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07-01赵丽莎毛佩贤鲍枫衣洁任莉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慢性病维度量表

赵丽莎 毛佩贤 鲍枫衣 洁任莉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丽莎 毛佩贤 鲍枫衣 洁任莉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筛查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运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213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问卷、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结果SF-36评分显示,在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精神健康(MH)5个维度,患慢性病越多,维度的得分越低,生命质量越差(P<0.0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年龄、患慢性病数量、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和早年工作能力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较为广泛。结论北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差且影响因素较多,应该给予更多重视。

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SF-36影响因素

慢性病通常是终身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给其自身、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慢性病患者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根除疾病,而在控制疾病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有效地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获得更高的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是指人类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总的满意程度,它能更全面地反映人们的健康状况,并能充分体现积极的健康观,代表了现代健康测量的发展趋势。目前主要依靠相应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或指标体系进行生命质量的测量。健康调查量表(SF-36)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普适性生存质量评价量表[1~3]。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白云观社区居民中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质量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制定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6~8月对生活在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社区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筛查,曾被医院诊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剔除严重躯体疾病无法完成访问者;已知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痴呆等无法控制情绪及表达意愿者;不愿意参加本调查者。共对300人进行筛查,其中213人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并按照研究方案完成问卷,进入统计分析。男性84人,女性129人,平均年龄为71岁。其中60~69岁为99人,70~79岁为84人,80岁以上30人;132人有配偶,81人无配偶;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4人,初中84人,高中及以上105人;退休前职业为脑力劳动者为120人,体力劳动者为93人;患1种慢性病的人数为93人,2种慢性病的为51人,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为69人。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调查员给予必要的解释和监督。如因病或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填写者,由调查员协助填写。

1.3 调查内容(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身高、体质量指数、是否饮酒、是否饮茶、是否定期运动、是否有业余爱好、人际关系及早年工作能力如何、生活自理状况和是否定期参加社会活动。(2)慢性病情况:曾经被医生诊断的慢性病及病程。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病、消化道溃疡、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肾脏疾病、肝脏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肥大、白内障、青光眼、下肢静脉曲张。(3)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最具影响的标准化智力状态检查工具之一,其作为认知障碍检查方法,可以用于痴呆的筛查,简单易行。最高分为30分。划分是否痴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文盲小于17分、小学文化小于20分、中学以上文化小于24分,则为痴呆。(4)生命质量状况:用SF-36量表中文版进行测定,共包括与最近4周健康状况相关的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8个维度。SF-36量表的8个维度也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即生理健康总测量(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心理健康总测量(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健康变化(HT)表示健康状况的自觉变化,不参与评分。

1.4 统计分析将所有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编码,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样本资料用SPSS13.0进行分析。SF-36的记分,按其规则计算各条目8个维度的得分。方差分析对比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差异;多元逐步回归用于分析SF-36各维度得分与各因素的关系。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患病基本情况慢性病中,高血压129例(60.6%),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糖尿病66例(31%)、高脂血症63例(29.6%)、冠心病60例(28.2%)、骨关节病52例(24.4%)、脑血管病30例(14.1%)、消化道溃疡12例(5.6%)。构成比低于5%的慢性病有风湿性关节炎、肝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脏疾病、哮喘、前列腺肥大、白内障、青光眼、下肢静脉曲张等。

2.2 生命质量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表1所示为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者SF-36各维度得分。结果显示在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精神健康(MH)5个维度,患慢性病越多,维度的得分越低,生命质量越差(P<0.05)。而生理机能(PF)、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3个维度的得分在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比较(x±s)

2.3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将表1中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其中以SF-36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年龄分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数量、MMSE评分、吸烟、运动、业余爱好、每晚睡眠时间、生活自理、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社会活动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北京市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在我们的调查中,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尤其是高血压,是危及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相同报道见于其他研究[4,5]。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5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6]。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7],因此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点。由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病程普遍较长,在老年人中开展这些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采用的SF-36量表,对健康概括全面,简单易行,是一个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生命质量测量量表[3,8]。从调查结果看,慢性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患者合并慢性病的个数增加,SF-36量表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5个维度得分显著降低,说明慢性病损害人们生命质量的各个方面,当患者患有多种慢性病时生命质量严重受损。

表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结果(偏回归系数)

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数量、认知功能、吸烟、运动、业余爱好、每晚睡眠时间、生活自理能力、早年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社会活动对生命质量的不同纬度有影响,均纳入因素回归方程,尤其年龄、患慢性病数量、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和早年工作能力的影响较为广泛。

就年龄而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PF、RP、VT、SF方面随年龄的增加得分呈下降趋势,表明年龄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影响,即年龄越大生命质量越差,与乔松等[9]的针对北京市老年人群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生活自理能力越强,PF、GH、VT、SF和MH评分越高,早年工作能力越强,PF、BP、VT和SF评分越高,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早年工作能力对生命质量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躯体健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机会逐渐减少,使老年人的心理上也产生衰老感、自卑感、孤独感,认为自身存在的价值降低,因而生存质量下降。

患慢性病数量越多,BP、GH、VT、SF和MH的评分越低,进一步证明患慢性病越多,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越严重。定期参加运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PF、RP和GH评分有显著影响,表明积极参加运动的被调查对象,其生理健康状况较好,生存质量较高,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11]。“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只有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才能得到提高,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要讲科学,要实现其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全面发展、增加体质,提高适应自然和社会能力的基本功能,就必须按照其客观规律行事。老年人健身活动又有他们的特点,既要体育健身以延缓衰老,又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参加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剧烈运动,而只宜参加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康乐健身活动,而且,要特别注重安全性以及健心和健身相结合。

还有一些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认知功能、吸烟、业余爱好、每晚睡眠时间、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虽然纳入因素回归方程,仅对SF-36量表评分的某个纬度有影响,但对于生命质量整体的影响较局限。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较既往针对老年人的类似研究更有针对性,自报慢性病史,可能会低估慢性病对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调查对象的文化背景,阅历,认知水平和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未表现出广泛的影响,某些研究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较局限,无法深入全面的探讨影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但尽管如此,我们仍发现年龄、患慢性病数量、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和早年工作能力严重影响调查对象的生命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在特定人群中开展有关生命质量的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准确、定量描述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对老年慢性病群体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大,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能够为开发有效、可行的健康干预提供有价值的线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快捷与方便,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和完善。

[1]刘朝杰,李宁秀,任晓晖,等.36条目简明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 (1):39-42

[2]付华鹏,刘扬,刘红波,等.SF-36健康调查量表应用于城市贫困人群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卫生统计,2004,25 (4):437-439

[3]刘红波,姜又红,刘延龄,等.SF-36健康调查问卷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3):244-246

[4]邵虹,张景霞,赵长红,等.老年军人生活质量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460-1461

[5]赵艳芳,王睿,阎小妍,等.上海居民慢性病与生命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28-30

[6]Yusuf S,Reddy S,Ounpu S,et al.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s:Part I:general considerations,the epidemiologictransition,riskfactors,andimpactof urbanization[J].Circualtion,2001,104(13):2746-2753

[7]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8]李宁秀,刘朝杰,李俊,等.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评价参考值[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43-47

[9]乔松,李菱,曹雪,等.北京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177-2180

[10]张慧,吕中全,王素华,等.包头市601名牧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1,17(4):262-263

[11]吴玲,王基鸿,刘玉梅,等.海口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238-239

《精神医学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顾问:张明园周东丰赵靖平

主编:卢传华

副主编:唐济生张敬悬范文田

特邀编委(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陈刚丛中郭兰婷郝伟何燕玲贾福军江开达金卫东李洁李凌江李晓白刘铁榜陆峥马辛梅其一施慎逊谭庆荣王传跃王刚王高华王向群谢斌张宁张亚林赵汉清

编委(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安晓东白录东曹秉玉曹中昌范文田冯永平付崇铭高安民高春霓高勇葛茂宏贺敬义胡蕾江永华焦志安李延峰刘炳伦刘金同刘同洲卢传华路英智满昌华孟广彦米国琳苗春辉牛克珍乔冬冬邱惠敏任广来苏中华孙良民孙振晓谭明刚唐济生唐茂芹王冠军王继洪杨晓东于法彦于建新原伟翟杰翟静张伯全张敬悬张岿张天亮张秀平赵贵芳钟耕坤

Study abou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mmunal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ZHAOLisha,MAO Peixian,BAO Feng,et al.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mmunal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in Beijing.Methods213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a certain community in Beijing were recruited into the studyby using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They were assessed with self-designed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Mini Mental StateExamination ( MMSE) ,Short Form of Health Survey ( SF-36) .ResultsThe more the 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 was,the lessthe score of role-physical ( RP) ,body pain ( BP) ,general health ( GH) ,vitality ( VT) ,mental health ( MH) were,and thepoorer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 P < 0. 05) .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ualityof life consisted of age,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physical exercise,self-care ability and early work ability.ConclusionThequality of life is relatively poor in communal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Beijing and has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which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hronic disease Elderly Quality of life SF-36 Influencing factors

R339.34

A

1009-7201(2014)-01-0016-04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1.005

2013-07-19)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猜你喜欢

慢性病维度量表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