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PTP“四驱”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2014-07-02邓砚谷佘颖

计算机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四驱项目驱动问题驱动

邓砚谷 佘颖

摘要:提出构建以市场驱动(M)、问题驱动(P)、任务驱动(T)和项目驱动(P)为主要环节的MPTP“四驱”教学模式,通过效果评估来校验和调整MPTP四环节;阐述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法,并说明如何将其应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

关键词:市场驱动;问题驱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程序设计

0 引言

长期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授课一般都是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知识点,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点,而不考虑企业的要求,漠视了教学与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学对基础理论过于重视,忽视了实践环节,这就导致了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的开发能力。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应当受到重视。除了市场主流的编程技能外,还要注重其团队协作、有效沟通、效率意识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提出了在市场调研(市场驱动Ⅲ)的基础上,结合问题驱动、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的MPTP“四驱”教学模式,以解决教学脱离市场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开发能力培养不系统等问题。

1 MPTP“四驱”教学模式设计

MPTP“四驱”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路是以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紧缺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领,任务促进,项目升华的方式,逐步深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学习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MPTP“四驱”教学模式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主体,兼顾专业培养目标,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市场调研、培养计划的制订有时是在大学入学时即完成,不完全体现在课程初始,因此用虚线框专门描述)。

1.1 市场驱动环节

市场驱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市场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为课堂教学作好前期准备。其主要工作包括:

(1)市场调研。通过走访企业、搜集网上招聘信息等方式,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为人才的培养和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

(2)培养计划的制订和修订。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适当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计划。通常,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在入学前制订,允许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培养计划时,专业负责人不仅要了解人才培养的方向,还要使计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前瞻l生,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3)教材选择。在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教师应系统地了解课程重点,疏通课程的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

(4)前期课程准备。前期的课程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任务设计及项目设计几大思路的梳理。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这一环节,除了要求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考察要充分外,对教师的学习能力也是一大考验。

1.2 问题驱动环节

问题驱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基础、重点、难点分别进行问题设计,学生在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时,梳理课程的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好理论基础。其主要工作包括:

(1)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课程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2)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先自行思考,教师再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问题拓展。问题的设计除了要能体现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为后续的任务设计和项目设计打下基础,使得整个课程的学习及各阶段任务的完成具有延续性。

1.3 任务驱动环节

任务驱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由教师设计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有:

(1)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应把握几个原则:首先,任务应体现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在这一阶段要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次,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设计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也能够有效防止彼此之间的模仿和抄袭;最后,任务的规模不能太大,通常要能够在1~2天内完成,如果时间太长,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还有一点,任务的设计最好能兼顾考虑下一环节的项目设计,即二者尽量具有延续相关性。

(2)呈现任务。由于该环节的任务相比前一环节所设计的问题更加深入,因此,教师需要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呈现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学习任务,在某些课程中需要团队协作时,还需要根据任务分组,使学生进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此时,学生针对教师呈现的教学任务,在教师过程监控和实时指导下,明确目标,展开学习和探索。

(3)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开发系统模块的能力,为后续的项目开发环节作准备。

1.4 项目驱动环节

项目驱动环节是在学生完成前期所布置的任务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开发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综合开发能力。这一环节包括:

(1)设计项目。项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前期任务完成效果,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规模,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

(2)分析需求。此时教师类似于一个客户角色,需要对开发人员(学生)提出项目的各项需求,以实现最终的项目目标。

(3)实施项目。学生在把握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分组开发,最后提交最终的源程序及系统开发文档。

2 MPTP“四驱”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估

教学是否成功,教学模式是否有效,需要一个评估机制。从图1可见,在MPTP“四驱”教学模式中设置了一个效果评估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以实现新一轮教学过程的调整。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endprint

(1)调整授课计划。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学生毕业后,根据课程成绩、就业率、就业效果等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课程授课计划甚至于后续学生的培养计划。

(2)调整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从最终的课程成绩、学生反馈可以得到相应问题设计改进的方案。

(3)调整任务设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调整任务的难易程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4)调整项目设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调整项目内容。

效果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且有的因素并非纯粹的短期课程行为,课程效果的评估指标也应视不同的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主要的评价指标涉及学生的课程成绩、就业率,以及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等方面。

3 MPTP“四驱”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3.1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笔者曾尝试在南昌航空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采用MPTP“四驱”教学模式,来讲授“网页设计基础”“JSP应用开发”等程序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由于这两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延续性,现简要介绍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1)考查市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通过对招聘企业的走访,查阅51job、中华英才网等就业网站中与专业相关的校园招聘需求,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确定课程教学的重点,考虑问题设计、任务设计及项目设计。如市场对信息管理专业开发类职位要求为掌握HTML、Javascript、CSS等技术及SSH开发框架,于是确定“网页设计基础”的教学重点为HTML、Javascript及CSS,而“JSP应用开发”的重点为基于SSH框架的开发。

(2)问题设计主要以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点为目标,涵盖网页工作原理、HTML常用标记、Javascript基本语法、CSS基本格式及属性、Servlet生命周期、JavaBean设计、JDBC基本对象等内容。

(3)任务设计是在问题设计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通过任务提高动手能力。在这两门课程中,根据重要的知识点,设计了如下任务:表单设计、Javascript表单校验及Javascript计算器的设计、导航条及网页布局设计、JSP开发环境的搭建、简单的Servlet开发和JavaBean设计(包括编写数据库连接JavaBean)、JDBC数据库的操作、Hibernate及Struts的开发等。通过这些任务,促使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的能力。

(4)项目设计是要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静态网页设计”课程中布置了类似于ha0123主页(http:∥www.hao123.com)的静态门户主页的设计,在“JSP应用开发”中布置了个人博客的开发。具体的开发要求在课上提出,而具体的开发细节由学生自定。考虑到专业培养的综合目标,两人一组,要求根据软件工程的要求撰写开发文档,在文档中说明每人的工作分工及重点,方便最终课程评分。

3.2 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教学各环节对课程的重要程度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辅助作用的区别,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估建立如图2所示的指标体系,包含两个部分:课程评估指标和专业评估指标。

(1)课程评估指标。课程评估指标以课程的最终成绩作为评估标准,包含平时成绩、实验成绩、项目成绩、考试成绩,其权重比例为1:2:4:3。其中实验成绩、项目成绩占较大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实践动手能力放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比较重要的位置。考试内容的设置也对基础理论、简单程序设计、综合设计大致依据1:3:4的比例设置考题,以进一步考查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掌握情况。

(2)专业评估指标。由就业指标及其他指标构成,在总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分别为15%,其目的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对专业建设的影响。其中,就业指标设置了就业率(仅核算就业职位与专业相关就业率)和考研率(仅核算考取专业相关类研究生)指标,二者比例为6:4。其他指标包含软件考试通过率、就业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评价反馈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即对老师教学的认可度),三者比例为2:4:4。

3.3 采用MPTP“四驱”教学模式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2010—2011年,笔者在“网页设计基础”和“JSP应用开发”课程中采用MPTP“四驱”教学模式,根据如图2所示的指标体系,相比之前的一个学年,得到相关数据(见表1)。从表1可见,采用MPTP“四驱”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4 结语

MPTP“四驱”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贴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取得效果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如在开发小组内部,极少数同学自觉性较差,基本依靠同组的其他同学。如何更好地调动激励这些同学的积极性,是以后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优化最终的效果评估体系,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翠侠,唐永刚.基于市场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5):113-115.

[2]夏承遗,李文杰,孙世温.问题驱动的“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22-125.

[3]王国华,刘新桥.高职“Java程序设计”任务驱动分步迭代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3):411-412.

[4]罗凌.基于项目驱动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7):133-136.

(编辑:郭田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驱项目驱动问题驱动
倪光南 市场、人才、政策、开源“四驱”发展软件产业
“四驱”试卷讲评法 培养英语学习力
LM01型四驱水陆两栖车传动系统设计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