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

2014-07-03陈孔宁刘成招王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陈孔宁 刘成招 王春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 80例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后,显效51例(63.75%),有效23例(28.75%),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后患者手术后嗅觉评分为(74.8±14.8),运动评分为(72.1±24.8),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5-207-02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常见骨科疾病之一,主要由车祸伤等外伤引起,常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容易导致患者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案,目的在于使受伤椎体复位和神经管高效减压[2]。本研究以2011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后路艺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48.4岁。骨折分类:脱位骨折32例,爆裂骨折26例,压缩骨折22例;致伤原因:坠落伤38例,车祸伤24例,重物撞击伤18例。根据Frankel神经损伤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18例,D级38例,E级1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悬空腹部。手术前,X射线检查进行手术定位,在伤椎棘突处注射0.5mL美兰溶液,拍片完成后将针头拔出。根据针头位置对伤椎进行准确定位,准确进行手术切口,避免不必要的切口扩大,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将上下各一个椎体棘突、关节突、横突以及椎板暴露。遵照“靠外不靠内,靠上不靠下”的原则,对椎弓根进行定位,并注意进钉时的SSA角和TSA角,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进行RSS钉棒连接装置或AF支撑套筒杆安装,将椎体适度撑开。通过后路半椎板手术对需要椎管减压的患者清除血肿,并将突入椎管内的骨块砸平。将横向连杆安装完毕后,后外侧植骨融合[3]。

1.3 临床疗效判定[4]

(1)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疼痛得到有效缓解,骨骼愈合良好,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疼痛明显减轻,骨骼有所愈合,但对患者生活有所影响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临床疼痛无显著性改善,骨骼愈合较差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2)根据ASIA2000标准对患者嗅觉和运动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本组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后,显效51例(63.75%),有效23例(28.75%),无效6例(7.50%),总有效率为92.50%。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感染2例(2.50%),钉松1例(1.25%),腰背疼痛1例(1.2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

2.2 手术前后患者嗅觉和运动评分比较

研究表明,患者手术后嗅觉评分为(74.8±14.8),运动评分为(72.1±24.8),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常见的脊柱外科损伤之一,脊柱骨折后常会对骨髓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进而引起肢体瘫痪的发生。最新研究表明,引起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骨移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实施减压手术,减轻移位的骨对骨髓造成的压迫,缓解临床症状[5]。尤其是当胸腰段脊柱骨折出现骨折脱位、韧带严重损伤、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下,必须采取手术治疗,解除患者的神经压迫,帮助患者脊椎恢复正常状态,达到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其疼痛的目的。目前,后路手术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6]。

后路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脱骨骨折和完全瘫痪的骨折。后路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完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常用手术之一[7]。但在某些情况下,后路手术需要对脊柱结构进行部分清除,对脊柱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容易形成椎体内空隙,而后路手术中又需要对椎间组织进行清除,对前中柱的结构完整性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内固定物取出,尚未来得及构建的椎体而已容易发生椎体塌陷或矫正度丢失等[8]。

本研究中,80例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后,显效51例(63.75%),有效23例(28.75%),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后患者的触觉评分为(74.8±14.8),运动评分为(72.1±24.8),均明显高于手术前,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综上所述,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袁竹柳.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4-85.

[2] 李成祥.GSS-Ⅱ通用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8例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74-75.

[3] 向春山.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76例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83.

[4] 魏劲松.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49-51.

[5] 杜志勇.三种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 23-25.

[6] 童显荣.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7):94-95.

[7] 尚晖,常巍,王达义,等.前路椎间盘松解矫形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1357-1359.

[8] 肖伟.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45-246.

(收稿日期:2014-01-10)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