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潜亏与会计关系的探讨
2014-07-03刘洋兵
刘洋兵
摘 要:潜亏是指企业将已经发生的费用开支或资产损失没有纳入损益核算,而继续以虚拟资产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将收入提前反映在财务帐上,致使经营成果虚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存在或使企业会计账面盈利大幅度增加,或使账面亏损额大为减少,或使企业会计报表由亏变赢。巨额的潜亏,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潜亏;会计;探讨
一、关于企业潜亏的表述及其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现在潜亏企业占总企业数的三分之一强。潜亏是当前企业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存在或使企业会计账面盈利大幅度增加,或使账面亏损额大为减少,或使企业会计报表由亏变赢。有人曾将潜亏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经济肌体上的‘畸形病”和“看不见的黑洞”。巨额的潜亏,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
潜亏造成企业财产不清,盈亏不实,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本企业的财务成果。虚假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给领导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相反,还可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错误信息,进而导致领导层决策失误,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国家来说,虚盈使国家财政虚收,以虚假的数字去统筹安排经济建设,会导致宏观决策失误。对企业来说,它掩盖了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不但不利于企业完善管理,提高效益,甚至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上失误,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潜亏使企业利润虚增,一方面导致企业资金被挖空,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无发展后劲,直至最后濒临破产。另一方面,导致国家虚收,企业虚留,个人多得,进而形成投资膨胀,社会集团和个人购买力虚增的局面,企业潜亏助长了弄虚作假的歪风,腐蚀了领导干部的灵魂,甚至使一些觉悟低的领导干部走向犯罪的道路。少数经营者不在加强企业管理,向内使劲上下功夫,而是钻改革的空子,进行违法经营,谋取利润,指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将利润、成本控制在自己所理想的范围内。潜亏使企业的包袱越背越重,财务帐目混乱,帐实不符,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的更换,前后任交接财产不清,责任不明,谁也不负责,日积月累,企业就形成了巨额的潜亏“毒瘤”。
二、企业潜亏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造成潜亏的原因有很多,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会计。如有些企业管理层片面追求产值,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和销售情况不管不问,从而使产品库存的积压严重;企业素质差,领导班子的经营指导思想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劳动效率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产品难销,货款难收,活钱变呆钱,形成潜亏;在一些企业中将财务审计机构予以裁撤,不注意发挥企业会计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发展偏离了效益的轨道,滑向潜亏的边缘。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层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潜亏。
传统的企业会计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企业会计对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潜亏的出现是企业会计工作失误,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表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高度市场化使财会部门成为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中心。因而可以说,企业会计是造成潜亏更重要的人为因素。所以说,企业潜亏的出现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关系不可分割。企业会计素质低下、丧失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能力差是产生企业潜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业务水平差,不能正确、及时地处理会计业务。有些企业会计人员依靠于企业上层领导的关系进入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会计职业能力,且不重视业务学习,业务水平跟不上现代会计核算管理的要求,从而错误的处理会计业务,甚至错误较大,导致企业潜亏。企业会计在造成企业潜亏的过程中位置极为关键,因此有必要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抵制各种制假行为,依法履行职责,从而监督企业盈亏真实,这是减少甚至杜绝企业潜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搞好对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财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
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缺少职业道德,有意提供失真的会计资料。有些企业会计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错误的处理会计业务,致使企业潜亏。有些财会人员则明知在会计核算中搞虚盈实亏严重违反会计法规,但为了达到个人利益,不坚持原则。更有甚者与企业个别腐败的领导同流合污,为其出谋划策作假帐,不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为个人的名利,人为调节利润,制造企业潜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特别是那些承包经营企业和委托经营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盘亏不报、呆帐不转、购进及消耗材料不入帐等手段操纵利润,导致企业潜亏。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强化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监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法制观念,从而杜绝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会计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损害企业发展的情况出现。对有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不仅要追究其经济责任,还要追究行政和法律贵任。
参考文献:
[1] 曹惠民.管理会计(新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