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幸福我尽责 老人满意我高兴
2014-07-01袁铭
袁 铭
老人幸福我尽责 老人满意我高兴
袁 铭
我是河南省柘城县张桥乡民政所所长、乡敬老院院长。张桥乡敬老院始建于1989年,已有25年的办院历史。目前,全院共有管理、服务、医务人员13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2人。任院长20多年来,我坚持在设施养老、服务护老、文化娱老、健身康老、爱心敬老“五位一休”建设上狠下功夫,在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细作文章,有效地促进了全院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保障了院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着力建好“安居之所”。为了保障全乡集中供养老人在敬老院生活美满、幸福愉快、颐享晚年,我在乡财政十分困难,拿不出充裕的资金用于敬老院建设的艰苦条件下,不等不靠,四处求援,多方争取资金110多万元,把原来破旧不堪的乡粮站改造扩建成了一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院容院貌整洁优美,集老年人生活居住、医疗健身、休闲娱乐和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园式、高标准现代化敬老院,跻身国家级模范敬老院、省级示范敬老院的先进行列,成为全县乡镇敬老院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样板。
——着力创建“幸福家园”。办好敬老院,重在加强规范管理,深化优质服务。我和同志们紧紧围绕“院民幸福我尽责,院民满意我高兴”的办院宗旨,按照“食宿宾馆化、服务优质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精细化”的“四化”要求,探索总结出了“3472、1010、8441”12位数字管理新方法,即建立“三个领导小组”,明确“四个职责”,完善“七项制度”,坚持“两个守则”,划分“十组十区”,实行“八个统一”,坚持“四个集中”,做到“四个到位”,严格“一日流程”,有效地促进了敬老院管理规范化、操作程序化、活动流程化、工作精细化,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敬老院管理上水平、养老护老上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着力营造“文化乐园”。文化是力,文化是魂。文化建设是敬老院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院20多年来,我一直注重加强敬老院的文化建设,丰富活跃院民们的文化生活。在院里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电视室,购置了象棋、扑克、麻将、跳棋等文化用品,组织成立了院民文艺宣传队。经常组织老人们读书阅报、打牌下棋、谈论时事,收看老人们喜爱的革命故事片和农村题材故事片,共同欣赏院民宣传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老人们在娱乐中陶冶了情趣,在活动中享受了快乐,感到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味、既舒心又开心!
——着力打造“康寿之乡”。为了有效地保障五保老人的身体健康,敬老院专门设立了卫生室、健身室,在大院里辟建了健身广场,为老人购置了跑步机、健身机、接力器等10多种健身器材;在生活设施上,为院里配设了冰箱、洗衣机、消毒柜,冬天为老人们配有暖气,夏天配有空调、电风扇,伙房配有吸油烟机和防蝇设备,一日三餐都有食谱上墙,荤素搭配、营养可口。每年还两次为老人检查身体,及早发现疾病,及早就医治疗。同时,在敬老院建立了蔬菜种植区,组织院民们开展集体义务劳动,让老人们在劳动中贴近自然、丰富情趣、增进健康、交流感情。
——着力构建“爱心家园”。爱心是无与伦比的丰富养料,是浇灌生命之树的甘美泉水。20多年来,我始终怀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情怀,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每一位孤寡老人。坚持每月为老人理一次发,半月洗一次被套床单,每逢三、六、九改善一次伙食,每天不断鸡、鱼、肉、水饺、鸡蛋。节日有节日伙食,老人祝寿有集体生日宴,老人患病做病号饭,每天晚上有热水淋浴。哪位老人生病了,我就把被子搬过来,与老人同居一室,亲自照料侍候老人的生活,亲自买来好吃的营养食品为老人补养身体。院里有位袁秀荣老人久病卧床,我就和妻子一起细心照料,给她端屎端尿,喂茶喂饭。我还在全乡群众中积极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利用各种节日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剪指甲、梳头、理发、打扫卫生,捐送米、面、油、衣被等生活用品,并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主动为他们做好事、送温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重抓设施,严抓管理,细抓服务,狠抓落实,确保了敬老院管理无疏漏、工作无差错、安全无事故、院民无意见。 2009年12月,敬老院被河南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示范敬老院”,2010年11月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2013年11月被民政部评为“三星级敬老院”。我本人也荣获了“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河南省敬老之星”,2012年6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优争先活动“优秀服务标兵”称号。这些荣誉是对我二十多年真情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我尽职尽责做好为老服务工作的莫大鼓励,我将在我热爱的岗位上继续努力,让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开心、幸福、满意!
(作者系河南省柘城县张桥乡敬老院院长)