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
2014-07-02朱淑芳
朱淑芳
摘 要:对于国民经济而言,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国际贸易融资问题。虽然中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解决这类问题,但是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实效,尤其是对于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37-02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中小型企业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它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经济很快便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从而对全球的经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中。这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外贸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就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其发展却受到了资金的限制。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贸易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其诉求已迫在眉睫。
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单一。企业国际化的融资经营最为主要的内容是一般商品的进出口融资,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进行。所谓直接融资就是指,通过货币市场进行票据的发行,对货币进行融资,主要的方式就是资本的融资;所谓间接融资就只指,通过商业银行或是其他专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融资服务,也可以通过中介进行融资服务,主要的方式是债务融资[1]。但是目前中国的货币市场并不完善,很难形成一个发达而又完善的货币市场,无法保证国际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商品融资仅仅局限于间接融资,方式的单一造成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出现问题。
2.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集中。在国际贸易融资时,往往会出现贷款无法收回的情况,那么中国的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的银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把目标客户定为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他们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会出于风险的考虑,而不愿意对其进行融资。这样中小企业没有融资的帮助,很难进行自身业务上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对象的集中,使得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迫切,进而导致难度更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有所影响。
3.国际贸易融资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落后。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是风险较大,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但是这些风险能够预测并进行防范。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预防措施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手段落后,很多措施都无法得到具体的应用。就国家风险而言,他们的评估和风险预测也并不科学,对风险程度的预测都是通过经济计量模型而统计出来的,需要国家作为承担者,描述各个经济变量与国家风险之间的关系[2]。之后在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这样才能预测国家风险的大小,但这个判断是主观的,可见其随意性。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会出现国际贸易融资难,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例如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银行和外部环境也会对其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1.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之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会存在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是造成贸易融资难的首要原因。因为中小企业没有较高的注册资金,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情况不佳,表现出较弱的综合实力,没有抵质押担保、造成偏低的信用评级,最终导致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只有将治理机构和经营管理提升上去,才能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第二,中小企业在外贸领域并没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比较缺乏复合型的人才,高素质的业务人员也相对比较缺乏,不能对复杂的风险贸易进行估计,导致无法运用更加灵活的融资手段吸引国外的客户,导致交易很难进行,进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困扰[3];第三,中小企业没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进行创新,仍然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忽视对进口方的调查,导致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收款风险。
2.银行存在的问题。银行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问题中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第一,在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银行往往存在着违规操作的现象,因为银行数量和规模的增加,银行对风险规范有所松懈,很多业务人员利用资金操作过程中的漏洞,给银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二,银行有较为复杂的操作环节和审批程序,由于风险的考虑,银行会对融资提出很多限制条件,而且相对而言,银行没有严格的标准,这样业务流程就不够规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就致使中小企业在申请贸易融资时具有很大的困难。
3.政府存在的问题。政府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并不顺利。第一,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支持不够。在最近几年,国家才逐渐意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加大了对其的扶持力度,而且通过了一些法律条文对中小企业的业务进行支持,虽然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相比,例如在税收补贴方面,德国以及法国酒可以对中小企业免征营业税或是提供就业补贴,但是中国就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平;第二,出口信用体系发展比较缓慢,像很多发达国家有较充裕的资本,因此可以有力保障出口商收汇安全,但在中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勇于信用保险的资本金很少;第三,法律环境不够完善,很多国际贸易融资的术语与做法在中国的法律上并没有进行规范,而且中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比业务的发展慢,例如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等等,不完善的地方会让国际贸易融资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4]。
三、改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建议endprint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步伐。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银行等多方进行努力,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从政府层面着手,改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体系。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国家对于外贸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差异,这导致国际贸易融资在融资的方式、模式以及相关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对于完善中国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有侧重点的模仿。当前中国需要从政府的层面着手,改进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体系,主要表现在,要进一步注重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倡导性功能。通过外贸等形式产生的经济贸易,能够体现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地位。在出口方面,因为从事信贷等原因,需要发挥出倡导性功能,保证能够利用闲置的资金对企业进行扩张。这样可以有效克服资金紧缺的问题,减轻政府的负担,做到出口信贷与出口信用体系协调统一[5]。现如今发达国家已经不需要利用政府贷款而进行出资,其主要的业务方式和内容是出口信用担保,它能够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保证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有了出口信用保险的配合,就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支持。
2.从商业银行层面着手,改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为改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作出改变。商业银行应重新对当前的中小企业进行评价,这能从根本上转变对中小企业的认识。金融机构应该能够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是过去的个体经济,而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设计的行业也都具有新材料、新工艺,有很高的技术价值。这些改变足以让金融机构发生观念的转变,重新以最大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再者,中国的银行应该重视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问题,这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金融业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到中国的市场,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融资服务,那么客户将向国外寻求支持,从而导致中国的经济发展下降。中国银行应该意识到融资的严峻性,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态度上的转变。
3.从外向型中小企业层面着手,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外向型中小企业需要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对融资风险进行规避,保证完善财务管理,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可以树立风险成本意识,对于传统的经营观念进行转变,倡导全新的经营模式,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方式。建立财会制度,从风险的出口杜绝风险,这是企业管理经营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与管理,这可以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保证对不良客户的监控。同时,也可以逐步实行客户资源的集中管理制度,对于符合规定的客户进行用户档案的建立,保证其能够覆盖所有的业务管理范围。
在中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不可或缺,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了解了国际贸易融资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中小企业需要从自身经营能力上进行提升,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金融扶持,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实力,消除经济发展的顾虑;商业银行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他们予以信用支持,并实行政策支持的偏斜。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最终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逯词章.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法律对策[J].中国商贸,2012,(14).
[2] 曹菲菲.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0).
[3] 钟维兆,温立勇.借鉴美国经验根治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经济师,2011,(10).
[4] 薛建峰.绍兴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障碍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11,(6).
[5] 王立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控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