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2014-07-01陈松洲
摘 要 国际金融危机给广东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作为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主体的广东沿海经济带,其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文章剖析了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概况,认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存在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偏差明显、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应选择以下路径: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演A 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4)06-0076-07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1 08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4.7%,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经济总量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与危机发源地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也未能幸免。2008 年,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 35 696 亿元,虽然绝对量仍有增加,但10.1%的同比增长率却创下了广东省1990 年以来的新低。[1] 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冲击已开始显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影响的加深,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39 081.59亿元,同比增长9.5%;2010年在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广东经济有所回暖,全省生产总值45 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 6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2012年,广东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放慢,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 0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见表1。
由上表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后,广东省的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保留在2%左右;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10年提高到62.9%,随后逐步回落到47.1%;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10年相应缩小为35.4%,后来逐步回升,2012年达到50.7%。另一方面,广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2010年为5.0∶50.4∶44.6,2011年为5.0∶49.8∶45.2,到2012年是5.0∶48.8∶46.2。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例不变,第二产业的比例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渐上升,这说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逐步显现。2013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2]
二、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概况
广东沿海经济带位于祖国大陆东南部,由珠江三角洲、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和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三大城市群组成①,共有16个地级以上城市,东西两翼是环珠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 067.92 亿元,扣除山区五市(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的地区生产总值3 819.19 亿元,广东沿海经济带(珠三角、东翼和西翼)各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 248.73亿元,占全省GDP的93.31%。[3] 见表2。
就广东省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2013年,珠三角20 795.25 亿元,占全省81.3%;东翼1 941.56 亿元,占全省7.6%;西翼1 568.87 亿元,占全省6.1%;粤北山区1 281.19 亿元,占全省5.0%。也就是说,2013年,广东沿海经济带(珠三角、东翼和西翼)各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95%。东西两翼工业增加值总量占比逐步提高,从一季度的12.0%上升到全年的13.7%。相对于东西两翼,山区五市的工业发展有待加强,见表3。
综上所述,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主体,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其结论对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市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的研究是同样适用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保持上升势头,并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4]虽然广东和发达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的起点不同,但广东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朝着服务型经济方向变动是它的必然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使广东省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各行各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著称的“广东模式”急需转型。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外贸作为广东省外贸的主体,不可避免地遭受国际“两反两保”措施、知识产权争端、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5]2008 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指出在后危机时代,产业结构升级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生产总值占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主体的广东沿海经济带,其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三、后危机时代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差距大
1. 区域单要素比较
考察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差距,可以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这三个单要素的比较(见表4)来说明。2012年,广东沿海经济带16个地市中,从人口规模来看,前五位分别是广州 (1 283.89万人) 、深圳(1 054.74万人)、东莞(829.23万人)、佛山(726.18万人)和湛江(710.92万人),5市合计已经占广东沿海经济带总人口的51.5%。从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广州(13 551.21亿元)、深圳(12 950.08亿元)、佛山(6 709.02亿元)和东莞(5 010.14亿元)经济总量远高于其它12个城市,四市合计则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67.4%以上,居绝对优势。从人均的比较显示,16个城市中,深圳(122 779.83元)、广州(105 548.06元)、珠海(95 021.48元)和佛山(92 387.83元)优势突出,明显处于区内的高层次上;而其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以上的由高到低依次有:中山(77 370.52元)、东莞(60 419.18元)、惠州(50 663.88元)、江门(42 610.03元)、肇庆(36 507.54元)、阳江(35 627.53元)、茂名(32 696.22元);除以上城市,其余的5个城市的人均GDP均低于3万元。由此可见,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地市在上述三个指标上差异悬殊。[6]endprint
2.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程度的差异。从产业结构来看(见表5),广东沿海经济带基本涵盖了工业化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及各过渡阶段。广州、深圳两市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依次为三、二、一,已基本处于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珠海、汕头、东莞、佛山、中山等 5 市正处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江门、潮州、揭阳等3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其它的6个城市则处于由工业化前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化阶段的差异反映了工业化技术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差异,通过上述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广东沿海经济带内部经济差距显著。
(二)产业结构偏差明显
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仍滞后于GDP 水平。2013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 163.97亿元,按6.1928的年均汇率计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 038亿美元,人均GDP达到 1万美元,按照霍利斯·钱纳里提出的对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结构”关于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标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但是,2013年广东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7.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47.3:47.8,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结构水平,该产业结构显示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与发达国家的结构差高达33.4。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明显不足。目前,广东省的人均 GDP 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比发达国家低 17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底,广东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到了4.9%,但仍有1千多万人口滞留在第一产业,这与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极不相称,也不利于形成人口“集聚效应”,极大地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7]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素质不高
2013年,广东省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47.3%,但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协调,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地市在一些高技术产品上自主开发的能力还比较弱,许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现有的产业结构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大行业在广东省工业中举足轻重,两大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30.0%,产值占全省比重在35.0% 以上。但长期以来,这两大行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产品的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生产处于该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8]考察与广东比较接近的江苏省,可以发现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传统产业改造远远落后于江苏。例如,广东的东莞与江苏的苏州比较,东莞从改革早期开始引进外资,低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广东提出了“腾笼换鸟”战略,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期,东莞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实体经济遭受经济危机冲击的重灾区。而江苏的外向型经济起点比较高,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注意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布局。江苏的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如IT产业,基本都是借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之机完成产业的升级。明基、华硕空降苏州,使苏州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的IT产业之都,实现苏州通信产业、电子产业的高端崛起。此外,广东的制造业呈现两极分化,东莞的外资企业和佛山等地的本土制造业,均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深圳、广州等地的高端制造业,则主要是本土企业,这些产业虽然强势,但是在高端产业总量方面还是比不上江苏。虽然2012年广东的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7.9%,但与江苏比较,广东的高端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比例还不完善,传统制造业比例仍然过大,这是广东未来产业转型的最大重点。[9]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遭遇“双抑制”
广东省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8%,比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比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42.35%提升了5个百分点。但广东沿海经济带的第三产业集中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等传统服务产业发展迅速,而对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如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则发展缓慢,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与提升的需要。[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政府实施的“三双”战略的推动下,广东的金融、物流、会展、中介、房地产、技术等市场纷纷发展起来。但服务业的发展却始终缺乏来自市场内在的动力,当市场潜力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动力时,供给和需求就会出现“双抑制”。从供给来看,相对于北京、上海等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服务业都存在产品不多且档次不高的情况。如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诚信体系、金融衍生品等仍不够完善,投融资、风险规避等各方面的功能不够健全,因此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供给上也就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从需求来看,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上,按照恩格尔定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但实际上,广东在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服务性消费支出并没有达到平均消费支出水平,这就是说,人们收入增长中,对服务性产品的支出相对是下降的。[10]所以,第三产业在供需不旺状况下是难以获得较大发展的。
(五)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
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一直比较高,最高曾超过180%。广东产业的外贸依存度,1998年为126%,到2007年提高到155%。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的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因此,其外贸依存度逐渐降低,见表6。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的外贸大幅度下跌,外贸依存度相应下降为129.0%,2009 年为105.7%,2010年回升到116.1%,2011年为111.0%,2012年为109.0%。2013年,广东的外贸依存度基本稳定为108.7%,延续2008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不到2%。[11]另一方面,虽然2013年广东进出口总额为10 915.7亿美元,GDP折合10 038亿美元,广东经济总量与外贸总额双双首破万亿美元,实现历史性大跨越,但广东的进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偏大(占进出口总额的6成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对外依赖,制约了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发展,造成产业层次总体偏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8]endprint
四、后危机时代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影响将逐渐减弱,但危机的冲击也使广东沿海经济带暴露出产业结构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问题,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仍然任重道远。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当前,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市政府应根据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等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重点是选择好主导产业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有效地布局区域生产力。产业政策的制定要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推动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协调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合作,形成合理分工、共同繁荣的格局。今后,广东沿海经济带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对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
在产业政策指导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一方面,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继续推进部分基础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转移,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工业扩散和辐射拉动东西两翼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东西两翼的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东西两翼要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提出的“坚持以市为主体,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实行‘一区一策,努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发挥东西两翼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工业以及钢铁、石化、能源和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矿产冶金、石材木材、硫化工、林产化工、食品饮料、烟草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要积极与珠三角的产业互动,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配套的产业。要促进区域开放和区际合作,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7]
(二)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
目前,服务业所占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60%,有的甚至达到70%。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与世界各国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比重仍过小。[1] 虽然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47.8%,但尚未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50%以上),更谈不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从长远来看,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又一重要途径。具体来说:[8]
1.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进制造业的重中之重。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其成功经验就是他们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对装备制造业加以扶持。因此,广东沿海经济带要通过发展以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为主的重大成套设备和技术装备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产业,包括电子通信、核电、风电、海洋工程、数控机床、农机装备等,带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
2. 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要重点发展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高端产业,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产业化推广,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规划。提升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高技术产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实现自主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发展壮大。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实施现代管理方式的服务行业,或者说,是指技术含量高、管理模式先进、运行机制灵活、产品富于创新的第三产业部门,也可以称现代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产业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的特征。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服务、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其所需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12]当前,必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划,扶持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深入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佛山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加快高端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建设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和农村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商贸、旅游、餐饮、文娱和工程承包等传统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打造“广东服务”国际品牌。
2.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要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建立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工业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一批以电子商务、会议展览、信息咨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网上销售、连锁经营、信贷消费等新型的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要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区域内各城市资源、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新机制。[13]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当前,广州、深圳等市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聚集性和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把服务业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珠三角其他城市,要采取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并举的方针,在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壮大和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2]粤东地区要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发挥汕头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承接台湾地区制造业的离岸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和教育服务业等;粤西地区要重点围绕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协调产业管理、技术传播、经验交流、聘请专家、规范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来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集聚发展。endprint
(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研究和开发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经济发展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1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2 272个,数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广东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8.5万人年(折合全时当量),全省R&D经费支出约1 202亿元,占GDP 比重为2.1%,略高于全国1.97%的平均水平。[3]但这与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还是不相称的,更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市要把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支撑经济协调较快发展和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强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单一创新向多元创新转变,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4]这既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注释。另一方面,信息化涉及到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推动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信息化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生产方式以及转移生产要素等方面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首先,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就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容。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在经济结构中比重的提高,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其次,信息产业发展能带动其它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机器制造、仪器仪表、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第三,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广东沿海经济带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市,要借鉴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做法,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第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据统计,由于计算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使汽车、金属加工、纺织等行业节约劳动力30%~40%,最多可达85%。[14]调研发现,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传统产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比较低,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这些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迫在眉捷。第五,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在最大范围内配置和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15]
(五)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路线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两条路径,即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产业内升级主要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其升级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遵循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路线,一条是指从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生产)。[16]当前,广东沿海经济带各市必须更多地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考虑其转型升级。其具体路线包括:
1. 在巩固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从功能升级到链条升级
按照价值链理论,产业升级包含4种不同的层次: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升级,要遵循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17]具体而言,①粤东和粤西地区,企业普遍技术含量不高,还存在着大量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其首要任务是进行工艺升级,即生产体系的重组或新技术的采用;②对区域内的纺织服装、食品药品、印刷包装、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必须进行产品升级,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款式,使这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光彩;③功能升级,即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跃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大多数传统产业从贴牌生产或来料加工起步,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务为地方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这些处于生产链低端的企业大量破产,因此,这些企业必须通过功能升级,逐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逐渐拥有自主品牌,再逐步发展到掌握各种行业标准“话语权”;④价值链升级,即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获利能力更高的价值链,如从生产电视机显像管转向生产计算机监视器,由工艺玩具向智能玩具方向发展等等。[16]
2. 从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生产)到OBM(自主品牌生产)
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来说,基于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是从OEM(贴牌生产)到ODM(自主设计生产)再到OBM(自主品牌生产)。当前,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大多数传统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缺乏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现象频繁出现,标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支撑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新的优势,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传统产业必须走品牌发展之路,实现从贴牌到有牌(即从OEM到OBM),从有牌到名牌,从名牌到打造国际著名品牌的嬗变,实现产业升级。[16]事实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核心业务(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等)配置在国内,而把加工制造等环节配置在东道国国内,母公司主要做好技术研发和营销推广,他们获取的高额利润正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取得的。例如,耐克公司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母公司把所有耐克公司的制造业务配置在东道国国内进行,这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①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地级市;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个地级市;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个地级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梅州、河源、清远、云浮5个地级市。一般将珠三角9市、粤东4市和粤西3市共16市组成的区域称为广东沿海经济带。
[1] 秦庆,潘琦,郭友群.后危机时代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探讨[J].企业经济,2010(12):112-113.
[2] 广东省统计局综合处.2013年广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EB/OL].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kx/201401/t20140123_138785.html.endprint
[3]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 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4] 黄嘉涛.广东产业结构特征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探讨[J].岭南学刊,2011(1):91-94.
[5] 陈松洲.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广东沿海经济带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35-41.
[6] 刘志霞,张加恭.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区域差异探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57-62.
[7] 赖文燕.广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09(5):124-126.
[8] 林先扬.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历程与对策探讨[J].广东经济,2010(5):40-44.
[9] 实力对比之产业篇 广东产业结构更多元[J].大经贸,2013(2):44-47.
[10] 郑霞.试论广东产业结构升级[J].广东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20-25.
[11] 广东GDP与外贸总额双双首破万亿美元[N].南方日报,2014-02-26.
[12] 李江帆. 加快发展广东服务业的思路与对策[N].南方日报,2008-08-28.
[13] 陈松洲.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10(2):62-65.
[14] 刘慧,吴晓波.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52-54.
[15] 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7(6):42-47.
[16] 陈松洲.汕头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5):89-95.
[17] 李建中.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J].政策瞭望,2009(4):24-26.
Path Selection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angdo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in the Post-crisis Era
Chen Songzhou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Shantou Polytechnics, Shantou 515078,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Guangdong costal economic belt and as the main body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it is very necessary to upgrade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costal economic belt and believes that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east and west wings of Guangdong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re is obvious imbala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inter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the modernized service has not been developed sufficiently and it relies too much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following paths should be selected in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is area: firstly,reasonable industrial policies should be made so as to optimiz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econdly,the three industries' structures should be balanced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industry;thirdly,the third industry should be greatly develop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 and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wa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post-crisis era;Guangdong costal economic belt;industrial structure;upgrading;paths
(责任编辑:张丹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