需求,对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和心理问题的关注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些问题影响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都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克服,但需要转变两个观念:一是如何看待老年群体;二是客观看待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问题。
如何看待老年群体是一个关系到互助养老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在我们的普遍观念中老年人被看作脆弱的、有依赖性的群体,但老年群体中大多数人是健康的、独立的,有能力自我养老,他们不应该被看做社会的负担。低龄老人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比例仅占该年龄组的11.4%,大部分人可以自我照料,还可以照料别人。老年人通过一定组织形式的社会参与能够为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农村互助养老是开发老年照护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这一形式亟需支持和完善。
如何客观看待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问题也是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研究者和决策者认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的过渡性安排,其认识前提是老年人应由中青年人照料。但未来我们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下降,比上年减少了345万,这仅仅是开始,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下降,人口抚养比会不断攀升。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速,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这样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结构下,我们能提供多少中青年劳动力照护资源来解决养老照护问题。因此必须努力开发低龄老人照护资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笔者认为未来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中,互助养老将会是成为主流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过渡安排。
[参考文献]
[1] 张秋霞.农村老年人照料资源〔EB/OL〕http://jgdw.mca.gov.cn/article/mzqn/gzjc/dcyj/201003/20100300063709.shtml.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134589.htm
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34576293)、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课题(编号135790395)阶段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