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
2014-07-02蓝晓丹
蓝晓丹
摘 要: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体系。针对现行大学学困生已成为高校普遍存在问题,结合建构主义教育学习理论,尝试将学困生社会实践平台作为大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 学困生;建构主义;社会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4)01002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在学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上,个体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及差异。再加上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心态、学习毅力等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学业成绩达不到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因课业“挂科”而受到跟班试读、延长学年、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等学籍处理的学习困难大学生(简称“学困生”)数量日渐攀升,学困生成为了大学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在教育研究中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不乏少数,每个学困生都应有其自身良好的发展方向, 这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学困生而言(以东华大学机械学院学困生为例),通过座谈调研发现90%学困生都希望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改变目前的学习状态,高校搭建学困生社会实践平台发掘学困生学习优势,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种尝试与挑战。
一、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着力点
第一,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实践过程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用实践反证理论。最终,将实践过程中的结论进行总结提炼转化为理论研究。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性思想的作用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1]。建构主义理论与学困生转化二者的目标性是互通且一致的,皆希望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认识,通过自身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与选择。以多种课程形式、丰富生动的实践内容帮助学生改观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懂得简单地对外部信息的堆积转变为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进行建构。
第二,放正心态合理有效地进行计划性帮困工作。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在于帮困的实践工作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是否真正将学困生看成是发展中出现障碍需要帮助的群体,努力帮助他们改变状态提高成绩。在学生学困问题面前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身作为教师的作用,约定俗成地接受“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而不倾尽全力、跃身一试去改变学生。希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意识到并重视对学困生转化的责任及其必要性, 而不是把学困生的转化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或是随便完成的事情。如此,教师与学生才能一起满怀信心地去开展此项工作。另外,学困生问题的形成不会是一蹴而就,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漫长且艰难的历程,其中需要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得具备计划性的步骤,这种计划性体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实施中,教师应了解每个学困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地进行个性的长期教育规划,根据学生特点提供适合学困生发挥特长的实践平台,采取有效的评估机制。
第三,制定符合每个学困生自身发展的转化目标。学生学习成效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甚至通过各种帮困工作的开展,最终发现还会依然存在部分学困生跟不上整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出现濒临退学危险,但这并不意味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彻底失败。切实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符合学困生自身的转化目标,哪怕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而这种进步强调的不单纯是指成绩上还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提升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帮困工作的开展成效。每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的人生追求及目标定位,教师帮助学生找准自我定位,积极乐观探寻自我价值才是教育关键,每个学生必然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人人只要做到“自己人生第一名”在帮困过程中探寻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就是成功。
二、在建构主义视域下结合现实情况,构建社会实践援助平台
(一)依托于教师(以辅导员为主体)积极鼓励学困生自强自立,磨练意志完善人格
建构主义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在于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困生个人所需,积极搭建学困生互助平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困生在互助平台中进行协作学习,完成一定具有趣味性、专业相关性的教学任务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在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鼓励学困生,让其学会自我鼓励、寻找自我人生支点。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依托,加强学生专业学习要求,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联系专业特点来开展活动,将社会活动与专业知识运用紧密联系。
(二)依托科技社团开展实践课程,创造开展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软件、专业竞赛等培训与学习机会
在学习环境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科技社团中指导教师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及科技竞赛的参与兴趣。通过近年来学生在参与各项科技竞赛中发现,有一定量的科技竞赛获奖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更有甚者处于年级下游,但这没有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反,科技社团里良好学习环境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专业热情,很多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科技社团的培养逐渐主动地愿意去提升专业成绩,这种转化是实质性的转化,相比教师单纯性地通过“开小灶”课程讲解更有效、更彻底。在社团里,知识学习得到了目的性的实现,将单纯枯燥性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完成了建构主义中的意义构建。另外,社团中同学们能各自发挥特长进行自由活泼的协作、交流,没有所谓的成绩比拼有的只是对挑战自我的热情和对知识真诚的追求。
(三)依托学院资源力量搭建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的培训普及化、持续化,为学困生提供锻炼与实践的机会
许多学校现行的教学政策仍将社会实践归为“第二课堂”范畴,依旧按“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实施,把社会实践简单理解为是假期的事情,是团委的工作,导致每到暑假,学院团组织和辅导员单打独斗,由于师资力量和财力十分有限,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由少数学生组成的“重点服务团队”上,聚焦于“精英实践活动”,而对大多数分散返乡或自主活动的学生缺乏及时有力的培训指导和检查落实,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实践常常流于形式。而针对于学困生的社会实践培养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在为学困生提供学分保障情况下,单独为学困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是帮助学困生转化的一种尝试。以教学规划为“抓手”为学困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备专业教师,通过实验教学、课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并给予相关的任务完成性考核,这样的教学工作开展未尝不是协助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及途径。
三、学困生社会实践平台构建的组织保障
(一)学校、学院、教师三者援助目标统一且和谐
在学困生问题上,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学困生数量,但是对于各个学院而言,课业难度不同学困生的数量也就各不相同,把学困生数量如何维系到一个合理数值成为了一个切实难题。每个学生情况不同,教师也在尽力完成教学任务,但不能确保教学工作对每个学生皆合理有效。只有在学困生转化工作目标上,学校、学院、教师同心协力,真诚帮助每一个学困生解决问题为目标,不急功近利只求学生健康发展,这既是一个“良心活”更应该划入教学计划的实际中来,工作具有定量定质的要求才能有定性的结果。学校应鼓励学院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共同开发创建社会实践工作、切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辅助学生学习第一课堂知识的教学目标,相信在高校大力支持下的社会实践平台体系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二)具备持续的援助机制保障实践指导工作有效进行
依托学校强有力的后备支持,为学困生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专项经费与指导教师,保证物力、人力资源以搭建及时、持续、可追踪式的学困生社会实践指导体系。首先,对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既要从实践立意上、相关操作细节方面提供支持,又要具备专业教师提供专业技术的指导与建议,才能达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最终目的。在学院现行教学体系下,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量和教学成果缺少相关的认定,长此以往,一方面无法提供教师帮助学困生搭建实践平台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较难维持此项工作开展的持续性与连续性。没有教师指导的实践活动会让学生很难产生对活动的认同感、保证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故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也应成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一个参考指标,学校可采取相关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
(三)积极获取学生反馈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教育
教学工作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教育”与“被教育”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尊重学生发展不再是口号而是应该真正融入21世纪高校教学理念之中。不断创新开展学困生社会实践工作,注重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肯定学生的所知所获。通过网上问卷、群体座谈、个体访谈、学生个人撰写的学习体会等获取信息反馈,对比反馈信息进行统计、总结、分析、改善,提升社会实践的教学方法与形式,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不断提升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为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